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白血病在各种化疗方案治疗中,经常产生耐药,形成不同程度的难治性白血病和复发性白血病。安吖啶对急性白血病的各种类型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病人已对蒽环类化合物(如柔红霉素)或阿糖胞苷产生抗药后,使用本药仍可产生较好疗效。我院自1995~1997年1月应用安吖啶治疗难治性白血病及复发性白血病15例均收到良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42.3岁。复发性急性白血病10例,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5例均为ANLL。1.2 化疗方案:ANLL10例,接受AmHA方案治疗:Am75mg/日,静脉滴注1~7天;高三尖杉酯碱(H)2mg/日,静脉滴注1~7天;阿糖胞苷(A)200mg/日,静脉滴注1~7天。ALL6例接受AmVP方案治疗:Am75mg/日静滴注1~7天,长春新碱(V)2mg/  相似文献   

2.
加味生血汤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 ,化疗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 ,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最为明显。 1997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 ,应用加味生血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 5 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41例 ,女 15例 ;年龄 19~ 5 9岁 ,平均 34岁。全组均为经血象、骨髓象确诊为白血病并经化疗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 0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6例。化疗期间每 3日查周围血象1次 ,其中 5 2例患者在化疗后第四天 ,另 4例化疗后第六天白细胞、血小板开始下降。2 治…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化疗致迟缓性静脉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化疗仍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延长其缓解期的主要方法 ,静脉炎是其并发症之一 ,但出现迟缓性静脉炎尚未见报道。我院血液科自 1997年 1月~ 1999年 11月因化疗后 5~ 10天发生迟缓性静脉炎17例 ,全部治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其中男 3例 ,女 14例 ;年龄 12~ 76岁 ,平均 4 6岁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8例。1.2 化疗方法及静脉炎发生时间、部位 :本组病例均接受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 ,常用药物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或足叶乙甙或左旋门冬酰酶 ,3~ 10天为 1…  相似文献   

4.
单用六神丸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于1986年9月~1988年7月用六神丸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6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例急性自血病患者均经临床,外周血象、骨髓穿刺检查确诊。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60岁,平均33岁。6例均为初治病例,其中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AML)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APL)2例,红白血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型自血病2例。治疗方法六神丸(武汉健民制药厂、天津中药厂产品)每日180粒,分3~4次口服。不能耐受者,  相似文献   

5.
<正>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症状多变,病机转归快而复杂,探讨化疗后的转归,对提高疗效较为有益,玆选择42例,分析探讨如下。一般资料 42例均为1987~1989年住院病例中化疗后病情变化较明显者,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121天,最短20天。42例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称简“急粒”)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急单”)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急淋”)8例,淋巴肉瘤白血病4例,红白血病1例。化疗后临床分析 1、主要症从体征贫血: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液病在老年人群中有增多趋势,其中15%左右为老年急性白血病,在老年急性白血病当中,又以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居多,约占80%,其治疗棘手,预后较差[1]。笔者于1996年1月~2000年12月,用MxA(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方案和养血补肾中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符合白血病诊断的分型标准[2]。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60~82岁,平均65.3岁。其中M2 11例,M5 1例,M6 2例,慢粒急变3例,4例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治…  相似文献   

7.
邱全 《江苏中医药》2001,22(10):18-19
急性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老年人较易罹患本病。该病指位于大脑半球深部或脑干的微小梗死。近年来笔者应用水蛭注射液治疗急性老年腔隙性脑梗死 6 8例 ,与用西药常规治疗本病的对照组作比较 ,疗效较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急性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共1 0 8例 ,全部为急性起病 ,病程均在 2周以内。治疗组 6 8例 ,其中男 40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 6 0岁 ,最大 80岁 ,平均6 7.9岁 ;起病时间最短 6小时 ,最长 1 3天 ,平均 7.1天 ;合并高血压病 3 5例 ,糖尿病 1 6例 ,冠心病 2 0例 ,颈椎病 1 5例 ,椎基底动…  相似文献   

8.
1 临床一般资料   5 0例病员中 ,男 31例 ,女 19例 ,年龄 2 7岁~ 75岁。其中肺癌 2 0例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例 ,胃癌 6例 ,大肠癌 10例 ,恶性淋巴瘤 8例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例 ,卵巢癌 3例 ,多发性骨髓瘤 1例。全部病例均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自汗或盗汗或两者兼见。一般于化疗开始第二三天出现 ,以盗汗为多。临床辨证多为气阴两虚证。2 治疗方法  以当归六黄汤为基本方 ,加龙骨、牡蛎、冬桑叶、五味子、白术、防风。气虚甚者重用黄芪、白术 ;阴虚甚者重用地黄、黄柏 ;汗多者适当增加龙骨、牡蛎、冬桑叶和五味子用量。此方每日 1剂…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 (AL)容易并发各种感染 ,感染又是AL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AL合并严重感染临床治疗非常棘手。近年来 ,我院对AL合并严重感染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5 2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AL诊断标准〔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第 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168— 193〕。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3~ 65岁 ,平均 2 4 4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8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 2 2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在血液病临床 ,少数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液中白细胞 >1 0 0× 1 0 9/L,即为高白细胞白血病 ;原始细胞绝对值 >1 0 0× 1 0 9/L,且伴有颅内出血和 /或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临床危险症候者 ,可称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危象。我院自 1 970~1 990年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1 8例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自 1 970~ 1 990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 2 2 0例 ,其中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危象 1 8例 ,发生率为8.2 %。 1 8例中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8~ 5 1岁 ,其中 1 6岁以上者 1 4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例 ,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 9例 (急粒…  相似文献   

11.
一般资料7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8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者14天,最短者1h,平均2天。均为姿势不良诱发急性  相似文献   

12.
杜耀战 《国医论坛》2001,16(4):37-38
面神经麻痹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 ,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临床最为常见。笔者 1 995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 3 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2 0岁~ 56岁 ,平均 3 8.3岁 ;病程 2天~ 6个月 ,平均 3 5天 ;单侧 2 7例 ,双侧 3例。所有患者都排除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颅内占位病变等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面瘫。患者神志清晰 ,肢体活动正常。 1 1例为初诊病人 ,其余为经中西医多次治疗而效果欠佳者。2 治疗方法2 .1…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发病原因之一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表现为 NK细胞活性降低和 T细胞亚群分布失常。我们拟定中药组方——扶正康 ,对 2 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发现补气药对增强 NK细胞活性 ,促使T细胞亚群分布趋于平衡具有一定作用。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  2 2例患者中男性 1 3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5~ 57岁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 0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6例。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一书中的诊断标准。〔1〕经免疫学检查 ,所有患者 NK细胞活性低下和T细胞亚群紊乱 ,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1998年,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13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3O例均为初治住院患者,经血象、骨髓象、免疫抗原表型检查等确诊,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男72例,女58例;年龄4~71岁,中位年龄3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4年。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5例(其中MM122例、M224例,M329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10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39例,急性红白血病(M6)6例。中医辨证参照文献[2]并结合临床分型:蕴毒内盛型29例,痰湿(热)瘀阻型46例,正虚夹毒型55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1991年10月~1996年10月.我们用培福新(法国罗纳普郎克公司生产)治疗急性淋病5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9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7例,女12例。年龄20~40岁.平均25.32岁;均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2~6天.平均3.86天,病程为5~25天,平均8.96天,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全部病例取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涂片.均查见G一双球菌,并作淋菌培养.全部为阳性。1.2治疗方法:培福新剂量为每次400mg.每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疗程了天。治疗期间不服用其…  相似文献   

16.
透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采用透刺电针的方法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排除脑血管疾病、肿瘤、白血病等所致的面神经麻痹 ,符合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诊断。 2 2例中 ,男 1 3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6 2岁 ,以 3 0~ 5 0岁段最多 ;为急性发病的单侧面神经麻痹 ;病程 9~ 2 5天 ,最长 1例 46天 ;全经药物治疗无效。2 治疗方法  取穴 :患侧翳风、下关、颊车、地仓。  针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右手持 2寸毫针 ,左手拇、食指捏起翳风穴皮肤 ,快速刺入皮下后向牵正穴透刺 1 .5…  相似文献   

17.
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 ,又称急性脊髓炎 ,系指一组原因不明的脊髓急性横贯性损害的炎症性脊髓疾病。近年来 ,笔者采用四妙加味治疗本病 3 7例 ,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3 7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1 8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3 6岁 ,平均 2 6.5岁 ;发病时间最短 2天 ,最长 6天 ,平均 4天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3个月 ,平均 2个月 ;发病前 1~ 4周有发热 ,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病史者 2 9人 ,有负重、扭伤病史者 6人 ,无明显诱因者2人 ;病变节段在胸 4~ 6者 2 2人 ,在胸 7~ 8者 1 1人 ,在胸9~ 1 0…  相似文献   

18.
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特别是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增高的情况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笔者观察了不同增高程度的LDH活力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淋 )的缓解率、复发率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脑白 )发生率的影响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在我院初治的急淋患者 41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 8例 ;年龄 1 4~ 3 7岁 ,平均 3 3岁。均根据临床、外周血象、骨髓象确认为急淋 ,符合有关诊断标准[1] 。根据初治时血清LDH活力不同 ,将 41例患者分为低度增高组 ,不超…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以来笔者用补阳还五汤并微量肝素治疗12例急性白血病并发DIC者,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急性白血病并发DIC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1.9岁。12例中M2a 2例,M2b 1例,M3 6例,M5b 2例,ALL-2 1例,均为初治病例。血象:Hb平均79.6g/L,WBC平均73.2×10~9/L,BPC平均33.5×10~9/L,血片幼稚细胞55~92%。骨髓象:增生活跃2例,增生明显活跃1例,增生极度活  相似文献   

20.
安血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 (As2 O3 ) ,是一种新的较理想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 ,尤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有较好疗效。我们自 1 997年 9月至 1 999年 3月共观察 2 2例应用安血宁的M3 患者 ,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选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 5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2例 ,男 1 2例 ,女 1 0例 ;年龄 1 4~ 5 0岁 ,平均 2 5岁。对照组 2 8例 ,男 1 5例 ,女1 3例 ,年龄 1 6~ 6 0岁 ,平均年龄 30岁。均为初诊病人。2 治疗方法诱导缓解期 ,治疗组采用安血宁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