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妇产科学系统课程见习教学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对原有妇产科学系统课程见习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教学改革的方式进行探讨,以寻找更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调整包括缩减讲课课时和增加见习课时,同时增加了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的临床查房,妇科常用的辅助检查B超和阴道镜的见习内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包括:结合病例的实习讨论,参与查房,变病房为课堂;在门诊教学和采集病历中锻炼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通过撰写综述或专题报告训练继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儿科学课程见习教学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教学中临床见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儿科见习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收到很好效果。本文通过对教学改革的方式进行探讨,寻找更适合现代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通过改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目前儿科学临床见习阶段学生对见习学习重视不够,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困难以及示教病人数量有限且患儿家长依从性差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教师岗前培训,创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临床见习机会、病例讨论式教学、病房查房与教学查房,创建新的教学基地等,以期提高儿科学见习阶段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儿科学见习中的主要问题及教改措施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目前儿科学临床见习阶段学生对见习学习重视不够,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困难以及示教病人数量有限且患儿家长依从性差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教师岗前培训,创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临床见习机会、病例讨论式教学、病房查房与教学查房,创建新的教学基地等,以期提高儿科学见习阶段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非针灸专业本科《针灸学》课程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操作时间短等不足,而医师执业技能考试中大大增加了针灸内容的比例.为提高学生临床技能,采用调整见习时间、小班化教学、开展多元化见习考核等方法进行见习教学改革.问卷调查与学生实习表现均显示见习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儿科门诊见习教学质量,更好地与医学教育国际趋势接轨,我们教研室对门诊见习教学做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门诊见习教学内容包括儿科门诊常见疾病知识及儿童保健知识,重点问诊法和重点体格检查法和医患关系教学.见习教学方式包括见习指导老师示范门诊和见习指导老师模拟门诊.以上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临床见习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妇产科见习是妇产科教学中重要内容,占妇产科学习学时的一半,我校设置的妇产科见习内容共14个项目,具体分为五类[1]:(1)大课内补充式,如妇科示教、产科示教;(2)观摩式,如妇科手术;(3)查房式;(4)写病历式...  相似文献   

8.
浅谈妇科肿瘤见习课的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肿瘤(下简称妇瘤)见习课是妇产科教学的一部分,所占的课时虽很少,是临床医学专业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根据妇产科实习大纲的要求,妇科肿瘤见习课就是妇科肿瘤病例查房,实习方法是对大课讲授的常见病例进行讨论。在妇产科的见习带教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2],曾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最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用到该课程中,学生反映良好,故认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能优势互补,对于妇瘤见习课的带教很必要,现浅析如下。1妇瘤见习课存在的问题1.1传统教学,难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多年来,教学大纲及课程表的安排,妇产科的见习课有15次,妇瘤查房仅仅为其中的一次见习课(连续3节课,共150 m in),可见学时少。《妇产科实习指导》明确提出实习的目的要求和实习方法,让学生对典型病例(包括子宫颈癌、宫体癌、卵巢肿瘤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在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方面进行讨论,可见内容多。另外,在这几年的教学课程安排中,该见习课都是安排在大课的前面,也就是说,学生尚未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学教学内容与效果的评价,分析性别、学制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法,随机选取2006年选修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学生总人数的1/3(57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选修健康教育学的主要原因为认为这门课程对以后工作有用(47.3%)和对健康教育学感兴趣(42.1%).不同性别、不同学制的学生对健康教育学对将来工作的用途的看法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方式的评价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制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今后教学工作改进的建议主要包括增加授课时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适当增加视频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更加形象、多样化等.结论 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总体反映优良.现开设学时数基本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但有些内容尚需要充实与加强.改进建议主要有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增加案例教学;适当增加课时,加强双语教学等.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必修和主干课程之一,更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历年来妇产科教学内容多而杂,课时数少,病人不愿做见习范例,学生见习及感性认识疾病的机会较少。大部分同学感到学妇产科学乏味,积极性也不高。如不及时进行改革,提高应变性,将严重影响妇产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