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丹参多酚酸盐减少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将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2组均给予心绞痛标准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在PCI术前和围术期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以及PCI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PCI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和处理措施。结果 2组患者PCI术后均出现sTM、vWF、cTnI水平升高。丹参多酚酸盐组PCI术后的sTM、vW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PCI相关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术后6个月心绞痛症状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再次冠脉造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出现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减少PCI术中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减少PCI相关性心肌梗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林杨闯  余祖善 《中国药师》2016,(12):2335-2338
摘 要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ACS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按ACS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 ivd,qd,均连用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变化,观察两组心脏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中分别脱落2例和1例,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 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脏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ACS 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佳,能降低心脏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水平,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协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自体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损伤(acutemyocardial injury,AMI)的效果。方法 分离SD大鼠骨髓MSCs,体外培养,并加丹参多酚酸盐进行诱导干预(100 mg·L-1)。采用免疫荧光检测MSCs中cTnI、NKx2.5、GATA-4的荧光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标志物cTnI、CX43、NKx2.5、GATA-4、β-MHC的蛋白表达情况。制备AMI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BS+生理盐水)、模型组(PBS+生理盐水)、MSCs组(60 μL MSCs+生理盐水)、丹参多酚酸盐组(PBS+30 mg·kg-1丹参多酚酸盐)以及丹参多酚酸盐+MSCs组(60 μL MSCs+30 mg·kg-1丹参多酚酸盐)。AMI模型制备后连续给药7 d,每天1次。7 d后记录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随后颈动脉采血,并处死大鼠采集心脏组织样本。采用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ELISA检测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骨髓MSCs,经丹参多酚酸盐诱导干预后,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TnI、NKx2.5、GATA-4荧光表达明显增强,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cTnI、CX43、NKx2.5、GATA-4、β-MHC蛋白表达显著提高。成功制备AMI大鼠模型并给予药物处理后,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MSCs组的心肌功能参数FS、+dp/dtmax、-dp/dtmax水平显著上升,LVDEP水平降低,CK-MB、LDH活性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TTC染色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均极显著降低,以丹参多酚酸盐+MSCs组降低最为明显(P<0.01)。HE染色及评分结果显示丹参多酚酸盐+MSCs联合处理能有效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丹参多酚酸盐+MSCs组阳性细胞数减少且着色较浅,细胞凋亡程度改善最明显。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协同MSCs自体移植可有效治疗AM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参多酚酸盐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酶、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探讨对PCI术后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PCI术的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药超过7d,对照组患者术前未曾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药.测定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功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Ⅰ(TnI)、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TnI及CK-MB峰值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在观察组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术前使用丹参多酚酸盐1周以上对术后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临床症状、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较入组时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9例和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8例和无效12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肾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肾功能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百令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ET-1、 SCr、BU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炎症反应,保护肾血管内皮功能, 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替罗非班联用病灶内或冠脉内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心肌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心肌酶、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 2018 年 7 月—2021 年 10 月于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急诊 PCI 治疗的 120 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其中试验组于病灶内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则于冠脉内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替罗非班治疗。分别于急诊PCI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以及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记录术后24 h内两组心肌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峰值。分别于急诊PCI术前和术后24 h、7 d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及血清 IL-18、MMP-9、MDA水平。统计两组急诊 PCI术后 6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急诊 PCI术后即刻 TIMI 3级、TMPG 3级患者占比(96.67%、9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83.33%,P<0.05)。两组急诊PCI术后即刻cTFC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以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术后24 h内各项心肌酶指标(LDH、CK、CK-MB)的峰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术后 24 h 内各项心肌酶指标(LDH、CK、CK-MB)的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4 h血清ET-1、IL-18、MMP-9、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以上指标则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NO浓度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术后7 d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24 h、7 d,试验组血清ET-1、IL-18、MMP-9、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血清NO浓度则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期间,试验组MACCE发生率(5.00%)比对照组(16.67%)显著降低(P<0.05)。住院期间,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6.67%)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灶内或冠脉内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替罗非班均能改善STEMI急诊PCI患者术后心肌微循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及心肌损伤,降低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但病灶内给药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情况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渭南市中医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8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43)行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抗血管治疗等,根据患者情况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n=42)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20 mg,须在睡前进行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房室瓣EA峰比值(E/A)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TnI、CK-MB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脑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术后的ACS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兰考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氨氯地平5 mg+阿托伐他汀10 mg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SBP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为12.70%,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晓琳  吴彦 《安徽医药》2018,39(7):881-88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5岁且通过临床表现、冠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80例,根据PCI围术期治疗药物选择不同分为两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为替格瑞洛组(40例),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为氯吡格雷组(40例),PCI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血流改善程度较氯吡格雷组好(替格瑞洛组术后TIMI血流3级增加22例,氯吡格雷组术后TIMI血流3级仅增加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4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12例,肌酐值升高发生1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老年ACS患者PCI围手术期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9年3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PCI手术的STEM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片,180 mg/次为初始剂量,之后90 mg/次,2次/d。共治疗2个月,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血流灌注指标,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3级以及TMPG3级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TFC值比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E/A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水平明显降低,血清VEGF、vWF及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VEGF、vWF和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可以更好改善PCI术后STEMI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和心肌血流灌注,保护心功能,减少预后MACE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广文  张燕  钱福东 《安徽医药》2020,41(10):1160-1163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 UK)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六安市人民医院行PCI的88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CI术中冠脉内用药的不同,将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替罗非班和rh-pro UK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回落百分比(ST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出血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MPG 3级的比例为97.78%、STR>70%的比例为26.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F、LVEDD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IMI分级、住院期间出血及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 UK可更好地改善STEMI心肌灌注水平及左心室功能,同时不增加住院期间出血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电图改变及心功能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探讨SH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AMI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分为SHG组和血糖正常组,比较2组ST段回落(sum STR)≥50%和TIM 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在2组中的比例,以及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功能指标。结果 SHG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较血糖正常组多见(P〈0.05);PCI术后心电图分析:SHG组sum STR≥50%较正常组少(P〈0.05);30 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在SH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伴血糖升高不影响直接PCI的成功率,但与血管再灌注后微循环灌注不良独立相关。血糖升高的AMI患者更易出现微循环灌注不良并且影响AMI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于PCI术前后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微循环,并记录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水平低于术前,LVEF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肌微循环各指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vs32.50,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肌微循环,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早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26)和对照组(n=24),替罗非班组在介入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辛伐他汀等治疗,同时静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以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组除未加盐酸替罗非班外,其他治疗同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术中再灌注血管终末段显影祯数和术后90 min内ST段回落情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时间,术中及术后重要脏器出血情况、心衰发生率、术后1周心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靶血管 PCI成功率均达100%,术中及术后出血事件、心衰、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术中再灌注血管终末段显影祯数和术后90 min内ST段回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CK-MB酶峰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1周后心脏彩超评价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前壁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能改善冠脉微循环及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半剂量替罗非班用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均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集中国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使用半剂量(观察组)对比标准剂量(对照组)替罗非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s,包括1 7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MD=-1.20,95%CI=-2.52~0.13)、心肌梗死溶栓后血流分级3级构成比(OR=0.74,95%CI=0.54~1.03)、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率(OR=0.78,95%CI=0.53~1.1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OR=1.16,95%CI=0.86~1.56)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OR=0.36,95%CI=0.27~0.49)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予以半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安全性优于标准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肌灌注情况。方法由心血管科医师筛选出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冠状动脉正常的健康者和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共42例,对人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在行PCI术前、后和冠状动脉正常者进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通过心肌显影程度定量判断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并记录图像,将治疗前、后及冠状动脉正常者的心肌声学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手术疗效,估计患者的预后。结果23例患者PCI术治疗后,相关心肌节段的局部所有毛细血管横截面积之和(A);血流速度(B)、心肌的血流量(A·B)均较冠状动脉介入前显著增加;PCI术后相关心肌节段组与冠状动脉正常人心肌节段组比较,局部所有毛细血管横截面积之和(A)、血流速度(B)、心肌的血流量(A·B)仍减低;相关分析显示,随访期EF值和室壁运动记分指数较术前明显增加,并与PCI术治疗后A、B、A·B相关性好。结论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能为冠心病诊断治疗领域提供一种准确、无创评价心肌微循环的临床检测手段进一步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组织灌注的效果。未经再灌注治疗的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患者应尽早行择期PCI术,挽救梗死区的缺血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孙云香 《中国医药》2011,6(5):552-554
目的 观察强化血糖控制对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及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伴AMI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34例)和糖尿病强化治疗组(34例),并以69例糖耐量正常NGT的AMI患者为NGT对照组.常规治疗为诺和灵30R皮下注射,维持血糖在8.0~11.1 mmol/L;强化治疗为静脉滴注胰岛素和(或)胰岛素泵治疗,维持血糖在4.4~6.1 rmnol/L.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 h内行PCI,治疗后行心肌呈色分级(MBG),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并于术后1周及1个月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指数,评价心室功能.结果 3组患者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和糖尿病强化治疗组患者MBG 2-3级比例均明显低于NGT对照组(64.7%,82.3%比94.2%.均P<0.01),PCI术后1周和1个月时糖尿病强化治疗组心指数明显高于糖尿病常规治疗组[(3.17+0.42)L/(min·m2)比(2.62±0.43)L/(min·m2),(3.85±0.51)L/(min·m2)比(3.14±0.57)L/(min·m2),P<0.05],而糖尿病强化治疗组心指数和NGT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比较心指数均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GT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和糖尿病强化治疗组(P<0.01),PCI术后1个月NGT对照组和糖尿病强化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后1周时明显改善(P<0.05),糖尿病常规治疗组亦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血糖控制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伴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心肌组织灌注及心室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on myocardial tissue perfusion and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os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diabetes mellitus(DM)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Methods Sixty-eight DM patients with AM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DM routine treatment group(n=34)and DM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n=34),and 69 AMI patient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as NGT control group.DM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volin 30R.to maintain blood glucose in 8.0~11.1mmol/L;DM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and(or)insulin pump,to maintain blood glucose in 4.4-6.1 mmol/L.All patients underwent emergency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PCI.We estimated the myocardial tissue perfusion according to the 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etio(LVEF)and cardiac index(CI)were measured in all patients at 1 week and l month after PCI to estimate ventricular function.Resui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IMI Grade 3 after PCI among three groups(P>0.05),and the percentage of efficient reperfusion in D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CT control groups(64.7%,82.3%vs 94.2%,P<0.01).The CI value was much higher in NGT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 than DM routine treatment group(P<0.01),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M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 and NGT control group at 1 week and 1 month after PCI(P>0.05),but the CI value was significandy improved in all three groups at 1 month than at 1 week after PCI(P<0.05).The LVEF was much higher in NGT control group than DM groups(P<0.01),and significandy improved in NGT control group and DM intensive treatment group at 1 month than at 1 week after PCI(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roved in DM routine treatment group(P>0.05).Condusion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myocardial tissue perfusion and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PCI in DM patients with A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