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对1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肾功能估算调整抗菌药物剂量,并提出药学监护要点。结果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感染控制。结论肾功能不全合并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例支气管扩张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对支气管扩张伴肺部感染常见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患者入院第5天痰细菌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抗感染6天后,患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可根据指南,为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感染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资料,对患者的资料和抗菌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9例患者中,平均抗感染治疗时间为13.86d,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品种数为1.79种,治疗用药以二、三代头孢为主,存在抗菌药物无适应证用药、日剂量用法不适宜和药物选择不适宜等问题。结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对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郭轶芳 《抗感染药学》2019,16(4):627-629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72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经验性常规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药物品种选择、用药时机、联合用药)及术后发病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抗感染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及联合用药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药物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避免了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丽雯  苏丹  史天陆 《安徽医药》2016,20(4):802-80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严重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胆道感染伴菌血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针对该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的过程和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实践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患者住院用药期间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出院时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董雅芬  邱彦 《抗感染药学》2021,18(6):895-897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下肢蜂窝组织炎患者伴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infectious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IMODS)的临床用药及其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蜂窝织炎伴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会诊,并结合患者生理、病理情况、病原菌的培养及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提出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实施药学监护.结果:临床医生采纳抗感染治疗方案后,停用头孢替安,改用利奈唑胺,以及加用氟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症状得以控制,治疗效果较为确切.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用药会诊对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情况,规范CAP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制作"CAP抗感染药物使用调查表",病原学、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作合理性评价,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es,DDD)测定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通过病原学、药物经济学分析,为CAP治疗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基础,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脑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MDRO感染脑膜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药物选择、抗菌药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抗菌药物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诱发机制;并根据现有不良反应报告,在患者粒细胞减少后及时提出停用可疑药品以及个体化用药建议,得到临床采纳.结果:临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患者感染症状迅速得到控制,抗菌药物致粒细胞计数减少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MDRO感染脑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有效减少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医源性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张寒娟  于丽  曾芳 《上海医药》2017,(11):73-7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特殊人群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抗感染治疗,针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并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结果:患者住院用药期间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浅黄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药学实践,探讨如何为感染合并肾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物治疗,依据指南评价抗感染治疗方案,根据药敏结果和患者既往史,给予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修改建议,最终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感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药师协助医师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正确联合用药,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保障感染合并肾病患者有效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的方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结果: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提出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当出现过敏反应时,及时建议停用可疑药物多西环素,做到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利用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和正确的临床思维,将自己的药学知识与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可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护,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对髂窝脓肿患者治疗进行药学监护的要点,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方法:针对1例外科髂窝脓肿病例,临床药师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药代动力学特点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进行抗菌药物局部使用情况的探讨。结果:临床药师为髂窝脓肿患者选择了克林霉素联合单环口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氨曲南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并指出了庆大霉素+甲硝唑局部冲洗的不规范使用,给予了合理化使用建议。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药学监护,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眼用抗感染制剂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用药及药品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9—2011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眼用抗感染制剂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并分析其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1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眼用抗感染制剂用量及销售金额呈稳步上升趋势。眼用抗细菌感染制剂用量及销售金额均最高;2011年眼用抗病毒感染制剂用量及销售金额有下降趋势;眼用抗真菌感染制剂用量及销售金额逐年增长。结论:眼部感染疾病的发病和流行病学是导致眼用抗感染药使用增长的原因。近年新型抗菌药物的问世,为制备眼用抗感染制剂提供了原料,也为新型的眼用制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价值以及药学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方法:通过参与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主要从激素治疗、抗感染治疗、抗凝治疗、调血脂治疗、降压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疗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既定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建议,患者需规律服用激素药物,并用维生素D3及抑酸药对抗其副作用;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华法林抗凝时应适时减少合用药低分子肝素或阿魏酸哌嗪的用量;氟伐他汀调血脂治疗宜单独使用;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缓慢降压。通过优化给药方案和对患者的宣教,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轻了药品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运用药学知识优化肾病综合征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用药方案,提供了个体化药学服务,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癌患者发生肺炎合并脓胸的降阶梯治疗中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剖析1例肺癌患者发生肺炎合并脓胸的抗感染降阶梯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患者复杂的病情变化中,在正确的时机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订最佳用药方案,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应发挥自身优势,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方案,结合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及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药师建议用药方案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ivgtt、q6h)+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ivgtt、qd)二联抗感染治疗。结果: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会诊,可帮助临床医师解决药物治疗难题,提高治疗水平,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安全、经济和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7~2008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以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对2007年、2008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对比。结果:2008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物用药金额增长幅度较大,各亚类抗感染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化学合成药、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排序依次占前3位,抗病毒、抗真菌药使用增多。用药频度前10位中,大多数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论: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率增长迅速,二重感染现象加剧,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期患者初始抗感染药的选用、联用、更换以及用法用量的合理性,为该类患者抗感染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AECOPD患者肺部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结合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抗感染药的更换作出评价.结果:患者初始抗感染药联用莫西沙星、氟康唑和替考拉宁基本合理,后续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伊曲康唑和替考拉宁三者联用基本合理,但替考拉宁一直使用负荷剂量,给药剂量过大,q8h给药频次过高.结论:给药方案应充分结合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和患者个体情况而制订;同时需了解AECOPD患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以提高经验性用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510份剖宫产手术病历,对抗茵药物预防性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时间、持续用药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510例剖宫产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以β-内酰胺类和奥硝唑为主。2009-2011年我院抗茵药物二联用药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已无三联用药。507例患者术前0.5~2h给药,占总病例数的99.4%。3年来持续用药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仍〉48h。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存在选药欠合理、持续用药时间长等问题,需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监护要点和监护方法。方法:为1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提供药学监护,进行用药分析。结果:临床药师从抗感染药的选择、抗结核药的选择、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选择、氨茶碱注射剂的使用、利尿剂的应用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可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一定的药学服务,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