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心电图在评价灶性房颤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在灶性房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灶性房颤患者 2 5例 ,对照组 :非房颤患者 3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仪 2 4小时连续记录 ,统计单个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总数 ,房颤的发作时间及发作次数 ,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数量和房早的联律间期 ,不能诱发房颤的房早数量和联律间期。结果 灶性房颤组 ,共有 6 40 3次阵发性房颤发生 ,平均持续时间 19 8± 7 8秒 ,6例为单一联律间期房早诱发房颤 ,10例为 2种联律间期房早诱发房颤 ,9例为 3~ 5种联律间期房早诱发的房颤 ,其中 17例有同样联律间期的频发房早 (>72 0次 / 2 4h) ,8例有同样联律间期的偶发房早 (<72 0次 / 2 4h)。诱发房颤的房早均呈“PonT”现象 ,联律间期 0 45± 0 0 8s。 15例 2 15 8阵房颤发生在 2 0 :0 0点至 8:0 0点之间 ;18例 42 45阵房颤发生在 8:0 0点至 2 0 :0 0点。对照组 :30例动态心电图记录中 ,无房颤发生 ,房早联律间期0 6 4± 0 16s。灶性房颤组诱发房颤房早联律间期明显短于对照组房早联律间期 (P <0 0 1)。结论 灶性房颤有着一定规律和心电图特点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寻找导管射频消融合适病例 ,寻找一种可靠、高效、重复性好的诱发方案 ,并评价消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6岁,有反复发作心悸史,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附图上行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R-R间隔0.28秒(心率214次/分),QRS时限0.08秒。中行Ⅱ导联显示窦性心律,第2、5、8个P′-QRS波群提前出现,P′波直立,与窦性P稍异;第5个提前的P′联律间期0.50秒,其后的QRS波群时限0.08秒,P′-R间期0.16秒;第2、8个提前的P′联律间期为0.48秒,P′-R间期小于0.10秒,QRS波群时限0.12秒,呈典型的WPW波型;下行V_1、V_3、V_5提前出  相似文献   

3.
凌春明 《内科》2013,(6):625-626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并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房性早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8例阵发性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经动态心电图确诊。分析48例患者阵发性房颤次数、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房早联律间期,未诱发房颤的房早间期及房早前周期。结果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814±102)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间联律间期为(710±124)ms,诱发比未诱发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325.8±34.5)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510.2±38.5)ms,诱发比未诱发明显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性早搏联律间期与房性早搏始动及房早前周期有一定的关系,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具有无创、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70岁 ,因心慌、胸闷、气短 5年 ,加重1个月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入院第 2天作动态心电图 ,2 4h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期间收缩有 1 12 86个 ,其中有 4种折返现象同时存在。图 1A示 :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 ,但联律间期不等 ,从492~ 5 0 0~ 5 0 7~ 5 31~ 5 62ms逐渐延长呈文氏周期。图 1B示联律间期从 5 4 6~ 492~ 45 3~ 437~42 9ms逐渐缩短呈反文氏周期。图 1C示第 1、2个室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长为 5 4 6ms,第 3、4两个间期短联律间期为 45 3ms呈双径路传导 ,5 4 6ms两个长联律间期为慢径路传导。而 2个 45 3ms…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室性早搏后的窦性心率震荡(H RT)作为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电学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早搏联律间期与HRT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观察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早搏(PVC)的HRT,旨在探讨基础状态下联律间期对HRT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7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经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符合入选条件,动态心电图结果均显示单个室性早搏不伴有室房逆传,按照早搏的提早率[(正常的心动周期-早搏的联律间期)/正常心动周期]不同,随机分为Ⅰ组(提早率20%~ 40%),Ⅱ组(40% ~ 60%).Ⅰ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39 ~90[平均(65.82±14.84)]岁,基础状态下平均心率(73.86±8.74)次/min;Ⅱ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40~91[平均(65.86±13.02)]岁,基础状态下平均心率(70.71±8.04)次/min.  相似文献   

6.
1 资料与方法并行心律 (PSR)并不少见 ,现报告19例于后。 19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男 12例、女 7例。年龄 16~ 70 (40± 7)岁。冠心病 6例 ,高血压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4例 ,颈性晕厥 1例 ,上呼吸道感染2例 ,原因不明 4例。干部 5例 ,工人 2例 ,农民 2例 ,学生 7例 ,其他 3例。现行诊断标准 ①早搏联律间期不等 ,互差 >0 0 8s ;②不同早搏间距之间呈整倍数或有最大公约数 ;③有融合波。建议标准[1]  ①各早搏最短联律间期 /最短异位周期长度应 <80 % ;②异位周期长度的变异系数应 <7或变异范围应在(± 7 5 % )以内 ;③各早搏联律间…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诱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房性早搏的关系。方法对26例经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统计房早个数、房颤的发作阵数,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等。结果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4h平均房早11126±2018个,阵发性房颤248±56阵。其中22例(84.6%)由房早诱发,2例(7.68%)由短阵房速诱发,2例(7.68%)由房扑诱发。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分别为361.8±42.9ms和828±101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分别为426.6±43.5ms和728±107ms,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明显短于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呈PonT现象,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长(p<0.01)。结论阵发性房颤主要由房早始动,其与房早的联律间期及前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1 临床及心电图资料 例1男,72岁。临床诊断:肺心病。心电图(图1;Ⅱ_a、Ⅱ_b连续描记)示:基本节律为窦性,Ⅱ_a的P_(5、9、10),Ⅱ_b的P_(3、9)系多源房性早搏(房早),其P′R间期0.14~0.16s,联律间期(R—R间距)0.40~0.56s,QRS波群略畸形。Ⅱ_a与Ⅱ_b的R_6均系室性早搏(室早),联律间期0.46s。Ⅱ_a的R_2形态介于房早与室早之间,其前有P′波,P′R间期0.12s,联律间期与室早相同,系两  相似文献   

9.
例1 患者男性,68岁,临床诊断:脑血管意外。ECG(图1)示窦性伴异位节律,窦性R-R间期0.71秒,心率83次/分。在Ⅱ、V_1导联中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其前无P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联律间期变动于0.52—0.60秒,最短异位心动间期R-R  相似文献   

10.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扭转型室速 )为一种严重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其发作时症状凶险 ,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 ,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995~ 2 0 0 1年 ,我院用脉安定治疗 2 0例扭转型室速患者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女 8例 ,年龄 2 7~ 75岁。病因为低钾、低镁 8例 ,冠心病房颤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5例 ,子宫切除 1例 ,非特性心肌炎 2例 ,冠脉痉挛 4例。扭转前 Q- T间期为0 .4 6~ 0 .6 0秒 ,平均 0 .5 3秒。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 6例 ,正常窦性心律 12例 ,心房纤颤 2例 ;室性早搏 13例 ,Ron T型呈二联…  相似文献   

11.
舒张晚期室早二联律与间歇性交替性预激综合征常因P R间期<0.12s,QRS波起始粗钝,两者易相互误诊[1]。以下就2例心电图表现予以讨论。例1男,59岁。临床诊断:陈旧性下壁心梗。图1A、B为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不同次检查。A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P R间期0.16s;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各导联交替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P R间期0.10s,其中Ⅰ、V4~V6QRS起始部δ波明显。误诊为间歇性交替性预激综合征。B为次日检查显示:窦性心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舒张晚期室性早搏二联律。因此,A图诊断舒张晚期室早二联律无误。图1舒张晚期室性早搏二联律图…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患,39岁,农民。胆总管结石术前常规检查而作心电图,示以I、V_3导联,P波顺序规则发生,IP_(1、3.5)及V_3P_(1、3、5、7、)后QRS波正常,P—R间期0.23秒,IR_(2、4、6)及V_3R_(2、4、6、8)宽大畸形,类似室性早搏二联律,但均发生于P波后,P—R间期0.10秒,R波起始段粗钝缓慢上升,呈典型δ波。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伴Ⅰ度AVB,2.间歇性心室预激。例2.男患,22岁,药剂士。常有阵发性室上速发作。V_1导联连续描记,P波顺序发生,基本均齐,除R_(3、9、12、15)呈宽大Rs型,QRS时间0.13秒起始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3岁,因原发性癫痫症住内科.临床各项检查未发现脑及心脏器质性病变.图为癫痫发作时Ⅲ导联连续记录(ⅢC 图略).P 波基本形态有四种:① P 为窦性,频率88~97次/分,P-R 间期0. 13秒。② P′直立,显著小于窦性 P 波,频率83~94次/分,P′-R 间期0. 12秒,属心房自身性心动过速.③ P_F 形态介于 P 和 P′之间,为不同程度的房性融合波。④ P″倒置,提前发生,P″-R 间期0. 1秒,联律间期不等,其间有最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无心脏病史。因颈椎病住院。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PR间期0.12s。V1导联R2、4、6、8、10、12为房性早搏,P′R间期0.18s,P′波的形态一致,与T波融合,配对间期为0.46s;但R2、6、10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与之相对应V4导联R4和V5导联R2)而R4、8、12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V4导联R2和V5导联R4),代偿间歇R2、6、10为0.99s,R4、8为0.92s。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室内差异性传导。讨论 本例房性早搏的配对间期固定,都以同样的PR间期下传心室,但其前周期(代偿间期)的长短呈长短图1…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6岁,农民。1987年4月21日上午在外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心率65次/分,P-R间期0.18秒,QRS时间0.10秒,QT间期0.36秒)。当日12时10分误服慢心律100片,每片50mg。20分钟后感头痛、头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2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附图(见第170页)为V_1导联连续描记:P波直立,P-R间期恒定为0.12秒,其后之QRS波正常。提早之P′波,联律间期固定为0.50秒,呈二联律。P′-R′为0.14-0.20。秒,P′后之QRS波形态多变,分别为LBBB型、RBBB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3种。QRS形态及P′-R′的变化均与其前周期长短无关。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  相似文献   

17.
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心动过缓—过速伴蝉联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4岁、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诊,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58次/分,入院时患者呈嗜睡状,面色潮红、血压24/12kPa(180/90mmHg)、心率60次/分、律齐、无杂音,入院后心电监护P波消失,出现阵发心动过缓、过速交替,心电图见图1。Ⅱ导联上、下行连续记录,上行前三个R波规整,46次/分,其前无P波,T波高尖对称,QT间期0.44秒。第4个R波提前,第5个R波联律间期0.52秒,出现轻度差异传导。第6个R波联律间期为0.44秒,差传明显,其后R频率125~166次/分,R波降低,S波加深,ST段不明显。差传随R波频率增快更为明显,如Ⅱ导联下行R_(2、3、4)T波与S波相连,QRS-T呈宽大双相波,表现为差异传导蝉联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秒)、逸博及逸博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AVB)。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 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生活记录,把长R-R间期、逸博及逸博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106例患者中A组 75例(70.8%),B组31例(29.2%)。发生长R-R间期1.5~2.0秒、>2.0秒及逸博、逸博心律人均次数/d,A 组分别为25.17±9.57、7.21±0.93、6.79±1.23;B组分别为203,14±39.86、34.79±7.56、27.39±6.13,B组明显多于A组(P<0.01)。A组20例电复律为窦性心律后无1例AVB,而B组10例电复律后有3例出现AVB(P< 0.05)。结论: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逸博及逸博心律与睡眠相关比率高,为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而与睡眠无关时则为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自90年~95年,我科共收治尖端扭转型室速(Tdp)12例,现就诊断分型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2例中,女9例,男3例,年龄16~70岁其中60岁以上6例。本组有7例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4例,心肌病1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先心病1例及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2例。此外,有机磷农药中毒,水化氯醛中毒及脑血管病各1例。TdP发作时均出现昏迷厥伴有抽搐及失禁。10例有明显失钾病史,其中7例血清钾低于3mmol/L,最低l例2.1mmol/L,11例心电图示OT间期延长;μ波增高8例,7例于发作间期心前导联T波双向或切迹。12例均有室早,11例呈二联律,多源性或连发室早。 按Coumel分类法,QT延长型TdPl0例,QT正常及联律间距极短型各1例。  相似文献   

20.
ATP纠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有一定副作用,如处理不及时可致死亡,现将3年多年来观察的77例(次)分50岁以上及50岁以下两组分析如下。资料分析一、一般情况男52例、女25例,来院时心率140~286次/分,发作时间半小时~48小时。≥50岁46例:冠心27例、冠心合并WPW13例、风心6例,血压下降20例、其中2例为0,4例心衰;<50岁31例;冠心4例、WPW16例、风心4例、心肌炎2例、不明原因5例,血压下降11例、其中3例为0,3例心衰。二、复律情况 ATP用量为5~40mg,66例在5秒内静脉注入,其中22例在3秒内,11例超过5秒,75例复律。1例并用阿托品1mg未能复律,发生急性肺水肿;1例死亡,该2例用量为40mg,注速均在10秒以上。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