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丽  胡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07-809
视疲劳综合征是以眼部各种不适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对视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展望中医药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探讨养阴行血法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视疲劳综合征患者,给予基于行血养阴法得出的组方汤药对其加以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8.3%。故养阴行血法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视频显示终端(VDT)综合征,即由于长时间使用VDT操作而出现的眼干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等症状的一组疾病,又称VDT视疲劳.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变化、视频终端普及、工作节奏加快等原因,VDT视疲劳呈逐年上升的发病趋势.而中医在治疗VDT视疲劳上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用口服中药、中药滴眼液、按摩、针灸等取得了一定疗效.笔者采用自拟疏肝明目组方,使用眼部超声雾化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78-1080
视频终端(VDT)视疲劳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就VDT视疲劳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VDT视疲劳的中医常见病因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心血亏虚,进而劳伤心血,而发生本病,通过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中药复方或者针灸、按摩、针刺、刮痧治疗VDT视疲劳,以调节肝、肾、心、脾脏器功能,调气养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视疲劳又称为视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患者自觉症状为主,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及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终端的广泛普及,学业的繁重及工作压力,人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屈光不正性视疲劳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日益增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备受关注。中医药治疗视疲劳历史悠久,喻京生教授临床治疗屈光不正性视疲劳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养血解痉法方药目舒丸对视频终端(VDT)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视频终端前工作的网络公司职员为研究对象,筛选VD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口服养血解痉中药目舒丸;对照组36例,予双眼使用萘敏维滴眼液,均治疗60 d,观察患者视疲劳症状、干眼症状评分,以及视疲劳起始时间、日视疲劳次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目舒丸治疗组的视疲劳症状疗效指数明显好于润洁组(多元分析,近似Hotelling T2检验,P=0.000 9),其视疲劳起始时间明显延长(P0.001),每日视疲劳次数减少(P0.001),前后变化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视疲劳起始时间、每日视疲劳次数未见明显变化(P=0.918,P=0.137)。2组的干眼症状疗效指数接近(多元方差分析,P=0.478)。结论中医养血解痉法方药目舒丸治疗VDT综合征,对视疲劳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海桥  刘丹  张宏 《天津中医药》2018,35(6):422-424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方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张宏教授创立的针刺调神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视疲劳症状积分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疲劳症状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为96.67%和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调神方和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均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症状,但针刺调神方治疗效果更明显,更具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8.
视疲劳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视疲劳综合征是以眼部各种不适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症侯群。作者综述了目前对视疲劳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764-1765
对近年来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综述。说明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优势和不足,并对将来的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视疲劳综合症在人群中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近年来以耳穴贴压加推拿治疗视疲劳综合征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视疲劳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视疲劳症患者100例(200只眼),每天熏蒸2~3次,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视近模糊、眼痛、眼胀、眼干、眼烧灼感、流泪、异物感、眼眶痛评分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00例患者200只眼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患者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视疲劳症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并与中药治疗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明显好于口服中药.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王健 《山西中医》2010,26(12):52-52
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笔者用杞菊决明胶囊结合针灸治疗视疲劳症47例(94眼),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单介绍了针灸疗法研究进展,阐述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分析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理,针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通过针灸治疗方式,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有效性,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近10年有关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报道,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结果针灸常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其方法有单纯针刺、电针、温针、腹针、耳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灸法以及综合治疗等。结论针灸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诸多症状,良性调节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非器质性视疲劳是以人的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我们用芎归丸治疗非器质性视疲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停止前后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综合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本病的相关文献,概述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对针灸治疗的方法方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雷火灸为主综合治疗视疲劳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林萍 《新中医》2007,39(8):59-59
目的:观察雷火灸为主综合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8例(136眼)患者均采用雷火灸方法治疗(先熏额头,再熏双眼眶周围。点穴包括印堂、鱼腰、瞳子髎、四白、睛明穴;熏双耳,并点耳穴、耳门、耳垂及翳风,最后点双侧合谷,双侧足三里)。结果:症状消除98眼,缓解32眼,无效6眼。结论:雷火灸为主综合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针灸推拿为主治疗颈椎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针灸推拿隔日交替进行,10次1个疗程。[结果]治愈85例,好转53例,无效12例。[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用以描述与用眼过度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多数学者认为视疲劳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属于身心医学范畴,但通常以患者自觉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因此,在临床上又称为眼疲劳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被视疲劳困扰,尤以中年人最为突出。我们对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中年视疲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揭示其发病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