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五)用于急性肠炎、菌痢:抗痢灵系由翻白草等加工成的糖衣浸膏片。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对志贺氏菌属、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四叠球菌等有强的抑菌作用,面对肠道正常菌群无抑制作用。临床治疗急性菌痢296例,治愈242例,好转39例,总有效率为94.9%。止痢丸系由蝎子七、鲜红草、甘草等制成的丸剂。实验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提高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对61株各型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对85.2%的菌株抗菌效价在1/64~1/2048。临床用本品治疗急性菌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治痢片及盐酸小檗碱的体外抗菌作用及盐酸小檗碱和空白(治痢片中盐酸碱小檗碱以外的药物)的交互作用对治痢片抗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和药物交互作用定量法。结果:治痢片和盐酸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在所选用的痢疾杆菌中,治痢片对痢疾志贺菌Ⅱ型的抗菌作用最强。盐酸小檗碱与空白的交互作用导致治痢片抗菌作用降低。结论:增加治痢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对空白应进行有效成分提取、精制,再做成缓释剂以降低对盐酸小檗碱的干扰,可提高治痢片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止痢丸对痢疾杆菌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止痢丸是根据抗菌筛选试验结果而设计的中药方剂。由蝎子七、鲜红草及甘草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止痢丸对61株各型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蝎子七抗菌活性最高,鲜红草次之,甘草几乎无作用。实验初步表明;止痢丸的抗菌活性与甘草的协同作用有关。蝎子七的乙酸乙醇提取物为抗菌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4.
一、耐药性变迁据我院儿科1983~1987年住院共收治菌痢394例,占儿科住院总数的6.02%,均经粪便细菌培养,检出志贺氏菌251株,其阳性率为63.53%,内计福氏菌206例,宋内氏菌43例,其他菌型2例。185株志贺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检测,敏感株仅5株(2.70%)均为福氏菌,余下180株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福氏菌单耐株为23株,双耐株为19株,三耐株为21株,四耐株为37株,五耐以上为56株;宋内氏菌分别为10、9、4、0、1株。185株中对五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菌株达30.81%。  相似文献   

5.
新固肠止泻丸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新固肠止泻丸体外抑菌实验来探讨其治疗UC的机制。方法:采用微孔二倍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11株菌株,标准菌株的MIC、MBC以及360株临床株的MIC及MBC。结果:新固肠止泻丸体外抗菌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对实验所选的11株肠道感染菌标准株均有抑菌作用(MIC 18.5~150mg/ml)。除铜绿假单孢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外(MBC>300mg/ml),对其他9株标准菌有杀菌作用(MBC:37.5~150mg/ml)。对340株临床分离肠道感染菌均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IC 9.4~300mg/ml;MBC 18.8~300mg/ml)。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新固肠止泻丸对UC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可能与对引发UC的肠道菌群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 部分中药对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病例有治疗效果,但近年来抗药菌株有增多的趋势,为探讨常用中药对新分离的痢疾杆菌的药物敏抗状况,为中药防治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提供依据,我们对1988年~1989年间我市3处医院门诊腹泻病人新分离的30株痢疾杆菌,选择10种中药分别进行了药物敏抗性试验,结果报告如下。实验材料1、试验菌株:30株痢疾杆菌,均从临床腹泻病人粪便直接培养分离后,经菌落、菌体、G 染色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符合,并以志贺氏菌属因子诊断血清,分别分型凝集确定(诊断血清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山东省卫生防疫站供给,有效期内使用)。  相似文献   

7.
马齿苋等10种中药对新分离的痢疾杆菌药物敏抗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松涛  徐建辉 《中国中医急症》1999,8(4):172-172,162
为探讨中药防治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提供依据,对1996~1997年间我市3所医院门诊腹泻病人新分离的30株痢疾杆菌,选择Ic种中药分别进行了药物敏抗性试验。1实验材料l.1实验菌株30株痢疾杆荫,均从临床腹泻病人粪便直接培养分离后,经菌落、菌体、G染色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符合,并以志贺氏菌属团子诊断血清,分别分型凝集确定(诊断血清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山东省卫生防疫站供给,有效期内使用)。12培养基双料肉汤(用作实验菌株液体增菌培养及实验稀释用),En。B琼脂平板(上海医学化验所供给,按制品说明配制而成)。1.3中药药…  相似文献   

8.
葛根芩连微丸止泻止痢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微丸止泻止痢的药效作用。方法:观察该药对小鼠小肠功能、小鼠腹泻、大鼠离体回肠运动机能以及体内外抗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该药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机能亢进;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抑制大鼠离体回肠正常运动;对抗Ach引起的大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降低痢疾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体外对痢疾杆菌等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葛根芩连微丸具有止泻止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玛木然胶囊主要成份有黄连、血竭、乳香、没食子等,具有止泻、抗菌和消炎功效,用于治疗急性肠炎和茵痢。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玛木然胶囊对小鼠扭体反应、胃肠推进运动,以及肠内和肠外试验研究该药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等方面研究玛木然胶囊的药效学。大剂量玛木然胶囊可明显抑制胃肠推进性运动。玛木然胶囊口服亦能明显抑制福氏2a痢疾杆菌在肠道感染,玛木然胶囊体外也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3种单味药(鹿茸草、白花蛇舌草和鸭跖草)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液体稀释法和平皿法,测定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单味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抗菌实验为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培养18 h增殖后,用5%酵母浸出粉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选用致死率100%的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稀释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后染菌小鼠24 h内的死亡率。结果: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中两味中药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和沙门氏菌)和真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对于细菌的MIC为0. 375 mg·m L-1、MBC为1. 5 mg·m L-1;而真菌的MIC为12. 5 mg·m L-1、MBC为25 mg·m L-1。此外,炎宁糖浆总提取物、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全身性感染所导致的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其主要抗菌单味中药为鹿茸草和鸭跖草,白花蛇舌草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齿苋药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有,临床多用于治疗热毒血痢、痈肿疗疮、湿疹、丹毒、便血、痔血、崩漏等[1]。近年来,美国农业部科学家Simopoulos等发现野生马齿苋含有大量降血脂有效成分—α-亚麻酸及大量抗衰老有效成分—Vit.E、Vit.C、谷胱甘肽等[2],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就马齿苋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抗菌、抗病毒作用1.1 抗菌作用: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志贺氏和佛氏赤痢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水煎剂对志贺氏、采内氏、斯氏及黄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3]。马齿苋的…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痢疾是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由福氏、宋内氏及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据有关资料介绍,每年全世界痢疾死亡人数达3-5万。其治疗一直以抗菌素为主,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寻找新的安全,有效、无毒、无耐药性止痢药物势在必行。我院试用中药片剂“止痢灵”治疗菌痢,经多年的临床试用取得很好效果,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经444例对比治疗,对细菌性痢疾五天治愈率可达95.6%。优于四环素、痢疾灵。生物试验提示其毒性极低,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越橘总黄酮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中药越橘总黄酮是否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我们对越橘的乙醇提取物一总黄酮进行了体外抗菌实验和抗病毒的动物实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药物:越橘全草的乙醇提取物——越橘总黄酮,该药为淡黄色粉末,1克纯品相当生药200克,其LD_(50)为1.673g/kg。 2.菌株:从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买的标准菌株。 3.病毒: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刘瑞璋教授驯化的引起小病鼠肺炎的流行性感冒病毒(A_1)株。 4.动物: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动物室提供的昆明系健康杂交小白鼠。 5.方法: (1)抗菌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的抗菌活性。方法:以Dimonsil C18(2)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水-甲醇-乙腈(42∶20∶38)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在波长为240 nm时,用HPLC法对血清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定量;并用比浊法测定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8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伤寒杆菌(MICEV为0.4329μg/m L,MICRU为0.3784μg/m L)、甲型副甲伤寒杆菌(MICEV为1.0824μg/m L,MICRU为0.9465μg/m L)、痢疾志贺菌(MICEV为2.1645μg/m L,MICRU为1.8921μg/m L)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MICEV为1.0824μg/m L,MICRU为0.9465μg/m L)作用。结论: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葛黄散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奎  林一鸣 《中成药》1990,12(2):28-29
本文研究证明葛黄散能明显延长小鼠对戊巴比妥钠的睡眠作用时间,促进幼年小鼠生长,抑制小鼠胃肠推进运动,其煎液对家兔离体肠段运动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溴化乙酰胆碱对兔离体回、空肠的增强收缩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葛黄散煎液(140%)对福氏诸型、志贺氏、宋内氏型痢疾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毒性试验表明:本品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6.
9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赤芍等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2b、志贺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柠檬色葡萄球菌9种菌株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中药抗菌实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赤芍、野菊花、蒲公英、青黛、贯众、鱼腥草、山豆根、芦荟、芫花9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等均有强抑制作用。结论:9种中草药对各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秦岭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当地草医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若筛选出抗菌作用强的中草药,对提供新药研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是以80种秦岭草药的水煎剂浓缩液对8种常见致病菌进行抗菌作用的筛选,中草药是经传统的火煎法制取100%水煎剂浓缩液,即1ml浓缩煎剂相当于1克药材。实验方法为试管法。研究结果如下: 1.抗三种痢疾杆菌的草药: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抗菌作用较强的草药有小叶忍冬(叶)Lonicera microphylla Willd、矮枇杷Rhododendron Purdomii Var nana Fu idea、路边草(全草)Kalimeris indica(L.)seh-Bio Var stenolepis Kitam、铁青岗(叶)Quereus spinosa David apud Franch、巴冬忍冬(花蕾)Lonicera henryi Hemsl、红麸杨(叶)、细苞银花(花蕾)Lonicera similis Hemsl、粗根老观草Geranium dahuricum DC、太阳  相似文献   

18.
愈痔膏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观察愈痔膏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愈兰膏对临床分离的170株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及枸橼酸杆菌的MIC50分别为3.9,3.9,7/8,15.6和31.3mg/ml。结论:愈痔膏对上述部分菌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周口市腹泻病中志贺氏菌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采集2009年医院报告为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离培养,对不同职业人群志贺菌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共采集粪便标本894份,阳性率3.58%。农民和商业人员检出率最高,B群为优势菌株,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甲氧苄啶、四环素、链霉素、奈啶酸药耐药率达88.6%以上,福氏4c型菌株耐药尤其严重,但对头孢类药敏感。结论:加强农民和商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加强医药管理,杜绝抗生素的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任茜  陈国联  李万波 《陕西中医》2012,33(6):756-757
目的:探讨秦皮类中药来自木犀科白蜡属多种植物,体对抗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试管法,对白蜡树属药用植物进行了初步的抗菌实验研究。选常见易产生耐药性的化脓性病原菌和肠道病原菌,并以黄连、紫花地丁为对照。结果:白蜡树属9种药用植物与核桃木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8种致病菌皆有不同程度的抑(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