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SUI中老年女性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采用国际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评价患者尿失禁情况。记录1 h尿垫试验漏尿量。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电位、A3反射、Ⅰ类纤维肌力及Ⅱ类纤维肌力。治疗期间记录嘱咐患者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每日排尿、漏尿及最大排尿量,有无尿失禁和尿失禁前后的伴随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72 h排尿总次数、漏尿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最大排尿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排尿次数:(17.83±4.43 vs. 23.83±4.29; t=11.916,P=0.000);漏尿次数:(5.32±2.20 vs. 10.37±3.34; t=15.465,P=0.000); 1 h尿垫试验楼尿量:(2.01±1.22 vs. 4.50±1.48; t=15.900,P=0.000)],最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269.38±25.45 vs. 209.38±26.82; t=19.875,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肌电位及A3反射正常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力Ⅰ类纤维:(4.84±0.94 vs. 3.01±0.93; t=16.950,P=0.000)盆底肌力Ⅱ类纤维:(3.65±0.72 vs. 2.89±0.59; t=10.000,P=0.000);肌电位:(18.02±3.45 vs.14.35±3.93; t=8.595,P=0.000); A3反射(正常/异常):(84/66 vs. 57/93;χ~2=9.755,P=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量、漏尿频率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各项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漏尿量:(1.82±0.83 vs. 3.03±0.83; t=12.625,P=0.000);漏尿频率:(2.11±1.93 vs. 3.23±1.21; t=6.022,P=0.000);疾病对生活的影响:(3.21±1.82 vs. 5.04±1.72; t=16.911,P=0.000)]。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SUI患者盆底肌力、排尿情况,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60例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排尿日记指标、ICI-Q-SF评分、1 h漏尿量、尿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总排尿次数、总漏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总排尿次数、总漏尿次数明显降低(均P0.05),最大排尿量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ICI-Q-SF评分和1 h漏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6个月ICI-Q-SF评分和1 h漏尿量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Valsalva漏尿点压(PVLP)、正常膀胱压测定(NDCC)、逼尿肌非常规收缩持续时间(DUCD)、膀胱压最大容量(MCC)、逼尿肌非常规最大收缩压(MDU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结束后PVLP、NDCC、尿道最大闭合压(MCP)、MCC显著升高(均P0.05),DUCD、MDUCP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改善女性SUI患者的尿道控尿能力,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医院就诊的SUI患者162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中文版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BPMSES)进行调查,以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SUI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与EPDS、PSQI、BPMSES评分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究SUI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关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62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回收率96.3%。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问卷评分(9.62±3.89)分,EPDS评分(7.24±2.85)分,PSQI评分(5.51±2.04)分,BPMSES评分(52.03±18.41)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对维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知、当前是否漏尿、配偶支持情况的SUI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问卷评分存在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I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问卷评分与EPDS评分、PSQI评分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体外磁波治疗仪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江西省宜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PSU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体外磁波治疗仪干预。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1 h尿垫试验及24 h漏尿量。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为出院时)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阴道静息压力(VRP)和盆底肌(PFM)力量、耐力;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测量2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为出院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膀胱颈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1 h尿垫试验及24 h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1 h尿垫试验及24 h漏尿量均少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muscle exercise,ME)和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单用或联合应用在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76例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保守治疗措施分为4组:对照组盆底肌肉训练组(ME组)、盆底电刺激组(ES组)、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组(ME+ES组)各19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和尿动力学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ME组、ES组、ME+ES组和对照组ICI-Q-SF评分分别为(11.5±1.4)、(10.8±1.7)、(7.6±1.5)和(16.7±1.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ES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低于ME组、E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观察组治疗后valsalva漏尿点压(valsalva leak point pressture,VLPP)、最大尿道压(maximal urethral pressure,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ME+ES组治疗后VLPP、MUP和MUCP指标均高于ME组、ES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利用保守治疗措施更有利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和尿动力学等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跨理论模型(TTM)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TM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TTM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TTM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两组均随访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TTM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08.0±6.2、108.1±3.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2.8±5.8、10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TTM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就诊的123例轻中度SUI患者,根据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时间分为4组,A组(38例),产后2月内;B组(25例),产后2~6月;C组(23例),产后7~12月;D组(37例),产后1年以上。4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1 h尿垫试验、排尿日记及阴道收缩压检测,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过程中,A组有2例患者未坚持治疗,D组有4例患者失访,故最终有1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4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0.22±3.58)岁、(30.12±3.51)岁、(29.13±3.00)岁、(31.64±3.94岁)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为(22.77±1.59)kg/m~2、(23.15±1.68)kg/m~2、(22.33±1.42)kg/m~2、(22.20±1.58)kg/m~2。4组患者的年龄、BMI、产次、分娩方式、胎儿大小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结束后,ICI-Q-SF评分降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减少,阴道收缩压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A、B、C 3组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阴道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的ICI-Q-SF评分和1 h尿垫漏尿量要高于A、B、C 3组,而阴道收缩压低于A、B、C 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A组有效率为86.8%,B组为92.0%,C组为91.3%,均明显高于D组(有效率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不同时机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盆底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尿失禁发生,而最佳治疗时机以产后1年内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予以盆底康复训练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本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Kegel盆底肌锻炼及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照组进行Kegel盆底肌锻炼与基础行为干预联合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张力强度以及1 h尿垫试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1 h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张力强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进行盆底神经肌肉刺激、盆底肌锻炼与生物反馈联合疗法,临床效果较佳,具有无创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20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盆底肌锻炼治疗的8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接受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的11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治疗后每3、6、9、12个月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尿漏情况、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分析。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1 h尿垫试验及盆腔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患者1 h尿垫试验及盆腔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12个月内对照组尿漏复发8例(占9.09%),观察组尿漏复发1例(占0.8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4)观察组满意率为95.54%,对照组满意率为85.2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明显临床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女性SU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女性SUI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阴道雌激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采用尿动力学检查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SFL)、腹压漏尿点压(ALPP)水平;采用IU22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采用尿垫试验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1 h漏尿量;采用尿失禁问卷表测定两组患者尿失禁情况,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局部痛痒感、灼热感及阴道溢液增多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MUP、MUCP、SFL及ALPP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MUP、MUCP、SFL及ALP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漏尿量、尿失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漏尿量、尿失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局部痛痒感、灼热感及阴道溢液增多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用于女性SUI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水平及SUI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肌力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产后SU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生物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盆底肌锻炼(Kegel运动、Bobath球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肌力、尿动力学指标及性生活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Ⅰ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分别为(3.11±0.39)级和(-2.74±0.10)%,Ⅱ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分别为(0.78±0.13)级和(-1.01±0.13)%;对照组患者Ⅰ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分别为(2.11±0.24)级和(-3.34±0.16)%,Ⅱ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分别为(0.56±0.09)级和(-1.49±0.11)%;观察组患者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疲劳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86、22.259、9.740及19.731,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部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膀胱顺应性(BC)及最大尿流率(Qmax)值[(116.45±19.39)cm H2O、(63.14±5.65)cm H2O、(50.50±5.27)ml/cm H2O及(22.89±3.96)ml/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2.49±16.18)cm H2O、(53.29±6.21)cm H2O、(44.82±4.89)ml/cm H2O及(20.14±4.41)m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9、8.213、5.530及3.24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14.30±3.35)分vs.(16.27±2.21)分],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33.71±4.45)分vs.(28.84±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6、5.003,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分级良好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8,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能够有效增强产后SUI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改善尿动力学状态和盆底功能障碍,同时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91-39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疗法治疗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行为干预联合Kegel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1小时尿垫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盆底肌张力强度和1小时尿垫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66%(P<0.05)。结论盆底电刺激康复治疗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改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括约肌收缩力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89-1390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到本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Kegel盆底肌锻炼干预,对照组进行基础行为干预,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盆底肌张力强度、1 h尿垫试验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盆底肌张力强度、1HPTV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ICIQ-SF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干预后的ICI-Q-S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神经肌肉刺激、盆底肌锻炼干预,临床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超激光穴位照射对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分、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尿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漏尿、排尿次数以及总排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评分、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尿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垫试验评分显著降低、盆底肌力评分明显提升,尿流动力学指标及盆底肌表面电信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中采用超激光穴位照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提升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璐 《中国妇幼保健》2023,(10):1780-1783
目的 探讨语音提示下盆底功能锻炼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20年8月—2022年12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语音提示下盆底肌训练,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盆底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尿滞留发生率、尿管潴留时间、第1次自发排尿时间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率46.00%,剩余尿量(98.33±7.78) ml,尿潴留发生率50.00%;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率76.00%,剩余尿量(72.29±8.16) ml,尿潴留发生率16.00%,两组患者上述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58,t=16.332,χ2=13.071,均P<0.05)。对照组患者尿管潴留时间(6.76±1.62) d、第1次自发排尿时间(5.83±1.17) h;观察组患者尿管潴留时间(5.42±1.38) d、第1次自发排尿时间(4.17±1.33) h。经比较,观察组尿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产后尿失禁应用综合盆底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产后尿失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疗法,试验组50例采用综合盆底康复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盆底肌力以及漏尿量。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盆底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 h尿垫试验漏液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盆底康复疗法治疗产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改善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9月就诊的56例轻、中度女性SUI患者,按治疗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UROSTYM生物电反馈刺激仪进行治疗,以后自行盆底肌肉训练(Kegel),对照组自行在家做Kegel锻炼盆底肌肉。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肉静息状态肌电值、ICI-Q-SF评分、PFIQ-7评分及1 h尿垫实验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ISQ-12评分、最大尿流率、盆底肌肉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协调性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较对照组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轻、中度SUI疗效优于单纯的Kegel锻炼盆底肌肉。并且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治疗后如能继续坚持做Kegel锻炼盆底肌肉则有助于预防尿失禁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压力反馈抗阻力练习与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宁波市第七医院收治的70例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行压力反馈抗阻力训练,对照组行常规盆底肌训练,两组训练干预时间均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训练干预前后肌力、膀胱颈下降最大距离(BND)、最大压力期膀胱尿道后角(PUVA-s)及尿失禁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后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ICI-Q-SF评分、BND及PUVA-s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漏尿量和排尿前逼尿肌压力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功能性尿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两组BND、PUVA-s与ICI-Q-SF呈正相关(R~2=0.882,0.935)。结论电刺激压力反馈抗阻力训练可显著改善SUI患者盆底肌力,促进盆底正常支持系统的恢复,较常规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防治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枕前位单胎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SUI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后观察组尿垫试验结果为(21.70±8.41)ml,对照组为(47.80±9.4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对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成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行为训练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行为训练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的排尿状况和两组患者盆底肌肉收缩力评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尿垫试验阳性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排尿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的排尿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研究组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以及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尿垫试验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行为训练进行干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状况以及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降低患者尿垫试验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