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鼻腔妊娠期血管瘤,属于非真性肿瘤,文献中命名不一,如妊娠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性息肉等,发生于妇女妊娠期,临床不多见。2003年和2005年我院共收治鼻腔妊娠期血管瘤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23岁。因妊娠29周时出现右侧鼻腔间断性出血20天于2003年6月5日入院。每次出血约5-20m l,可自行停止。既往无鼻出血史。查体:鼻中隔右侧中份下方一粉红色肉芽样新生物,约0·4cm×0.5cm×0·6cm大小,基底约4mm,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入院后在鼻内镜下用1%丁卡因 适量1‰肾上腺素表面收缩麻醉下,用微波沿基底部热凝摘除新生物,基底…  相似文献   

2.
鼻腔妊娠期血管瘤,属于非真性肿瘤,文献中命名不一,如妊娠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性息肉等,发生于妇女妊娠期,临床不多见.2003年和2005年我院共收治鼻腔妊娠期血管瘤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4岁,江苏铜山人,住院号25749。主诉为右侧鼻腔不通气半年余。患者于近半年来右侧鼻腔不通气,阵发性,间有流清水涕及鼻出血史。门诊病理检查为“鼻腔纤维血管瘤”,于1976年2月13日入院 检查:右侧鼻背部外观隆起,鼻中隔左偏,右侧鼻腔充满深红色之新生物,质较硬,触之不出血,表面有血管怒胀,双侧鼻腔均有粘脓性分泌物。血压110/70,胸透心肺正常。化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异位牙较为多见,但鼻腔异位牙较少见,我科2007年4月30日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7岁,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鼻塞并伴头痛,家人查看其鼻孔时发现右侧鼻腔内有新生物,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右侧鼻腔底距离前鼻孔约2 cm处有骨性新生物,牙齿  相似文献   

5.
例1女,40岁。左侧反复鼻出血半月,量不多,能自止。平素常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10年前在外院行过“右侧鼻腔激光治疗”。于2012年5月12日来本院就诊,发现左侧鼻前庭近鼻阈处有一红色、约0.8 cm ×0.5 cm ×0.5 cm大小的赘生物,右侧下鼻甲与鼻中隔间有粘连,鼻黏膜较苍白,有少量黏性分泌物。于5月25日以“左侧鼻腔血管瘤、右侧鼻腔粘连”收住院,复查鼻内镜(图1左)见鼻腔新生物明显增大,严重影响鼻腔通气。入院诊断:⑴左侧鼻腔血管瘤。⑵右侧鼻腔粘连。⑶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28日在全麻鼻内镜下行右侧鼻腔粘连松解+双极电凝止血术,左侧鼻腔新生物切除+双极电凝基底部烧灼止血术。术中所见:左鼻前庭新生物大小约1.0 cm ×0.5 cm ×0.5 cm表面结节状,质中,边界尚清。术中出血约2 ml,术区涂抹红霉素眼药膏。术后病理报告(13-20787):送检息肉样物一颗,大小1.0 cm ×0.8 cm ×0.4 cm。镜下所见:肿物表被鳞状上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鼻腔)化脓性肉芽肿(图1)。1个月后复诊左鼻前庭创面已修复,未见新生物复发,右侧鼻腔无粘连,但患者仍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45岁 ,因“左侧鼻阻 10年余伴回吸涕中带血 6年”入院。入院后一般情况尚好 ,各系统检查及术前常规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 :外鼻无畸形 ,左侧鼻腔充满淡红色新生物 ,新生物前上部表面光滑 ,下方表面较粗糙 ,触之易出血 ,有触痛 ,右侧鼻腔未见明显异常 ,间接后鼻孔镜下见后鼻孔处一新生物大小约 4cm× 3cm× 2cm ,表面光滑。各鼻窦体表投影区无压痛。CT扫描提示 :左鼻腔、筛窦内软组织肿块影 ,临床考虑内翻性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的可能性大。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 :鼻腔粘膜慢性炎症伴上皮乳头状增生。遂于入院后 3d…  相似文献   

7.
<正>上颌窦血管瘤是上颌窦良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本文就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颌窦血管瘤8例,再与X线摄片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31~67岁,平均41岁,左侧5例,右侧3例;伴鼻腔血管瘤2例;病程7个月~11年,一般2年左右。主要症状:反复鼻出血6例,鼻塞6例,头痛2例,牙痛1例。检查:鼻腔出血点6例,伴暗红色新生物2例,鼻中隔偏移5例,阴性2例。手术所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血管平滑肌瘤较少见 ,而原发于鼻咽部更为罕见 ,我们收治 1例 ,现介绍如下。患者 ,男 ,2 1岁。因鼻窦流脓渐进性加剧 1年伴鼻出血入院。体检 :闭塞性鼻音 ,双侧下鼻甲不大 ,粘膜慢性充血 ,鼻腔内未见新生物。鼻中隔正常 ,鼻部CT示 :右侧鼻咽部巨大占位 ,约有 4cm× 3cm× 2cm ,纤维鼻咽喉镜示 :右侧鼻咽部及部分左侧鼻咽部可见暗红色新生物 ,表面光滑 ,易出血。在插管全麻下经软腭进路行新生物切除。包块约 4cm× 3cm× 3cm ,暗红色 ,质地韧 ,病理示 :鼻咽部血管平滑肌瘤。讨论 鼻腔、鼻咽部良性肿瘤以纤维瘤、血管瘤…  相似文献   

9.
如在鼻腔肿瘤中,血管平滑肌瘤很罕见,本院迄今只遇如下一例:患者女,36岁,因右侧渐进性鼻塞10天,于1986年6月6日入院。诉在10天前无诱因下出现右侧鼻塞,尔后渐加剧,但无头痛、鼻塞、脓涕等。以右侧鼻腔新生物收入院。入院查:一服情况好。右侧下骨道可见一粉红色新生物.约1.5×1.0cm~2大小完全阻塞鼻道;与鼻中隔相触,表面光滑,触之质略  相似文献   

10.
鼻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  陈晓品 《重庆医学》2005,34(4):632-633
例1:患者,男,17岁.例2:患者,女,70岁.病程为3个月,病变均位于右侧鼻腔,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反复回缩性涕血、鼻塞、以及视力下降等症状;检查发现右侧鼻腔新生物,呈灰白色,表面有伪膜,为坏死组织或渗出物,有恶臭,1例患者同时伴有双侧淋巴结肿大.B超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发现鼻腔局部病变或双侧筛窦,上颌窦,右侧鼻腔及后鼻孔软组织块影,伴有右侧筛窦外壁骨质破坏,吸收.  相似文献   

11.
鼻腔血管瘤较少见,国内报告虽有逐渐增多趋势,但血管瘤呈囊性骨化实属罕见。我科收治1例鼻腔血管瘤形成囊性物,囊壁呈明显骨化。报告如下: 患者女,50岁。因右鼻腔持续性阻塞,间断性出血10年,加重1个月于1982年8月17日入院。自1972年始右鼻腔流黄水、鼻阻、嗅觉减退伴头痛。1973年曾鼻出血,少量缓滴,自用棉球填塞可止。平日鼻涕常有暗红色血丝。1974年在某院行“右鼻息肉摘除术”。术后鼻阻无好转,仍有间断性鼻出血。近1个月,右侧鼻阻,头痛加重,伴后眼球  相似文献   

12.
女,36岁,右鼻塞伴间断性鼻衄2年余,以“右鼻腔肿物”收入院。检查:右侧鼻背稍隆起,无压痛.右鼻腔呈暗红色、质较硬、触之易出血的新生物充填,新生物表面附着较多脓性分秘物。鼻咽镜检查:未发现异常。鼻窦X线摄片报告.“右鼻腔密度增高.未见骨质破坏。”三天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鼻侧切开胆物摘除术。术中见瘤体来自鼻腔外侧壁,  相似文献   

13.
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8岁,右侧鼻塞1年,加重并伴右侧头面部痛,流鼻涕、流眼泪半年.患者入院时全身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双耳及咽喉部检查无异常.外鼻端正,双侧鼻前庭无糜烂,鼻粘膜无充血及红肿.鼻中隔向右侧鼻腔偏曲.右侧鼻腔中鼻道有新生物突出,色粉红,质硬,弹性及收缩性差,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鼻腔有少量粘液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4.
张雨洁  龚有若 《现代医学》2004,32(2):118-119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5 4岁。患者因右侧鼻腔进行性阻塞3年,加重半个月于2 0 0 3年1月14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发现右侧鼻腔内充满灰白色新生物,质地较脆,触之易出血。1月16日于该院在鼻腔镜下行右鼻腔新生物摘除术,术中见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质脆,其蒂基底部位于鼻腔外侧壁上方,周围骨质无明显破坏吸收。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肿瘤。2月18日患者转来我院作进一步诊治。查体见右侧鼻腔略狭窄,通气尚可,粘膜轻度充血、水肿;左侧鼻腔未见异常;副鼻窦无压痛。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及双侧后鼻孔未见明显肿物。复查CT片,提示右下鼻甲已切除,右…  相似文献   

15.
邓晓奕 《四川医学》2002,23(5):467-467
患者 ,男 ,33岁。因右侧鼻塞、涕血、头晕 2 +年。加重 6 +月入院。检查 :右鼻背及面颊部隆起 ,右上颌窦区压痛 ,眶下部外凸 ,右鼻腔内有大量粉红色新生物及坏死性物质 ,质脆 ,易出血 ;鼻咽镜查鼻后孔有粉红色新生物 ,堵塞整个鼻咽部。CT示 :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破坏其内侧壁及眶底 ,突入鼻腔、鼻咽部。从右鼻腔取新生物病理检查示 :炎性坏死组织。在全麻下行右上颌窦根治术及右鼻腔新生物摘除术 ,术中见右上颌窦内充满新生物 ,呈粉红色 ,质脆 ,易出血 ,破坏右上颌窦内侧壁及上壁 ,尖牙窝处可见上颌窦部分前壁破坏 ,鼻腔、鼻咽部充满新生…  相似文献   

16.
鼻石1例报告     
<正> 患者男,10岁,以右侧渐进性鼻阻伴血性涕5年,加重2年之主诉就诊.查体:右侧鼻背饱满,有轻度触痛,鼻阻明显.前鼻镜查:右侧鼻腔为灰白色块状物充填,其表面有脓性分沁物,触之坚硬,左侧鼻腔未见明显异常.鼻部X 线片示(柯氏位):右侧鼻腔见弯曲致密阴影,鼻中隔左偏,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诊断:鼻腔结石,右上颌窦炎.遂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收缩鼻腔粘膜,用异物钳先后钳出2块灰白色坚硬如石块状物,另  相似文献   

17.
骨化纤维瘤是一种良性骨源性新生物,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较少,临床上不常见。1999至2004年我院共收治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3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5岁,因右侧进行性鼻塞1年于1999年10月5日收住院,近半年右侧鼻腔几乎完全堵塞,3月前,左侧鼻腔也出现通气障碍。入院查体:全身状况良好,鼻外形正常,右鼻腔可见表面光滑之新生物,触之较硬,不易出血,下鼻甲受压变形,鼻腔中后端被肿物完全占据,鼻中隔中后端被肿物推向左侧约0.8 cm,左鼻腔中后端狭小,CT扫描示右鼻腔后端及后组筛窦有一边界清楚之肿物,肿物中心有点状钙化影,周边…  相似文献   

18.
<正> 张某,女,24岁,农民.因右鼻腔阻塞伴间歇性鼻衄于1987年6月12日入院.近半年患者右鼻腔阻塞,伴有频繁鼻衄,量不多,近日上述症状加重,经门诊检查发现右鼻腔新生物乃收住院治疗.全身检查正常.鼻部检查:见右侧鼻腔有一新生物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23岁。右鼻腔反复鼻塞、流脓涕1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外鼻无畸形,右侧鼻腔中鼻道见一黄白色新生物,质软,表面光滑,下鼻道见少量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右鼻阻,流血性涕5个月,于1994年5月4日入院.检查:右鼻腔、鼻后孔均为粉红色新生物填塞,不能通气.CT提示右鼻腔、筛窦及上颌窦腔内充满新生物,鼻腔外侧壁骨质破坏.手术发现右侧鼻腔、筛窦前、后组窦腔及上颌窦腔内均被肿瘤填塞,上颌窦内侧壁消失,筛骨纸板、横板及后组筛窦顶部均见骨质破坏区,将切除的肿瘤组织送病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