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越 《中外医疗》2010,29(9):84-84
目的探讨通过术中术后处理措施,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发生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09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原因。结果36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经过术中术后处理措施较24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术后皮瓣下积液发生几率明显减少。结论术中电刀游离皮瓣的使用,术后确切有效的压迫止血。腋下淋巴管的结扎,术后早期换药,及时发现皮下积液及处置、术中彻底止血及增加引流管是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仇兵海 《广西医学》2007,29(9):1455-1455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可直接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痛苦及住院费用,推迟患者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增加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是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常见问题.现把本院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6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术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由于术后创面渗血、伤口感染、较大淋巴管损伤以及胸壁皮下引流管拔除过早等原因,经常会出现皮瓣与胸壁之间积存液体,使伤口迁延难愈。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错过了术后放化疗的最佳时机。处理皮下积液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液和积液处切开引流或者重新置管。此类方法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使伤口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皮瓣游离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影响。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08例乳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手术刀游离皮瓣,对照组48例,电刀游离皮瓣,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6.7%,对照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皮下积液易发生在拔管后2-4天时间。结论为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术中应选择手术刀游离皮瓣,拔管后2-4天应注意及时发现并处理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5.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皮下积液可引起皮瓣漂浮、切口张力增加、皮瓣血运减少,影响切口愈合并易诱发细菌感染、造成皮瓣坏死,进而影响术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术后癌灶复发和转移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皮瓣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对138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3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1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保乳根治术。结果:34例皮下积液(24.6%),其中皮瓣坏死12例(35.3%);无皮下积液104例(75.4%),其中皮瓣坏死12例(11.5%),有皮下积液者皮瓣坏死率明显高于无皮下积液者(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导致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淋巴管瘘、合理应用电刀、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及合理的胸带包扎可以减少皮下积液的产生,从而减少皮瓣的坏死。  相似文献   

7.
葛明 《九江医学》2002,17(2):90-91
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观察改进乳腺根治术29例、乳腺癌根治术51例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和防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手术治疗因手术范围较大、皮瓣游离面广、皮肤缝合后皮下留有一潜在腔隙,常导致创面皮下出现积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影响术后辅助治疗的早期开展,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李哲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42-14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采取从手术切口选择、术中保留皮瓣的厚度、术中电刀游离皮瓣的功率选择及操作注意事项、术中尽可能结扎淋巴管、皮瓣张力较大时术中近切缘皮瓣网状开窗和即刻植皮、术后留置双管负压引流、早期除去加压包扎、选择合适的拔管时间、术后发现皮下积液及时处理、术后皮瓣坏死的处理等一系列改进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采取措施,经适当处理及治疗后,治疗周期缩短,均在短期内治愈。结论以上措施在保护皮瓣血运、减少术后渗出、减少淋巴漏、减少皮瓣张力、通畅引流减少积液有积极意义,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两种皮瓣分离方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分离部分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术后拔管时间和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1%,平均拔管时间为4.5d;对照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3.3%,平均拔管时间为7.3d,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分离部分皮瓣及常规处理,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宽胶布条加压包扎法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乳腺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采用宽胶布条加压包扎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对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作对比研究。结果 术后两组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对照组27%,实验组2.5%。对皮瓣坏死部位统计,切口中段占93%以上,胸壁皮瓣占7%。皮下积液发生率,对照组11%,实验组2%。对皮下积液部位的统计,腋下占58%,锁骨下占42%。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宽胶布条加压包扎法对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浩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147-148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3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切口边缘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0%,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5%。对照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2.3%,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1.8%。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χ2=9.86,P〈0.01),两组皮瓣坏死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游离皮瓣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切口边缘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求一种更好的乳腺癌术后伤口包扎方法,以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肺部合并症的发生率。方法 把105例施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其伤口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B组45例,其伤口予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结果 两种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性差异。结论 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法压力均匀,利于伤口愈合,牢固舒适,可以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肺部合并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处理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留置针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16例,胸骨积液4例,腋窝积液12例,积液量30~135ml。结果16例引流3—8d后皮瓣下积液消失,软套管拔出,全部治愈。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软套管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是主要并发症。我院普外科在乳腺癌术后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管,既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又减少了因局部加压造成的皮瓣坏死。本组共收集我院从2000年1月~20O3年3月136例乳腺癌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创面负压引流与创面愈合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冲  章来长  张晓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22-122,12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两种皮瓣分离方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23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平均拔管时间为5d,对照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3%,平均拔管时间为7.5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游离皮瓣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杨  罗光辉  余启文 《河北医学》2010,16(3):328-330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低负压吸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实验组)与2007年前采用创面放置两条引流管接驳Y型管后连接电动负压吸引机进行间隙引流的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对照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9例(18%),皮瓣坏死8例(16%),病人术后3d内活动受限,护理工作强度大,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2例(4%),皮瓣坏死2例(4%),病人术后12~24h可下床活动,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两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病人舒适度、护理工作强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每次护理时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7例,其中对照组52例患者,采取常规术中术后处理;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术终采取皮瓣外固定、持续负压吸引的综合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范文君  高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06-107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3例乳腺癌术后9例出现皮瓣坏死,30例发生皮下积液。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与切口设计、皮瓣游离、电刀使用和皮下积液等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根治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术式,其手术创面大,即使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及创面出血,皮下积液亦不可避免。术后早期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为皮下积血、积液和皮瓣的坏死。本院自1998-01/2000-08共行乳腺癌根治术24例,术后全部给予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加压包扎,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