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加以护理干预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56例于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宁养院和肿瘤科病房收治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对照组28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护理组28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护理后,护理组28例晚期癌症伴疼痛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分别为75.0%和42.9%,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系统、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舒适的度过最后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晚期癌症伴有癌因性疲乏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于前两年在宁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将这64例被研究的晚期癌症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常规癌因性疲乏护理,护理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护理后,护理组35例癌症患者的 PFS 评分较对照组要低,同时较护理前有所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要高(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叫护理前前有所降低。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晚期癌症伴有癌因性疲乏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于前两年在宁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将这64例被研究的晚期癌症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常规癌因性疲乏护理,护理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护理后,护理组35例癌症患者的PFS评分较对照组要低,同时较护理前有所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要高(P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叫护理前前有所降低。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严亚红 《大家健康》2016,(10):258-259
目的:研究分析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协同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Ⅳ度、Ⅲ度缓解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邱惠玉  丁少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97-197,19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需要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12例晚期癌症临终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做好两组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在温馨环境的营造、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灵需要的实现、家属需要的关爱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疗效、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需要的介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主要护理方法,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92例,肺癌130例,肝癌78例。比较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的比例。将拒绝用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化疗的280例患者作为化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或加重情况,探讨晚期癌症疼痛的评估方法、护理措施及临床疗效。结果: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癌症晚期患者通常伴有疼痛,应指导患者持续性给药进行止痛,同时鼓励癌症晚期患者接受化疗,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漆辉雄  杜珂 《重庆医学》2013,42(9):1048-1050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该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患者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28d为1疗程,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单用吗啡片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癌症疼痛控制总有效率达81.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6.2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它能明显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疼痛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6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3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在此基础之上予以早期疼痛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疼痛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可有效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适反应如疼痛、失眠、焦虑、抑郁等较对照组少,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龙苏兰  杨芳  吴欢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703-4705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例晚期癌症患者和对照组的50例良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了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出有关护理对策,并认真实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绝望、敌意、恐惧和饮食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极显著(P<0.01),对此46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有40例患者心情改善明显,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6例因过度恐惧和悲观,效果不明显。结论:正确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是达到控制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52-155
目的分析鞘内吗啡注射系统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鞘内吗啡注射系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护理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吗啡输注有助于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通过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依从性,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其口服止痛药物;观察组在使用止痛药物的基础上采取家庭支持疗法,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家庭支持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使家属参与到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当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孙波 《大家健康》2017,(12):256-257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接受护理的100例肿瘤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2.00%,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的方法,在肿瘤晚期患者的护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癌症晚期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改善明显,两组止痛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疼痛,促使患者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心理、疼痛和生命质量影响。方法:2016年7月-2017年12月,选择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96例晚期肝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况评分、疼痛情况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和疼痛情况,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吕俊蓓 《大家健康》2016,(6):248-24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术后骨折留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两组患者的疼痛度与满意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77.5%,P<0.05)。对照组术后护理质量满意度(87.5%)显著低于观察组(97.5%,P <0.05)。结论: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管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进行手术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疼痛护理管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 根据WTO对疼痛的分级,对照组患者能忍受的疼痛人数比例为:32%,而经过相关疼痛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能忍受的疼痛人数比例高达90%.结论 有效的术后疼痛的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措施对减轻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癌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中度和轻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88%、17.65%和13.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2%、36.76%和29.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4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生存质量、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癌症晚期患者疼痛,改善情绪状态,提升生存质量、舒适度,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晚期癌性疼痛,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疼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1年2月一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5.0%,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20.7±7.8)分、(22.5±5.9)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缓解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能改善其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