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误诊为血管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资料 男,32岁.主因持续搏动性头痛1个月,加重伴肢体抽搐、意识丧失1 d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持续搏动性头痛就诊我院,门诊考虑"血管性头痛",予布洛芬缓释片对症治疗,症状有所好转.1 d前患者头痛加重并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发热、盗汗、尿少,无肢体活动障碍,急诊入院.入院后立即予脱水、镇静等处理,抽搐缓解,意识转清.家属诉发病前无感冒病史.查体:体温37.4 ℃,脉搏110/min,呼吸 24/min,血压149/90 mmHg.面色苍白,眼睑、颜面无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2.
对头孢哌酮致双硫仑反应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行冠脉造影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9岁。因饮酒时突发心前区疼痛、头痛、恶心伴呕吐就诊,既往冠心病、前壁心肌梗死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少量饮酒史30a余。急诊查心电图示;STV1-4弓背向上抬高,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扩冠、抗凝等治疗,并急诊冠脉造影,未见异常。术中患者血压低至50/20mmHg,予多巴胺治疗后送入病房,心前区疼痛持续2h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 岁.主诉:反复胸骨后疼痛10 余天.现病史:患者 10 余天前吃鱼后自觉胸骨后疼痛,进食时明显,无胸闷、气促,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腹泻、便秘,无头晕、头痛,无端坐呼吸、大汗淋漓.至当地诊所考虑胃痛,予胃药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进一步至当地中医院就诊,查 CT 示食管异物,...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男,37岁.主因发热、头痛、呕吐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40 d前因鼻窦炎在当地医院行微波治疗,术后出现前额胀痛,发热,体温高达38.9℃.头痛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频繁喷射性呕吐,当地医院行左全组鼻窦开放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例1】男,35岁。因摔伤头部1小时入院。查体:意识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正常,颈部抵抗感( )。行头颅CT扫描示鞍上池及右外侧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予止血、甘露醇脱水治疗,患者头痛无明显改善,住院第9天突感头痛加剧伴剧烈恶心、呕吐。查体见右侧瞳孔较前扩大,对光反射不明显,眼球活动受限,上睑下垂。复查头颅CT见右侧裂区出血较前增厚;予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检查示右后交通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术后痊愈出院。追问病史,患者骑摩托车时突感头痛、恶心,后摔倒,且未伤及头部,故考虑为自发性SAH。…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合并脑膜瘤漏诊一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病例资料 男,42岁.因反复头痛2年、呕吐1年入院.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额部阵发性胀痛,在外院查血压200/120 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予降压药口服,血压控制欠佳.1年前开始出现呕吐,为非喷射性,在外院查肾功能异常,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规律血液透析(血透)治疗,血压和症状控制不佳,拟行腹膜透析治疗,转我院.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眼压的早期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早期眼压变化及术后恶心、呕吐、头痛、眼痛症状与眼压的关系.方法采用非接触性眼压计(NCT)对40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眼压监测,并记录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眼痛的情况.结果术后首次眼压升高发生于手术当天者占32.5%,术后第1天占37.5%,术后第2天占5%,第3天占2.5%;术后31例眼压升高患者中有11例无明显症状.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压升高多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恶心、呕吐、头痛、眼痛与眼压升高有关,无症状患者眼压仍然可能升高.术后早期监测眼压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高眼压,防止眼压过高造成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史云镝  王丽娟  牛玉莲 《新医学》2006,37(8):533-533
患者男,69岁.因呕吐1周于2005-01-10以"呕吐"待查入院.病人于入院前1周出现呕吐,无规律性,呕吐有时发生在进食过程中,有时在餐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有时在活动后,或在安静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时有恶心.有时无任何先兆,呕吐多呈喷射状.伴有发热(37.8~38.2℃)、头晕、头痛、乏力、尿量减少(24 h尿量不足600 mL),曾予抗炎、补液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9.
32岁。因反复头痛半个月,呕吐9天收住神经科。头颅CT检查示颅内多发性占位病变、转移瘤可能。经一般对症状治疗后在全麻下行右侧颅内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转移性绒毛膜癌。追问病史,2年前患有葡萄胎,考虑绒毛膜癌脑转移。术后7天,患者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痛,向左肩背部放射,大汗。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植入物过敏致囊袋内渗液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因植入物过敏致囊袋内渗液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文3例中2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例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术后2~14 d发现囊袋内有渗液,经综合分析病史、相关检查及治疗结果,排除感染因素,考虑为过敏所致,予异丙嗪治疗后渗液消失。结论部分患者可因植入物过敏致囊袋内渗液,使用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1岁.头痛、头昏伴视力模糊1周.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昏,伴有双眼视力模糊,偶有恶心,无呕吐.1月前曾有感冒发热及"中耳炎"病史.  相似文献   

12.
李龙巧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4):377-377,F0003
[病例] 女,25岁.因咽部异物感16 d到我院就诊.无咽干、咽痒、咽痛,无发热、头痛、乏力,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等.曾在当地医院行间接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按咽炎予抗感染、清热、解毒等治疗,效果不佳.在我院行电子喉镜检查示鼻咽部有一长约2.5 cm鱼刺样异物(图1见封3),取出后(图2见封3)咽部异物感消失.追问病史,16 d前吃鱼时有呛咳病史.术后予抗感染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8岁。因右耳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发热1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耳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体温39.2℃,当时在外院曾按“胆管炎”予抗炎治疗后缓解但仍有耳痛,并出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当时在外院检查胸片又以“肺结核”并予抗结核治疗后耳痛减轻,但仍呕吐,于2008年10月30日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减少其误诊率。方法对误诊为脑梗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以反应迟钝起病,误诊为脑梗死并予相应治疗,后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及呕吐等表现,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影像学等检查结果,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程中出现癫痫发作,予相应治疗后痊愈。结论临床接诊类似本例患者时需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发散诊断思维,以防止误诊误治。对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应早期予足量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3201医院收治的曾误诊的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分别因头痛、呕吐,头晕、癫痫反复发作,言语不能、左侧肢体障碍、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2级,头昏伴左眼视力下降及左侧肢体无力、肌力4级入院,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等均误诊为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误诊时间5~15 d。5例均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病,确诊后予相应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10~15 d出院。结论放射性脑病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常导致患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故接诊医生应全面了解放射性脑病相关知识,接诊类似本文患者时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并及时进行相关医技检查,尽早明确或筛除放射性脑病诊断,减少或避免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 男,65岁.因不规则发热、头痛16天入院.1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头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剧痛时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偶有干咳,发病后在当地卫生院以"重症感冒、伤寒"予利巴韦林、氯霉素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入院前4小时体温达40℃,头痛剧烈,伴恶心及非喷射状呕吐,急诊入院.既往有慢性鼻炎2年,每于发病时自行服用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甲硝唑可好转.查体:体温38.2℃,脉搏68/min, 呼吸20/min, 血压100/60 mmHg.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5岁。产后1个月,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就诊。查体:无异常体征。临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予抗炎治疗。治疗中患者仍诉头痛、恶心,15min后呕吐黄色水样物一次,随即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8.
我院收治1例青光眼术后剥脱性皮炎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46岁,2007年5月22日因"头痛伴双眼视物模糊4个月余"收入,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5月24日与5月29日行"双眼青光眼手术",术前30min均常规给予苯巴比妥0.1g肌注,术后安返病房,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因产后13天,头痛、呕吐2天,抽搐,昏迷2小时,于1999年4月1日急诊入院. 患者于13天前因患"妊娠中毒症”在医院治疗后足月顺产一男婴,产后血压恢复正常,产后次日喝鸡汤引起腹泻,每日4次,2天后好转,产后7天出院后因无奶水在农村服草药治疗又腹泻,每日4~5次,腹泻4天.2天前开始头痛、呕吐,头痛呈持续性,每日呕吐4~5次,于2小时前突然抽搐、昏迷,抽时四肢屈曲,伴小便失禁,速来急诊室,给予静推安定10m8,静滴甘露醇250ml,抽搐停止后入病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术后头痛的方法。方法 17例手术患者,采用加温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硬膜外注射预防术后头痛,加用托烷司琼静脉注射治疗术后头痛。结果 14例硬膜穿破患者,治疗后13例未发生术后头痛,仅1例出现恶心、呕吐、轻微头晕,经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后症状消失。3例未穿破硬膜者出现术后头痛,加用托烷司琼静脉注射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加温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硬膜外注射、加用托烷司琼静脉注射治疗术后头痛效果满意,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