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顺锡 《中国卫生产业》2012,(7):87+89-87,8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46例,进行抗反流治疗,采用便携式24h食管pH监测仪记录食管下段治疗前后PH值变化,观察pH值<4的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及总酸暴露时间指标,了解抗反流治疗的效果.结果 4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后的pH值<4的检出次数、反液持续时间>15min的检出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以及总pH<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反流治疗后4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抗反流治疗对此类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通气治疗后反流性咳嗽24h食管pH值监测及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COPD并呼吸衰竭经CPAP通气治疗后出现反流性咳嗽患者2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4h食管pH值监测组11例,PPI试验性治疗组16例.结果 24h食管pH值监测组诊断反流性咳嗽9例,阳性率81.82%(9/11);PPI试验性治疗组诊断反流性咳嗽14例,阳性率87.50%(14/16).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经CPAP通气治疗后出现反流性咳嗽,行PPI试验性治疗的诊断准确率高,抗反流治疗疗效好,方法 简单,易操作,较好地适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危重患者,比24h食管pH值监测更有临床应用价值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以及雷贝拉唑对慢性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对24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其中124例患者诊断为GERD,观察咳嗽症状与GERD的关系,并将124例患者通过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试验组给予雷贝拉唑进行为期8周的抗反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疗程的多潘立酮片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各项食管反流指标如酸暴露频率、反流时间≥5 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酸性反流指数等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咳嗽症状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96.8%(60/62).对照组为71.0%(4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D与慢性咳嗽关系密切,是病因不明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24 h食管pH值监测对于明确慢性咳嗽的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雷贝拉唑抗酸治疗对改善咳嗽症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方法:40例初诊为烧心、反流的患者,分别予以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结果:食管pH值监测灵敏度0.9722,特异度1,Youden指数0.9722;GerdQ灵敏度0.7778,特异度0.25,Youden指数0.0278;胃镜检查灵敏度0.833,特异度0.75,Youden指数0.583。24h食管pH值监测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有显著差异(P0.05);24h食管pH值监测较有胃镜检查显著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  相似文献   

5.
朱景国 《现代保健》2009,(34):98-9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及胃食管反流所致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门诊慢性咳嗽患者经胸片、胃镜、食管镜、24h食管pH检测等确诊的2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采取相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对23例患者予以抗反流治疗,19例病情稳定,未见复发,4例因停药过早导致病情复发,再次用药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未发现有何药物反应。结论胃食管反流与慢性咳嗽密切相关,是原因不明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4h食管pH值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CTD-svnectics公司便携式动态pH监测仪,对52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进行24h食管pH监测。采用Johson和DeMeester6种参数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以反映病人的反流程度。结果监测病例组6种参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eMeester评分〉14.72.总阳性率为57.7%;以pH〈4的反流次数诊断阳性率最高(57.7%),卧位pH〈4的总时间诊断阳性率最低(15.4%)。结论24h食管pH监测给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对胃食管反流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下列多选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咳嗽主要依靠排他性诊断的是:A.咳嗽变异型哮喘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C.鼻后滴流综合征D.心理性咳嗽2.下列慢性咳嗽的处理原则中,错误的是:A.正确的诊断与病情分析是处理慢性咳嗽的基础B.慢性咳嗽的治疗措施要依人、依病而立C.无论病因明确与否都要先应用强力、有效的止咳药D.病因明确的疾病先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3.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的时间为:A.>8周B.3~8周C.<3周D.>1年4.下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标准,错误的是:A.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B.24h食管pH值监测Deneester积分<12.70分C.抗反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9年3月—2012年3月入院的14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内镜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对145例患者进行诊断,采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给予治疗。结果依据食管内镜检查结果,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有效率为93.79%;依据24h食管内pH监测结果,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有效率为95.86%。结论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内镜检查,以24 h食管pH监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显示,1...  相似文献   

10.
现已证明胃食管反流(GER)可以导致或加重支气管哮喘,而气管阻塞和一些治疗哮喘的药物又有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哮喘患者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率为34%~82%,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5%~8%。2004—2008年我们对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存在胃食管反流相关性的哮喘患者在抗炎、平喘治疗基础上加用莫沙比利、雷贝拉唑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联合治疗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对62例患儿在联合用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24 h食管pH监测值、电子胃镜检查及内镜下粘膜活检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每2周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及消失,24 h食道pH监测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后的电子胃镜检查及活检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评价,发现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表现逐渐好转或消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依据反流相关症状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治疗、24h食管pH监测、多通道腔内阻抗(MII)联合pH监测等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而做出诊断。但目前尚无国际统一的诊断金标准,对GERD的诊断莫衷一是。随着对GERD病理生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GERD的临床诊断方法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就GERD相关诊断方法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重点介绍问卷调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PPI诊断性治疗、24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食管胆汁反流测定、食管MIT联合pH监测、X线和放射性核素检查等的优缺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诊断和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我国于2005年制定的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对146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结果 14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131例,确诊率89.7%.其中鼻后滴漏综合征35例(24.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7例(18.5%),咳嗽变异型哮喘21例(14.4%),变应性咳嗽13例(8.9%),感染后咳嗽11例(7.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9例(6.2%),慢性支气管炎10例(6.8%),肺结核3例(2.1%),肺癌2例(1.4%),病因未明15例(10.2%).131例确诊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120例(91.6%)咳嗽得到临床控制,11例(8.4%)咳嗽部分缓解.病因未明15例经对症治疗,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流程适合老年人慢性咳嗽病因诊断,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8例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抗反流治疗后8例痊愈,9例好转。并讨论了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GER)之间的关系、哮喘合并GER的诊断线索、诊断方法及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模式的认识以及诊断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耳鼻喉科被发现。本文对2006年1月~2006年7月间门诊50例以咽喉不适就诊并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模式的认识以及诊断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耳鼻喉科被发现。本文对2006年1月-2006年7月间门诊50例以咽喉不适就诊并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低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的最佳术式。方法40例贲门癌患者分2组(吻合器组和隧道式吻合组)进行消化道重建,食管腔内连续24h进行pH监测。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pH监测指标显示:24h总反流次数、〉5min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的总时间和DeMeester总评分结果均为吻合器组〉隧道式组(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食管胃隧道式吻合为贲门癌近端胃部分切除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术式,有利于减少术后反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方法及抑酸治疗试验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胃食管反流病 (GERD)诊断方法及质子泵抑制剂 (PPI)治疗试验的价值。方法 对 10 4例有烧心、反酸或反食 ,伴有或不伴有非心源性胸痛、咽下疼痛及平卧时呛咳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食管测压、2h食管腔内pH监测和 7d的安慰剂或兰索拉唑 (30mg ,每天 2次 )随机分组交叉对照治疗试验 ;以2 4h食管下段pH <4的总时间 >4 %或和 /反流总评分 >14分作为诊断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的标准 ;用PPI抑制治疗第 5、6、7共 3d的症状总评分与用药前 3d的症状总评分相比较 ,以症状总分下降 >75 %者为治疗试验阳性。结果  10 4例中内镜检出食管炎 18例 (17% ) ;烧心为主要症状者 83例 (80 % ) ;pH监测结果符合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 (GERD)者 87例 (84 % ) ;兰索拉唑治疗试验阳性者 85例 (82 % ) ,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显著相关 (P <0 0 1)。胃镜及食管测压对GERD的检出率低 ,由 2 4h食管pH监测诊为GERD者 87例中 ,治疗试验阳性者 82例 (敏感性94 % ) ,pH监测结果阴性者的另 17例中 ,治疗试验阴性 14例 (特异性 82 % ) ,兰索拉唑治疗试验对诊断GERD的准确性为 92 %。结论 对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 ,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试验用于辅助诊断GERD可先于食管测压及 2 4h食管腔内pH监测进行 ,它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4 h食管pH值监测在诊断上消化道疾病中(尤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1年4月~2004年5月进行食管pH值监测的103例临床患者,根据有无症状分为两组,无症状组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83例,其中反流性食管炎(RE)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30例,占36.1%,然后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DU)19例(22.9%)、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13例(15.6%)、单纯反流性食管炎(RE)11例(13.3%)及胃溃疡(GU)10例(12.0%).结果RE并十二指肠溃疡(DU)组在各项指标中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E多合并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尤其酸相关疾病)发生,罹患十二指肠溃疡(DU)可能是RE发生和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社区医师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认识,以减少对本病的失治、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2周后随访(失访6例),咳嗽消失者35例(62%)、咳嗽明显减轻者12例(21%)、无明显改善者9例(16%)。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经验性诊断治疗,方法较好,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