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是神经科、耳鼻喉科和精神科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非旋转性头晕或不稳超过3个月,不能用现有的临床证据解释它持续存在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它的命名是根据恐惧性位置性眩晕和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核心特征衍生出来的。本研究就其研究发展史、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均会有头晕体验。而广义头晕应该包括眩晕、头晕和头昏。眩晕是指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是指自身不稳感;头昏是指头脑不清晰感。相对头晕和头昏而言,眩晕的症状更重,眩晕多有明显的周围物体或自身旋转感,常伴有明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悸、大汗、便意,患者多不敢睁眼,此时患者多主动急症就医。而头晕多为头重脚轻、头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被纳入前庭疾病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ICVD)的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的诊断标准。PPPD虽然是一个新的医学术语,但该病的存在由来已久。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深入汇总、分析了近30年来恐惧性姿势性眩晕(Phobic Postural Vertigo,PPV)、空间运动不适(Space℃Motion Discomfort,SMD)、视觉性眩晕(Visual Vertigo,VV)和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PPD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头晕、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为PPPD的3个核心症状。PPPD患者常表现为这3个核心症状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并且在直立姿势、主动/被动运动、暴露于移动视觉刺激或复杂视觉环境中时症状出现加重。PPPD可能与影响平衡系统或引起眩晕、不稳及头晕的疾病所触发有关,包括周围或中枢前庭病变、其他内科疾病或心理疾病。临床上,PPPD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临床疾病共病。PPPD可能的亚型分类尚需进一步识别和验证。迄今为止,PPPD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新近研究表明,PPPD可能与躯体姿势控制、多感觉信息处理、威胁评估系统与空间定向系统皮质整合的功能异常相关。因此,PPPD被归类为慢性功能性前庭疾病,并不是结构性前庭疾病或精神心理性前庭疾病。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头晕患者的病因及中医证侯分型,对本院收治的306例急诊头晕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病例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主诉头晕、头昏沉或视物旋转、漂浮感、晃动感、走路不稳等,共计306例进入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生物作用障碍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和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等所导致的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与消瘦,相当多的病人在发病一段时间之后会相继出现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神经系统、眼、皮肤等病变,几乎全身各系统都可以发生并发症.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或(和)颅内有响声,但外界环境中不一定有相应的声源.糖尿病所致的耳鸣主要是指无外界相应声源的主观性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轻者为重听,重则全聋.糖尿病所致的耳聋主要是指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在听力图上表现为骨气导一致的听力下降.眩晕是平衡障碍的一种主观感觉,空间定位障碍的运动错觉及体位障碍的错觉,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旋转感、上下升降感、前后左右的摇晃感、不稳感、偏倒感、头晕、头昏等.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1]。我科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中老年人眩晕8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基本情况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门诊收治眩晕患者8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男女无明显差异,平均年龄62岁,其中45~49岁5例,50~59岁30例,60~69岁38例,70岁以上7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秋末、冬春季发病为多。诊断标准:有典型的眩晕症状,如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昏胀不适;可有反复发作史[2]。1.2临床特点表现为发作性眩晕,…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病例选择符合以下标准[1]:(1)年龄45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有动脉硬化或颈椎增生的证据;(2)旋转性头晕或有晃动感、摇船感,伴恶心  相似文献   

8.
药物避孕致脑梗塞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冬英 《临床医学》1996,16(1):50-51
脑梗塞是指脑动脉血栓形成、栓子、炎症、损伤等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而发生的坏死。脑梗塞多发生于年龄较大及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笔者发现2例40岁以下使用避孕药物妇女发生脑梗塞。 例1,女,38岁,住院号77862,因头晕、恶心、走路不稳3天就诊,于1995年8月9日入院。患者3天前晨起感头晕恶心,走路不稳,头晕为旋转性,病来神  相似文献   

9.
对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8岁。因间断性头晕、头痛10a,进行性肾功能减退6a入院。缘于200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呈走路不稳、视物旋转;时有头痛,呈搏动性钝痛,以双侧颞部为甚;发作间隔及持续时间不定,约数小时或数天不等。症状发作时伴乏  相似文献   

10.
赵占军 《新医学》2004,35(8):493
患者 ,男 ,16岁。以头晕、恶心、行走不稳 5日为主诉 ,于 2 0 0 3- 0 3- 2 1入院。于 5日前因受凉后发热 (体温不详 )、鼻塞、流涕、咽部不适 ,未治疗 ,继而感头晕 ,非旋转性 ,行走不稳 ,恶心 ,呕吐少量胃内容物 ,每日 1~ 2次 ,呕吐为非喷射性 ,门诊以“小脑炎”收入我科。既往患“癫”史 4年 ,应用苯妥英等治疗好转 ,近 7个月未发作。体格检查 :体温 35 8℃ ,脉搏 6 0次 /分 ,呼吸16次 /分 ,血压 12 0 / 8 8kPa。神志清 ,眼睑无浮肿 ,双侧瞳孔等大 ,对光反射灵敏 ,双侧眼球居中 ,有粗大水平眼震 ,无耳鸣 ,颈项强直 (+) ,双枕大神经压…  相似文献   

11.
眩晕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特点1.1定义·眩晕 (Vertigo)———是一种主观症状 ,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 ,表现为患者感外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及摇晃———常伴有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面、出汗、脉搏及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征候1.2分类·按眩晕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真性眩晕与假性眩晕———如旋转性感觉具有运动性感觉者可称为真性眩晕———无明确的旋转者称为假性眩晕按眩晕病变的部位分类 ,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及非前庭系统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 (真性眩晕 )———亦…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其特点为一侧头部的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或呕吐以及各种视觉异常.但小儿偏头痛与成人不同,头痛可表现一侧或双侧额部、颞部搏动性头痛,有视觉先兆较少,甚至很多患儿表现为头晕、头迷、眩晕或视觉障碍;少部分患儿在头痛后不久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据统计我国儿童偏头痛的发病率为2%-10%,高发年龄在7-14岁之间,女孩多于男孩.  相似文献   

13.
杜子春 《临床荟萃》2012,27(15):1345-1345
患者,男,48岁,因头晕4天,行走不稳2天于2012年3月27日入院.该患者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重脚轻感,恶心,周身乏力,2天前左上肢发沉,行走不稳.无发热,无头痛、呕吐,无视物旋转.既往有高血压史,否认糖尿病史,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史.  相似文献   

14.
吲哚美辛栓致共济失调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男,5 6岁。主因双下肢行走不稳伴头晕2天急诊入院。患者因肛裂到我院外科门诊就诊,中午按医嘱直肠用吲哚美辛栓5 0mg ,当日下午感头晕、视物旋转,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次日下肢无力加重,步态蹒跚,行走需他人搀扶,无头痛、耳鸣。单位卫生所测血压1 4 0 /1 0 0mmHg ,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突发头痛、头晕、行走不稳、言语含糊3天"于2012年6月19日入我院。缘于入院前3天观看球赛并饮酒过程中突发左侧顶枕部胀痛,头晕、视物旋转、站立、行走不稳,言语含糊,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费力、左侧肢体麻木感、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遂就诊当地医院,查颅脑CT示"延髓出血"(图1),遂转诊本院急救中心,予脱  相似文献   

16.
眩晕和头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眩晕是哪一种疾病引起的,有时比较困难。因引起眩晕发作的疾病很多,有中枢性疾病,也有内耳前庭器官疾病等。眩晕与头脑不清、昏昏沉沉是有区别的。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患者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摆动、上升、倾斜、天翻地覆感觉。眩晕发作时伴随着相应症状;如站立不稳,  相似文献   

17.
眩晕是病人所感到的自体或外物发生运动的幻觉,大多为旋转性运动,来自双侧内耳前庭器官的感觉冲动,在静止时保持平衡,当前庭器官,传导通路或与其他感觉的联系间发生障碍时,而产生前庭功能变化,表现为主观的眩晕和客观的眼球震颤与站立不稳。而上消化道出血以眩晕为主诉则比较少见,现将上消化道出血误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4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眩晕是一种幻觉的运动,是身体与空间关系的知觉错乱,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转动。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因"头晕2周,于2010年6月23日入院.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主要在头颈部活动时明显.曾有过一次头部后仰时出现头晕加重伴有恶心、呕吐.但无明显视物旋转,耳鸣.行走时偶有瞬间不稳感,未曾跌倒过.发病来,无明显肢体无力、麻木情况.无明显头痛、意识障碍,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自认为与其症状与颈椎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疾病与眩晕     
眩晕是临床多科常见的主诉症状之一。因此,正确认识眩晕与疾病的关系,对于鉴别疾病是很重要的。1.何谓眩晕:真眩晕和头晕常混同,眩晕是患者能明确叙述的运动感,如旋转感、浮动感、摇摆感。头晕往往是患者说不清的一种自身感,如头晕眼花、头重脚轻、迷糊昏倒、方位不清。眩晕实质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因平衡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