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人性化药学服务,我院准备实行柜台调剂模式,笔者就该模式进行多方面的探讨。方法设计柜台调剂模式的布局,规范操作流程,分析新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柜台调剂模式增进了药师与病患的交流,提升了药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预防了医疗差错的发生。结论药房工作模式的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药学人员专业发展和价值认同的体现,新模式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2.
医院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窗口。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门诊药房传统窗口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我院为适应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实施各种便民服务措施实行开放柜台式服务,与病人面对面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咨询和药品装袋服务。提供了药师与病人直接交流的条件和机会,融洽了同病人的关系,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也实现了门诊药师职能的多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药房调剂模式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药房调剂模式也称为柜台型调剂模式,是药学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上一个大的改观,是药学作为临床专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本院于2004年开始尝试门诊药房敞开式柜台型调剂模式,经过不断的摸索和一系列设施的完善,如信息化管理设施的完善,改变以往药房是排队拥挤的中心点,撒气吵架的集中点,服务滞后的突出点的落后现象,成为了医疗发展的支柱,优质服务的模板,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 1998 - 0 9我市召开了争创放心药房的活动 ,推动了药品经营、使用等窗口单位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我院率先将门诊药房组进行了全方位改建 ,建立了面对面处方配发模式 ,以彻底改变传统封闭窗口发药模式 ,并在场地结构及装备上作出相应改革。场地结构改革包括 :窗口从封闭式转为全透明的敞开式 ,药柜从敞开的固定式转为封闭的展橱式 ,以适应开放式配方需要 ,核对发药人员走出调剂室站在敞开式的柜台外 ,与患者面对面地对话及用药解释。这种顺应世界药学发展趋势的敞开站立式发药服务 ,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 ,也实现了门诊药师职能的多…  相似文献   

5.
口服药发放模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药师、护士及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临床发错药的原因.药房的调剂模式为有人调剂,无人核对,100%药房受访人员在工作中有发错药的情况,药房调剂错误率为5%.80.3%的护士在核对药物时只是核对药物数量,无法凭药物的外形确认药品,62%发药错误为药房发错药物护士没有核对出来造成.本文分析现有发药模式错误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更好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药师、护士及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临床发错药的原因.药房的调剂模式为有人调剂,无人核对,100%药房受访人员在工作中有发错药的情况,药房调剂错误率为5%.80.3%的护士在核对药物时只是核对药物数量,无法凭药物的外形确认药品,62%发药错误为药房发错药物护士没有核对出来造成.本文分析现有发药模式错误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更好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医院药房发生差错事故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和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值得每位药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笔者就药房差错原因和防范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的药品和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是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群众药物治疗和药物保健水平的关键。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院提出了高质量、人性化服务的新要求,在医疗服务工作中,以极大的方便患者为目标,在药房服务工作中,在全市率先推出药房窗口设置屏幕显示装置,指导病人取药,增设航空坐椅,变站立等候为坐立取药,药房发药柜台式,实现药学服务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使药师知识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本文结合我院零距离药学服务工作情况,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零距离药学服务工作作一简单探讨,使广大药师在药学服务工作中,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病人面前,让患者满意,从而推进医院整体工作上台阶。  相似文献   

9.
有关用药咨询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药师的职能仅以调剂、分发、保管等工作为主,随着全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已经成为许多医院的共识,这就要求医院药房建立相应的药学服务模式。门诊药房作为与社会交流的窗口,面对层次不一的患者,必须转变观念,由“面向药品”转变为“面向患者”,以适应现代医院药学的要求。如:设立“用药咨询”窗口,专门解答患者的用药咨询问题,宣传用药知识,直接服务于药物使用着,更好地保证其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从2015年9月~2016年2月发生差错的91份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计调查处方8 657份,其中出现差错91份,差错率为1.05%。差错原因为药师原因的60份,占65.93%,医生原因的20份,占21.98%,为患者原因的9份,占9.89%,其他原因2份,占2.20%。结论:药师原因是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药房管理,规范处方调剂程序,以减少差错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药房改革确立新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药房引进新的服务理念,药师重新调整工作模式,建立门诊综合药品超市。结论有利于平抑药价,化解医患矛盾,普及药学知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地处皖西南,近年来门诊量达120万人次以上。目前医院药房采用的是手工调剂发药方式,存在着药师工作强度大且易出差错,病人取药排队时间长及用药咨询时间短等问题,影响了药学服务质量。在药品管理方面,药房对现有的药品数量、补充频度及有效期难以做到实时监控,每月盘存费时费力。为提高药房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大药房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引进药房的自动化发药系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从2015年9月~2016年2月发生差错的处方91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计调查处方8657份,其中出现差错91份,差错率为1.05%。差错原因为药师原因的60份,占65.93%,医生原因的20份,占21.98%,为患者原因的9份,占9.89%,其他原因2份,占2.20%。结论:药师原因是导致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药房管理,规范处方调剂程序,以减少差错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与发展。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及合理用药知识不断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全面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减少或杜绝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值得我们药学工作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笔者针对有关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的类型、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参考。1药房调剂差错的类型及原因1.1医师处方错误医师不熟悉药物的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等,以至在书写处方时出现错误而药师就按照错误处方进行药品调配,导致差错事故。如医师为一名8岁儿童开了一盒诺氟沙星[1],而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有损害,16岁以下的儿童禁用,从而造成了差错事故的发生。1.2药师配错药品1.2.1视觉造成差错有些药品名称相似如消心痛、消炎痛;地巴唑、他巴唑等。如果药师大意,就容易出现差错。1.2.2摆放位置改变造成差错一般情况下,药品摆放都有固定的位置,但若突然换位置,调剂者粗心仍按原来位置取药而造成差错。1.3药品质量出现问题造成差错一些药品因保管不当出现变质如...  相似文献   

15.
1目前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现状受我国特有历史文化与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总是习惯把药师与调剂、制剂,分发与储存保管药品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工作场所也不外乎药店、药房、制剂室和药库等地。药师的历史定位不仅影响了医师与病人接受“药师直接参与疾病治疗和监护”这一新观念,也使药师自己产生畏惧和不自信,不愿意主动接触临床。药师的工作只能听从临床医生的安排,医院药房和药师都处于医院治疗工作的从属地位。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为病人服务的重要窗口,门诊药房药师不但担负着门诊病人处方的调配发放任务,而且担负着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同时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良反应药学服务的任务。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能否及时得到药物治疗和医院的声誉。为了做好门诊药房的调配工作,为患者提供全程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我们转变服务理念,采取了相应  相似文献   

17.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为病人服务的,是医院药剂科业务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药品管理法规,保证药品质量,维护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窗口。门诊药房药师不但担负着门诊病人处方的调配发放任务,而且担负着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同时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良反应药学服务的任务。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能否及时得到药物治疗和医院的声誉。所以做好门诊药房的调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方法根据PDCA循环,利用品管圈(QCC)十大步骤开展活动,结合多种统计学方法,比较改善前后每周平均调剂内差件数。结果调剂内差件数从改善前的88.75件/周下降为改善后的42.00件/周,下降率52.70%,目标达标率109.70%;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成就感等明显提升。结论开展QCC活动,降低了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药房药师的药学服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房药师如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药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病人为中心,与医师及时沟通,努力扎实学好业务理论知识,为病人做好用药指导。结果保证了临床合理、规范用药。结论药房药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门诊药房实行发药核对制,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但因门诊药房药房工作量大、药剂人员少及调剂室客观条件差等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地县级医院中真正在做的却很少。我院门诊药房按左右窗收方调配、中间窗发药的三个窗口为一组、收方窗和发药窗分开的模式实行双核对制,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