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治疗与早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宁  许迅  朱剑锋  姚莉莉  蒋筠 《眼科》2008,17(1):56-58
目的 观察首次进行单纯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厚度的改变情况.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34例单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34例糖尿病患者首次进行重组人胰岛素控制血糖,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糖在正常范围时的黄斑区图像改变.主要指标 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 68眼在进行胰岛素治疗前、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平均为(195.07±27.75)μm、(198.5±27.72)μm(t=1.9960,P=0.1569).胰岛素治疗后25眼黄斑中心凹厚度有所增加.结论 单纯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个月内无明显疗效;临床上仍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联合药物、激光等治疗方法.(职科,2008,17:56-58)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初次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评价.方法 前瞻性病例研究.对40例初次进行胰岛索强化治疗的合并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HRTⅡ和OCT检查胰岛素强化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和6月的黄斑区水肿指数e值和视网膜厚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黄斑区一环、二环和三环胰岛素强化治疗后1月、3月、6月的e值与强化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一环胰岛素强化治疗后1月、3月、6月OCT所测的视网膜厚度值分别与强化治疗前视网膜厚度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环强化治疗后1月OCT所测的视网膜厚度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9),治疗后3月、6月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环胰岛素强化治疗后1月、3月OCT所测的视网膜厚度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 =0.010、0.000,),治疗后6月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合并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性患者的黄斑厚度改变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06/2018-01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15例830眼。根据不同降糖用药、眼底造影检查结果、胰岛素用量分别进行分组,收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等指标。分析不同用药和不同视网膜病变组间患者空腹血糖、HbA1c、空腹C肽的变化以及胰岛素用量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关系。

结果:不同用药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不同,不同视网膜病变组间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不同(P<0.05),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胰岛素用量切点值为37.5U/d。胰岛素用量>37.5U/d组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较多,且胰岛素用量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不同降糖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不同,使用胰岛素治疗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DM)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DM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本研究.患者均合并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6±9)岁.利用二代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对所有患者眼底黄斑水肿指数(MED)和视盘结构参数进行检测.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MED值以及视杯面积(CA)、盘沿面积(RA)、视杯容积(CV)、盘沿容积(RV)、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T)、视盘轮廓线高度变化(HVC)、视杯/视盘面积比值(C/DAR)等7个视盘结构参数.采用重复分析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两两比较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1、3、6个月,黄斑第1、2环MED值与治疗前ME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9、2.261、2.306,t=2.293、2.147、2.038; P<0.05);第3环MED值与治疗前ME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9,1.145,1.280; P>0.05) ;CA、RA、CV、RV、mRNFLT、C/DAR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HVC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37);而治疗后3、6个月HVC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5,-0.527;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6个月内,DM患者MED较治疗前下降,视盘结构参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观察532nm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根据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选择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51例97眼,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二组患者均采用黄斑区改良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组光凝后同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二组患者3mo后行视力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治疗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视力提高与黄斑水肿消退总有效率分别为54%与69%;观察组视力提高与黄斑水肿消退总有效率分别为82%与90%。经统计学处理,应用卡方检验,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及黄斑水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532nm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黄斑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特征与分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琦  徐锦堂  李莉  崔浩 《眼科研究》2002,20(3):259-260
目的 分析糖尿病黄斑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探讨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84例(65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为5型,并观察糖尿病黄斑病变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以及在糖尿病黄斑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在DR的各不同时期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黄斑病变,651只DR眼中有389眼发生黄斑病变,占59.8%;黄斑病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一般的DR时相元相关规律性,DR和糖尿病黄斑病变的发展不完全同步。结论 糖尿病黄斑病变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和分型,其结果敏感而可靠,分型与治疗及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浓度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54例正常对照,采取外周静脉血后用比色法测量血清唾液酸浓度.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方法判断黄斑区水肿程度.结果:糖尿病患者65例中黄斑水肿22例,无黄斑水肿43例,其中1级水肿10例,2级水肿5例,3级水肿7例.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浓度为96.56±14.29mmol/L,对照组的血清唾液酸浓度为42.44±17.68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糖尿病患者组,无黄斑水肿的患者血清唾液酸浓度为86.53±13.39mmol/L,有黄斑水肿的患者中血清唾液酸浓度为110.09±18.81 mmol/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唾液酸浓度与黄斑水肿严重程度有显著正相关(r=0.62,P<O.05).结论:血清唾液酸浓度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黄斑水肿时明显升高,并且血清唾液酸浓度越高,黄斑水肿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房水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CP-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联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术后出现黄斑水肿的39例列为观察组,未出现黄斑水肿的4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视网膜厚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房水中细胞因子( TGF-β2、FGF及MCP-1)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TGF-β2、FGF及MCP-1与视网膜厚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黄斑区全层视网膜各部位厚度中中心凹、鼻内侧、颞内侧及平均厚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对象TGF-β2、FGF及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房水中TGF-β2、FGF及MCP-1与视网膜平均厚度值呈正相关。结论房水中TGF-β2、FGF及MCP-1与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关系紧密,可作为评价其相关的特异性指标,为临床上预防及减轻黄斑水肿的发生提供有关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联合白内障术对糖尿病黄斑水肿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改善分析。方法:选取2014-01/2015-07期间来我院就医并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合并白内障的患者60例7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36眼,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术前行激光光凝的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白内障术后行激光光凝的联合治疗,手术2 mo后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 FFA)等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mo对患者行视力检查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视力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视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眼部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mo对患者眼部黄斑厚度检查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眼部黄斑厚度均下降,与治疗前黄斑厚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部黄斑厚度下降程度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白内障术前进行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合并白内障的视力及黄斑厚度改善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晓元  陈婷妍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287-2288
目的:分析影响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0例80眼经532激光局部/格栅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有3个危险因素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激光治疗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血脂及DME分型。结论:糖尿病黄斑水肿激光治疗预后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血脂及DME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