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对比3D腹腔镜和2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临床疗效,总结LRP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4月于该科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34例,观察组11例行3D LRP,对照组23例行2D LRP。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术后1个月控尿率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术后1个月控尿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3.52±30.47)min,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50.0%,术后出现4例尿失禁(36.4%),1例尿漏(9.1%),无切缘阳性和尿道狭窄,术后1个月控尿率为72.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64.73±28.65)min,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38.9%,术后出现13例尿失禁(56.5%),4例尿漏(17.4%),1例尿道狭窄(4.3%),2例切缘阳性(8.7%),术后1个月控尿率为60.9%。结论 LRP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3D LRP和2D LRP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新型的3D腹腔镜系统在立体空间感和精细化操作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们在遵循肿瘤外科切除的基本原则下选择内侧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6例,观察其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5 ±4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5±45)ml,平均辅助切口长度为(6±1) 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8)个,术后平均肠道排气时间为(45±11)h,平均住院时间为(10±3)d,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为(62±12)h,平均切除标本长度为(17.5±8.5)cm;中转开腹1例(2.2%),术后镇痛20例(43.5%),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4.3%).结论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可在遵循肿瘤外科切除的基本原则下安全进行,中转开腹率低,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8例确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手辅助组(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51例、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4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辅助组的切口长度[(6.82±0.87)cm]长于腹腔镜组[(5.83±0.95)cm](P<0.05),手辅助组的手术时间[(172.5±18.4)min]显著的短于腹腔镜组[(185.6±19.9)min](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辅助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17.3±4.2)枚]显著多于腹腔镜组[(14.5±3.6)枚](P<0.05),手辅助组与腹腔镜组的近端切缘距肿瘤长度、远端切缘距肿瘤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辅助组的手术并发症率(5.88%)显著低于腹腔镜组的(19.15%)(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手辅助腹腔镜治疗胃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难度低、并发症率更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并择期行根治术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38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各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外周血Ig G、Ig M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外周血Ig G、Ig 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免疫功能影响小等特点,其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许正文 《华西医学》2009,(5):1135-1136
目的:分析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7.4~2003.7年间的右半结肠癌175例分别采用D3和D2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结果:采用D3术式较D2术式其预后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D3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标准的根治方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291-529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以前收治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开腹D2根治术治疗,将2015年后收治的5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7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腹腔镜组,163例开腹手术患者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肿瘤根治程度等。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6.3±13.9)枚,开腹组清扫淋巴结(26.8±10.2)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684)。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小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3年生存率为92.00%,与开腹组92.6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P=0.262)。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创伤小等优点,同时能够达到与开腹组相近的淋巴结清扫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4808-4810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我院100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止痛次数、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肿瘤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远端胃癌,具有恢复快,出血少,创伤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经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肿瘤行腹腔镜手术者43例,其中采用3D腹腔镜手术21例,采用2D腹腔镜手术22例,均由泌尿外科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相关指标值。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3D腹腔镜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2D腹腔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3D腹腔镜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2D腹腔镜(P均0.05)。随访0.5~3年,未见一例复发及死亡。结论与2D腹腔镜技术比较,3D腹腔镜技术易于掌握,立体感与纵深感较强,手术难度低,手术时间短,不增加住院费用,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吴磊  王建  陈龙  王琛 《中国内镜杂志》2021,27(12):61-6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肝转移瘤应用于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可切除胃癌肝转移需行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 < 0.05),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降低(P < 0.05),观察组血清AFP、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 < 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41.94%(P < 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胃癌肝转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接受手术治疗80例无浆膜层侵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确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无瘤生存率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浆膜层侵犯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切口相对美观、恢复快等优势,在淋巴结清扫上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某院普外科收治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D2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等一般情况,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用时长于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能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瞻性对比3D与2D腹腔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连续收集的需行复杂性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利用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D腹腔镜组和2D腹腔镜组,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远期随访情况。结果依据入组条件,共计入组患者96例,3D组48例,2D组48例。①手术情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二次手术患者;3D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D组[(132.2±76.4)vs(156.5±89.3)min,P=0.000;(35.6±35.4)vs(55.9±44.1)ml,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中转开腹率(6.3%vs 10.4%,P=0.203)和并发症发生率(20.8%vs 25.0%,P=0.445)无明显差别;3D与2D组的术后排气时间[(48.7±13.2) vs (49.6±14.1)h,P=0.692]、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5±1.1)vs (3.6±1.3)d,P=0.394]和住院时间[(5.1±1.5) vs (5.2±1.7)d,P=0.3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远期随访: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3D组6例出现消化不良,4例出现右上腹不适,2例出现残余胆囊结石;2D组4例出现消化不良,5例出现右上腹不适,1例出现残余胆囊结石。结论 3D腹腔镜依靠其高清的视野和良好的纵深感,在复杂胆囊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并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晓东  吴康  杨松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1953-1955,1964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凝血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白河县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采用常规开腹全胃D2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27例采用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凝血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且切口长度更短(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量以及输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且未增加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损害,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该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常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两组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统计术后复发率及随访2年生存率,采用胃癌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评定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随访2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ERAS理念治疗进展期胃癌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似,患者近期预后相近,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LADG)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依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101)和腹腔镜组(n=97),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间手术时间[(226.30±36.40)vs(220.50±29.90)min,t=1.23,P=0.221]、淋巴结清扫数目[(22.01±4.99)vs(20.69±4.53)个,t=1.95,P=0.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114.50±20.30)vs(168.30±40.04)ml,t=11.77,P=0.00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开腹组[(72.30±7.91)vs(84.05±9.04)h,t=9.72,P=0.000];住院天数低于开腹组[(8.89±1.57)vs(10.36±2.65)d,t=4.72,P=0.000];腹腔镜组、开腹组术后肿瘤近端切缘[(5.07±2.04)vs(4.85±1.98)cm,t=0.77,P=0.442],远端切缘[(4.33±1.90)vs(3.90±2.02)cm,t=1.54,P=0.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例(9.27%)和8例(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07);腹腔镜组术后7天Karnofsky评分(KPS)高于开腹组[(79.33±15.54)vs(73.49±13.37)分,t=2.84,P=0.005];术后30天两组患者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83±8.36)vs(89.57±7.98)分,t=1.09,P=0.279)。结论 LADG治疗进展期胃癌与开腹手术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其对患者创伤小,患者近期生存质量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尿控恢复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3D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比较两组术后尿控恢复及性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个月、3个月、4个月的尿控恢复效果均较术后1个月逐渐增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性功能均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行3D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尿控恢复及性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县级基层医院开展胃癌标准(D2)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近端胃癌8例,远端胃癌14例。结果2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D2)根治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20rain,平均出血量150ml,平均住院时间14d,平均住院费用13850元。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腹腔引流液较多,出院前均能拔管。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胃癌D2根治术是县级基层医院安全可行的术式,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14例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用时:全胃根治性切除术310分钟,平均280~340分钟;近端胃根治性大部切除术240分钟,平均200~310分钟;远端胃根治性大部切除术205分钟,平均190~280分钟。术中出血量:远、近端胃根治性切除术100~260ml,全胃根治性切除术120~300ml;术中均未输血。所有标本、病理检查切缘均阴性。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64.5小时;下床活动时间平均62.5小时;平均清扫淋巴结20.8枚;术后均未发生特殊并发症;随访2~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亦未发生吻合口漏、腹腔内出血、肺部感染、皮下气肿、穿刺孔种植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