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负压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碧娥  邓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90-1191
目的:探讨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采用负压原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至9月296例患儿采用返折输液管下段穿破皮肤后放开形成的负压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按常规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在提高穿刺成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地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负压原理穿刺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小儿静脉穿刺中采用负压原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0年6月随机抽取724例患儿采用返折输液管下段穿破皮肤后放开形成的负压进行小儿静脉穿刺与按常规法进行小儿静脉穿刺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在提高穿刺成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小儿静脉穿刺,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地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詹宏博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S):110-110
目的:探讨负压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门诊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可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门诊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可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液管内压力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00名0~1.5岁的患儿200例次的头皮静脉输液按照首日输液和次日输液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输液管内负压的方法进针输液。结果两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方面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返折输液管以头皮针头排出2~3滴液体后进针可以大大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心理压力,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陈淑萍 《当代医学》2011,17(23):120-121
目的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方法 将1000名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两种静脉穿刺法(负压静脉穿刺法及传统静脉穿刺法)对照观察.结果 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负压静脉穿刺法与传统静脉穿刺法相比,成功率由传统静脉穿刺法89.4%上升到负压穿刺法9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穿刺法能显著提高小...  相似文献   

7.
龚家荣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4):470-470
小儿留置套管针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尤其是在小儿急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小儿头皮静脉置管术已有报道,但是在小儿头皮置管困难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小儿四肢静脉穿刺成功率,笔者自2005年4月-2006年12月对140例小儿四肢静脉采取两种不同固定穿刺置管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穿刺术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0例门诊输液患儿由同1名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将患者根据单号、双号日分为对照组475例和观察组425例,对照组予传统穿刺法,观察组予负压穿刺法。比较2组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穿刺术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负压进针穿刺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负压进针法在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0例,采用输液管折叠,施以负压进针的方法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300例,采用常规方法行头皮静脉穿刺.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头皮静脉穿刺时,将输液管折叠,施以负压进针的方法,将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实验组采取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患儿疼痛的程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穿刺时疼痛评分为0分的分别j为:85.3%,6.7%,两组患儿对穿刺时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性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7%和76.7%,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负压穿刺改良术联合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缓解患几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效果明显,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进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到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得当比穿刺技巧更重要,为减少由于固定引起穿刺失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通过改进固定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我科对800例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宋海燕  姜文宇  包新华 《吉林医学》2012,33(19):4182-4183
目的:研究带负压装置头皮针在小儿困难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门诊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带负压装置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的方法。结果:试验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回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带负压装置的头皮针应用到小儿困难静脉穿刺中,有利于静脉穿刺,可改善回血。  相似文献   

13.
钭国英 《中华全科医学》2015,(3):482-483,486
目的探讨虹吸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需要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利用返折输液管放开后形成的负压原理即虹吸负压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比较2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94%(141/150)/78%(117/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9,P=0.001),观察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11±0.22)min/(5.09±0.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8%(147/150)/76%(11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4,P=0.000)。结论虹吸法可显著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缩短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所需的穿刺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地保护患儿血管,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两种持针方法 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质量.方法 将2004年1~12月500例门诊输液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50例.实验组持针方法 为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进针,对照组持针方法 为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进针.从一针穿刺成功率、复针率、液体渗出率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两种持针方法 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持针方法 不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进针角度、速度、固定方法 、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戴德珍 《当代医学》2008,(9):100-101
目的 探讨两种持针方法 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质量.方法 将2004年1~12月500例门诊输液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50例.实验组持针方法 为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进针,对照组持针方法 为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进针.从一针穿刺成功率、复针率、液体渗出率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两种持针方法 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持针方法 不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进针角度、速度、固定方法 、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郑珊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220-220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桌和凳在输液大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方法:将1200例门急诊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600例),采用环抱式输液位置行头皮静脉穿刺,试验组(600例)采用放于自制输液桌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观察两种不同位置进行穿刺的方法,对穿刺成功的影响。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赵叶萍 《中国医刊》2013,48(5):29-30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加强护理可提高成功率,改善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质圈活动对小儿头皮静脉滴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8例门诊输液的患儿,采取随机数字法,按就诊顺序将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实施品质圈活动,对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提高头皮静脉滴穿刺成功率的培训,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实施培训,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对小儿头皮静脉滴穿刺相关方法的了解程度、静脉滴穿刺成功率、改善前后家属满意度等并进行对比,并比较研究组护理人员改善前后的品质评分。结果:研究组对小儿头皮静脉滴穿刺相关方法的了解程度、静脉滴穿刺成功率、改善前后家属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人员改善后的品质评分高于改善前。结论:品质圈活动能明显提高门诊小儿家属对相关方法的了解程度,提高小儿头皮静脉滴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小儿颞浅静脉穿刺两种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操作,在头皮的浅静脉中,颞浅静脉也算是一条相对较直较粗的血管,但由于其解剖的生理特点,较易滑动不够充盈,因而其穿刺成功率往往比其它细小静脉穿刺成功低。为了提高颞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在2007年10月起笔者随机抽取200例患儿分两种方法(即常规穿刺法和改进穿刺法)进行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作比较。结果发现,改进穿刺法明显提高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蔡红霞 《大家健康》2013,(7):103-104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注射室收集的128例行头皮静脉穿刺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穿刺方法随机分为经改进后头皮静脉穿刺,辅助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头皮静脉穿刺的对照组,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经额前正中静脉部位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皮部位(P0.05)。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操作、患儿因素等是造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经额正中静脉粗直部位穿刺的同时,辅助实施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