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和改良根治术的比较,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后的疗效、美容效果和心理变化等问题。方法对68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本院手术和放化疗59例,外院手术本院放化疗的9例),并与同期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76例早期乳腺癌行对比研究。保乳治疗的全部病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8—62岁,平均年龄44.5岁。按全国乳腺癌协作组标准选择病例。保乳术后常规行全乳腺放疗和瘤床加量。改良根治术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47.6岁。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范围根据肿块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采用CAF方案化疗。ER/PR阳性的患者均给予口服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对68例保乳治疗和76例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变化、性生活和婚姻稳定情况也进行了通信或问讯调查。结果68例保乳治疗患者无局部复发病例,3例出现远处转移(1例为骨转移,1例为骨、肝、肺多发转移,1例为肺、肝转移)。美容效果良好者91.2%,一般者5.6%,差者2.9%。76例改良根治术病例无局部复发,4例出现远处转移(2例为骨转移,1例为脑转移,1例为多发脏器转移)。两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P=0.813)。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与改良根治术基本相同,美容效果和心理的恢复优于改良根治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其中保乳手术治疗56例(保乳手术组),改良根治术72例(改良根治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进行比较,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3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的随访结果,包括生存率、并发症率、腋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保乳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改良根治术组,保乳手术组的出血量少于改良根治术组,切口长度小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美容优良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腋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效果相当,然而保乳手术较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证实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重要性。方法:1994年12月~2001年12月本院共收治237例早期乳腺癌。其中83例做保乳手术。154例做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后全部患者接受放疗。放疗的范围根据肿块的大小、部位、腋淋巴结是否受累而定。胸壁切线剂量予8MV—X线5000cGy。肿瘤瘤床加电子线1500cGy。改良根治术后仅3例作放疗。结果:保乳组和改良组局部复发各1人。保乳组区域淋巴结复发1例。改良组无区域淋巴结复发,有肝转移、肺转移各1人。两组各死亡1人。保乳组五年生存率96.49%,改良组98.61%。保乳组双侧乳房外形基本一致,柔软,有弹性。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放射治疗,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似,并伴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放射损伤及美容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44例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和36例行保乳术后放疗。应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处方剂量50Gy,保乳治疗组对瘤床追加6~9MeV电子线16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改良根治组无局部复发41例(93%),无远处转移41例(93%),死亡1例;保乳治疗组无局部复发35例(97%),无远处转移35例(97%),无死亡。改良根治组中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32例,放射性肺炎12例,患侧上肢水肿10例;保乳治疗组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6例,放射性肺炎2例,患侧上肢水肿1例(P=0.01)。保乳治疗组放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美容效果达优良者分别为88.9%、91.6%和94.4%。[结论]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组疗效与改良根治组疗效基本相同,美容效果优于改良根治组,放疗损伤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及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1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56例患者行保乳手术,63例患者行标准根治手术,61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结果保乳手术组具有住院时间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与根治术组(标准根治术组+改良根治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患者的心理因子、躯体因子、精神因子和社会支持因子4个方面均显著高于标准根治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患者(P<0.05);保乳手术组、标准根治术组及改良根治术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及美容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近期疗效较满意,严格掌握相关手术指征、规范切除和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的治疗结果及存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保乳术后加放疗的乳腺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8%和87.1%,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3.8%,有1例死于复发并脑转移,另有1例股骨转移后生存.15例有良好美容效果,2例美容结果一般.[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及放射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强调规范诊治及良好的多学科协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临床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患者106例(保乳组),同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5例(对照组),术后早期予以全身化疗、全乳腺区放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中位随访53个月,保乳组中无局部复发者,对照组局部复发1例;保乳组和对照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4%(79/82)和95.58%(65/68),P=0.9571;90.24%(37/41)和90.47%(38/42),P=0.9870。远隔脏器转移率分别为5.7%和5.3%,P=0.9774。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乳房外形的优良率达96.2%。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留乳房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疗效与根治术相似,美容效果好,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近远期疗效及保乳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255例行改良根治术(改良手术组),45例行保乳手术(保乳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乳腺癌的一般手术情况及术后3年无病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病死率,统计术后3年患者生存质量,并评价保乳效果。结果将改良根治术组与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无病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少于改良根治术组,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中两侧乳房外观对称,乳头高度差2 cm患者占44.67%,两侧乳房基本对称,乳头高度差为2~3 cm患者占50%,乳房优良率为94.67%。结论对乳腺癌Ⅰ期、Ⅱ期患者行保乳手术,不仅能使患者取得与改良根治术同等的疗效,而且利于保留乳房外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8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并与同期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21例早期乳腺癌行对比研究。保乳治疗患者年龄31~61岁,中位年龄44.5岁。保乳术后行全乳腺放疗和瘤床加量,处方剂量50Gy/5周,瘤床追加6~9MeV电子线10~15Gy/7~10天。改良根治术患者年龄34~68岁,中位年龄47.6岁。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范围根据肿块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处方剂量50Gy/5周。两组均采用CAF或CMF方案化疗,ER或PR阳性的患者给予内分泌治疗。结果:108例保乳治疗患者中3例复发,5例出现远处转移(2例为骨转移,1例为骨、肝、肺多发转移,2例为肺转移)。术后6个月美容效果评估优、良者为91.7%,术后1年为92.6%。121例改良根治术患者中3例复发,7例出现远处转移(3例为骨转移,3例为肺转移,1例为多发脏器转移)。两组的近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的疗效不低于改良根治术,且美容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
早期乳腺癌手术术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以及我国开展保乳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6月1日-2000年6月1日74例早期乳腺癌的病历资料,其中传统根治术25例,改良根治术34例,保乳手术15例.结果 随诊5年,7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无局部复发病例,2例于4年后出现远处转移,余72例均获得无瘤生存,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提高以及对乳腺癌生物学认识上的飞跃,治疗的策略发生了巨变,外科手术切除范围趋向于缩小,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保留乳房的保守性手术在中国是可行的,也将是早期乳腺癌患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6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了保留乳房局部治疗和辅助全身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技术和治疗后美容效果进行了分析。62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术后1年美容效果评价良好57例,一般5例,美容效果满意率100%。分析结果表明,掌握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治疗的适应证,注意手术技巧,可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整形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常规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肿瘤转移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8.8%),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比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结论: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整形保乳术的乳房美容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临床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为普及临床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对122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保乳手术,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或乳房象限切除,所有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1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9个月,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保乳治疗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优、良者占90.16%(110/122).结论 临床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美容效果良好、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30例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瓣转移修复保乳手术后乳房缺损的乳腺癌病人,分析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情况,评价其乳房外形及触感。[结果]经过6~48个月随访,30例病人中,除2例出现远处转移,未发现局部复发者。乳房外形和触感的满意率分别为93%和90%。[结论]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瓣转移修复保乳手术后乳房缺损能保证局部低复发率.能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整形技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周围腺体组织瓣转位修复法或背阔肌肌皮瓣转位修复法行保乳术(观察组)和25例行传统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范围、切缘情况、RTOG美容等级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中21例行周围腺体组织瓣转位修复,4例行背阔肌皮瓣转位修复,切除乳腺体积为26~1105 cm3,中位体积343 cm3;对照组切除乳腺体积为15~504 cm3,中位体积262 cm3。术中冰冻病理示切缘阳性者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478)。观察组和对照组美容等级评定为优或良的分别为22例(88%)和20例(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1,P=0.737)。随访持续时间为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观察组中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多发骨转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达到切缘无瘤累及的基础上,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且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乳头横向偏移距离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乳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美容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的复发率与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2个月实验组患者乳头横向偏移距离评分、乳头纵向偏移距离评分、对称性评分、凹陷程度评分、瘢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保乳术相比,球拍形切口形成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相当,但可减少乳头横向偏移距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整形保乳技术和传统保乳技术的术后美容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实施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7例,其中应用乳腺腺体瓣转移等整复技术行保乳手术的3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传统保乳手术的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估为优良的患者分别为22例(73.33%)、16例(43.24%),评估为一般的分别为6例(20.00%)、14例(37.84%),评估为差的分别为2例(6.67%)、7例(1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2.513,P =0.012)。试验组13.33%(4/30)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皮瓣坏死并发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1例、皮下积液3例;对照组5.41%(2/37)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0,P =0.484)。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对照组发现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2例,试验组患者未发现术后复发及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0)。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肿瘤整形技术进行保乳手术治疗,肿瘤治疗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副作用和治疗后的美容效果。方法106例患者中,62例常规放疗(CR),46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疗范围根据肿块大小、部位、腋淋巴结是否受累而定。应用直线加速器6 MV X线照射,处方剂量50 Gy5周,瘤床追加6~9 MeV电子线10~15 Gy1.0~1.5周。结果CR组复发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2例;3DCRT组复发1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2例。两组放疗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组中11例发生了放射性肺炎,3DCRT组无放射性肺炎发生(P<0.01)。放疗后0.5、1.0年美容效果达优良者CR组分别占90%、93%,3DCRT分别占92%、94%(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3DCRT在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等方面与CR相似,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放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祁洁  田力平 《实用癌症杂志》2011,26(6):637-638,64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巧、术后综合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4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和生活质量较满意。结论早期乳腺癌可行保乳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综合治疗,疗效确切,且可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