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针灸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用缪刺法 ,对照组用常规患侧取穴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缪刺法为临床治疗面肌痉挛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进一步研究缪刺法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丛剌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丛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丛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2%,两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0.提示:应用丛刺、浅刺配合缪刺的方法,完全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的络脉-经脉-脏腑这一系统的协调作用,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濡养筋脉、熄风止痉之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丛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丛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2%,两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应用丛刺、浅刺配合缪刺的方法,完全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的络脉一经脉一脏腑这一系统的协调作用,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濡养筋脉、熄风止痉之效。  相似文献   

4.
丛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丛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丛刺阿是穴配合缪刺法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2%,两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应用丛刺、浅刺配合缪刺的方法,完全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充分发挥的络脉—经脉—脏腑这一系统的协调作用,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濡养筋脉、熄风止痉之效。  相似文献   

5.
马宁 《河南中医》2016,(9):1637-1639
目的:观察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面肌痉挛患者66例,所有患者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行脑电图和头颅CT等检查排除癫痫及占位性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患侧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缪刺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9.7%,观察组有效率为87.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隔姜灸配合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优于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7.
多针浅刺与行气法治疗面肌痉挛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71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采用多针浅刺法和行气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赛立泰、苯妥英钠和八珍汤合止痉散等镇静安神中西药治疗。均10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针浅刺与行气法结合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较药物治疗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5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与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予巨刺法治疗,采取健侧针刺。对照组采取患侧针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针刺健侧)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患侧)(P0.05)。结论:巨刺治疗面肌痉挛有较好疗效,采取针刺健侧疗效优于患侧针刺,临床上慎采取患侧取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毫针火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毫针火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治愈率为53.33%,好转12例,好转率为40.00%,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7例,治愈率为23.33%,好转13例,好转率为43.33%,无效10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毫针火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刺法,因此毫针火针刺法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巨刺法透穴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效果,结合临床资料,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4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患侧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透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反应,面肌痉挛组织恢复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面肌痉挛病症有效缓和,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透穴治疗面肌痉挛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恢复面肌功能。  相似文献   

11.
Facial spasmis a common disease present especiallyinthe middle and agedfemale marked by paroxysmal ,invo-luntarytic which starts fromthe eyelid orbicular muscle like eyelid twitching at the beginning,and developswith other facial muscles involved graduall…  相似文献   

12.
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吕振香 《中国针灸》2006,26(7):475-476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9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药物组20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激光组190例,采用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总结疗效。结果:针刺激光组总有效率93.7%,治愈率64.7%,6个月复发率6.7%;药物组总有效率62.0%,治愈率32.0%,6个月复发率3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激光照射是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头皮针治疗面肌痉挛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3例,分别用不同的针灸方法治疗。结果头皮针组(治疗组)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头皮针为主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两组均10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 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眼针加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芍药甘草汤的疗效,其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体针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药结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巨刺法。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P<0.05)。结论巨刺法可提高常规针药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刺后溪穴治疗面肌抽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针刺后溪穴治疗面肌抽搐175例(治疗组),与穴位注射维生素B_(12)治疗45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8. 8%和 75. 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果表明:病程短,治愈率高,病程长,治愈率低。另外,经随访还发现:病程短,复发率低,病程长,复发率高。本治疗方法独特,损伤小,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润芬 《天津中医药》2018,35(7):503-505
[目的]探讨强刺激四关穴对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面部浅刺配合针刺四关穴,对照组四关穴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四关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87.5%,高于对照组的5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需治疗次数少,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不良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结论]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与常规治疗疗效相当,可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治疗组68例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63例除不行刺络拔罐治疗外,取穴、针刺方法及治疗周期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30次后总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治愈率70.6%,6个月复发率5.9%;对照组总有效率84.6%,治愈率47.7%,6个月复发率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刺络拔罐是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针刺(取阿是穴、百会、患侧翳风、健侧合谷、太冲,眼周抽搐为主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承泣,口周抽搐为主取患侧地仓、颊车、迎香、承浆),1寸毫针斜刺0.8~1寸,不施手法,留针20min,1次/d。治疗组35例面瘫汤(防风、羌活各15g,全蝎10g,桔梗15g,制白附子、僵蚕各10g,蜈蚣1条,地龙15g,络石藤、川芎各20g,鸡血藤15g,甘草1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口服;针灸治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艮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瓢P〈0.05)。[结论]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徐国栋 《光明中医》2016,(16):2361-2363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合巨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可提高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