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在肺功能改善中的价值。方法:挑选110例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万托林治疗,研究组给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改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肺活血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FEV1/FVC、FEV1%)、中医症状总积分及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VC、PEF、FEV1、FEV1/FVC、FEV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肺功能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能力积分及总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相关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参蛤散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加味参蛤散,1剂/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73%,对照组为86.84%。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呼气流速(PEF)、最大呼吸中期流量(MM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观察组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参蛤散能够较好地改善缓解期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健脾补肾法遣方用药治疗,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和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1.4%,高于对照组的71.4%,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组的FEV1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慢阻肺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翁幼娜 《新中医》2015,47(9):52-5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脾肺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加用补肺益阳化痰中药配合补肺膏治疗,观察2组的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FEV1/FVC、FEV1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FEV1/FVC、FEV1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肺益阳化痰中药配合补肺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强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肺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CAT评分)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6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CAT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CAT积分低于对照组,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FEV1、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EV1、FEV1%、FEV1/FVC%的差值自身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EV1、FEV1%、FEV1/FVC%)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型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生活质量(CAT评分)等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俊红  钟亮环 《新中医》2012,(8):117-118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督灸加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肺功能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积分方面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肺功能方面,治疗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数(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FEV1、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督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陈国伟 《新中医》2016,48(12):30-31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功能性呼吸困难分级(MMRC)评分、体重指数(BMI)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咳嗽、气短、食少、咯痰、腹胀等症状均有好转,各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I变化不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9.36%,对照组70.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肺肾气虚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检测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百分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分压(PaO_2),参照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FVC、FEV1及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a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干预可改善肺肾气虚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水平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7):839-84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清肺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及血气分析。方法:将120例我院中医内科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清肺化痰方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盐酸溴己新片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测定肺通气功能,主要观察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喘息的临床疗效。进行血气分析,包括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P(O2)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P(CO2)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P(O2)、P(CO2)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清肺化痰中药口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升高P(O2),降低P(CO2),改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习练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习练八段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锻炼3个月后的肺功能(FEV1、FVC、FEV1%、FEV1/FVC)、生活质量、6 min步行试验、急性发作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治疗组FEV1、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习练八段锦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补肺肾法结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补肺肾法结合肺康复训练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运动耐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6 MWD、m MR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FEV1、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OPD-QOL各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补肺肾法结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过中药标本兼治的作用控制疾病发展,结合肺康复训练提升患者机体耐受力,发挥呼吸肌的协同作用,可改善患者呼吸肌功能,实现增加肺泡通气量、恢复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自制参蛤散治疗稳定期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热敏灸及自制参蛤散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自制参蛤散治疗稳定期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FEV1%和SGRQ。结果:两组的FEV1%和SGRQ指标均有良性改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间的FEV1%和SGRQ指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高洁  郑爱红  许早荣 《河北中医》2010,32(10):1505-1508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逐瘀汤配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逐瘀汤口服。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6.67%,显效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0、70.00%,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咳嗽、喘息、舌下静脉迂曲、气短及颜面口唇紫绀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肺化痰逐瘀汤可明显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万诚  肖波 《新中医》2015,47(8):50-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用补肺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30天,比较2组生活质量与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37例完成研究,试验组38例完成研究。治疗30天后,2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及疾病影响评分、活动受限评分、呼吸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试验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试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BODE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FVC、FEV1、FEV1%等指标均有所提高,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ODE指数分别为(3.48±0.67)分和(2.62±0.48)分,实验组治疗前后的BODE指数分别为(3.52±0.62)分和(1.85±0.54)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实验组BODE指数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组治疗后的BODE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温阳益气,补肺益肾,调整经络之功效,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的途径使药物能够更好吸收,从而提高肺功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杏蒌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瘀肺证的疗效。方法将1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瘀肺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麻杏蒌石汤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呼吸困难(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评估患者功能状态。检测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显著降低,6MWD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比对照组低,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1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 second/vital capacity,FEV1/FV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PEFR、FEV1/FVC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IL-6、TNF-α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TNF-α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蒌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瘀肺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用固金膏行中药硬膏热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固金膏行中药硬膏热敷贴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Pa O2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硬膏热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缺氧状况,更好地促进炎症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