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神经鞘胚素(Artemin)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75例,采集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组织中c-myc、Artemin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c-myc、Artemi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c-myc与Artemin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2.67%与42.67%,P=0.014)。食管鳞癌组织中Artem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8.67%与44.00%,P=0.000)。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Artemin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与Artem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12)。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诱生型环氧化酶(COX-2)及p53在肺鳞癌病理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该表达与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81例肺鳞癌病理组织和12例正常肺黏膜组织中MCM-2、COX-2及p53表达,对81例术后的患者随访8—60个月,结果81例肺鳞癌中MCM2的表达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高f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MCM2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但是,COX-2表达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高,TNM分期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2);有淋巴结转移者p53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9);MCM2、COX-2和p53=者两两之间无相关性。单因素生存率分析提示MCM2高表达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COX-2和p53的表达与疾病的预后无关。多凶素Cox模型筛选出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和MCM2是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检测MCM2、COX-2及p53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肺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鳞状细胞癌EZH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程度高低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6~2006年本院
心胸外科食管鳞癌术后病人随访,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中鳞癌组织(102例)、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组织(30
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合随访资料,采
用生存分析研究蛋白表达高低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EZH2表达高于非癌组织,中低分化鳞癌组
织表达高于高分化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织表达高于无转移组织,临床TNM分期Ⅱ、Ⅲ期患者表达高于Ⅰ期患者,低于Ⅳ期患
者,高表达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EZH2促进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降低分化程度。
术后患者EZH2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探讨Rb2/p130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方法随机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1988—2001年存档的NSCLC100例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原位杂更方法检测Rb2/p130和Survivin在NSCIC组织中的表迭情况。③结果Survivinm RNA阳性表达率为76.0%。随TNM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迭率增高。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Rb2/p130mRNA阳性表达率为35.0%。随TNM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降低。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低。Rb2/p130 mRNA阳性表速与NSCLC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④结论 NSCLC组织中SurvivinmRNA高表迭:其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b2/p130mRNA低表达;其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 SCEC)手术切除患者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2(SRY related high-mobility-group box protein 2,SOX2)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CEC患者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同时检测癌周正常食管黏膜中SOX2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OX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SCE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18例SCEC患者中SOX2的阳性率为46.6%(55/118),其中高表达组27.1%(32/118),低表达组19.5%(23/118),SOX2的表达与局部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SOX2高表达组更多见于TNMⅢ~Ⅳ期、局部浸润纤维膜、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患者;SOX2低表达组更多见于肿瘤直径<2 cm和2~4 cm、局部浸润黏膜下层和肌层的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局部浸润深度、淋...  相似文献   

6.
食管鳞癌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RhoC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2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s=-2.115,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RhoC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组短,(P<0.001);(2)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OP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χ2=10.766,P<0.05)及淋巴结转移有关(rs=-2.289,P<0.05),而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P>0.05);OPN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P<0.05);(3)RhoC蛋白和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s=0.408,P<0.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RhoC蛋白和OPN蛋白可作为食管鳞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癌中细胞凋亡、MVD及PCNA、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中细胞凋亡、PCNA、VEGF、MVD与传统组织病理学因素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TUNEL法)、免疫组化(S-P法)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凋亡、PCNA、CD34、VEGF的表达,计算出凋亡指数(AI)、增殖指数(PI)及微血管密度(MVD),并测出VEGF的平均吸光度.结果AI、PI、VEGF、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密切关系.低分化程度组和高TNM分期组PI、MVD值、VEGF吸光度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TNM分期组(P<0.01),而其AI值明显低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TNM分期组(P<0.01).浸润深度超过肌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MVD明显高于浸润深度未超过肌层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AI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PI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生存率降低与AI、PI、MVD、VEGF、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结论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形成,并对其生长起促进作用.VEGF与食管鳞癌的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VEGF和MVD表达增高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患者生存率降低与AI、PI、MVD、VEGF、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dm2与p53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48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远端无癌组织中Mdm2和p53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分化、TNM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Mdm2与p53的阳性表达率(68.75%、77.1%)与癌旁正常组织(66.7%、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随肿瘤分期进展呈降低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阳性表达强度与p53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O.809,P〈0.05)。结论Mdm2的高表达和p53的低表达伴随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二者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对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肿瘤分化程度对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412例胸段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淋巴结转移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患者5年随访率为94.9%,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34.0%。按淋巴结转移个数分组:无淋巴结转移、1~2个淋巴结转移、3~6个淋巴结转移、≥7个淋巴结转移,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瘤分化程度分组,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低分化及未分化鳞癌,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9年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中的淋巴结转移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更为合理并能更好地反映食管鳞癌切除手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组织中bcl-2、c-myc、iNOS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癌组织中bcl-2、c-myc、iNOS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切端正常食管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及鳞癌细胞的凋亡。结果:(1)bcl-2、c-myc、iNOS蛋白在74例食管鳞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1.62%(16/74)、41.9%(31/74)、56.8%(42/74)。而在切端正常食管组织中bcl-2、c-myc、iNOS阳性检出情况分别为0/10、2/10、1/10。(2)不同民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bcl-2、c-myc、iNOS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bcl-2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c-myc、iNOS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bcl-2、c-myc、iNOS在不同年龄组的病例以及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的病例间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食管鳞癌组织中bcl-2、c-myc、iNOS表达在哈萨克族和汉族之间无差异。(2)bcl-2、c-myc、iNOS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有关。(3)提示bcl-2、c-myc、iNOS的表达有可能用于判定食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推断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artemin和基质金属酶2(M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食管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26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artemin和MMP2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Artemin与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5),与病变的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无明显的关系(P>0.05)。MMP2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变的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而且artemin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rtemin和MMP2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变的分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临床评估食管癌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调节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modulator 1,CREM-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初步探讨CREM-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转移和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测定98例食管鳞癌癌标本CREM-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4组转移性与非转移性食管鳞癌新鲜标本中CREM-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REM-1在转移性食管鳞癌中表达明显低于非转移性癌组织,与上皮标记物E-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趋势一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EM-1蛋白在转移性的食管鳞癌中低表达,在非转移性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CREM-1的表达高低与与肿瘤分期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CREM-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CREM-1是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CREM-1在转移性食管鳞癌中低表达,可能参与调控食管鳞癌转移及侵袭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血管生成和肿瘤侵润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食管癌组织中VEC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HVD).结果食管癌细胞高表达VBG-FmRNA和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2.1%(36/58),60.3%(35/58),VECF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HH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分化程度和组织分型无关;VECF阳性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VEGF可促进食管癌血管形成,同时也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可作为反映食管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c-myc和p27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 c- m yc和 p2 7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c- myc、p2 7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非典型增生及浸润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 c- myc表达呈增高趋势 ,p2 7表达呈下降趋势 ;c- m yc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 ;p2 7与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 (P<0 .0 1)。结论  c- myc和p2 7在食管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g DG  Wang S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932-2934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66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分析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8.5%(32/66)、6.1%(4/66)。淋巴结转移者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1.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3.3%)(χ^2=5.055,P=0.025);晚期(Ⅲ~Ⅳ期)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9.2%)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35.0%)(χ^2=7.392,P=0.007);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甲基化与食管癌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影响颊黏膜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颊黏膜鳞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和Cox模型分析颊黏膜鳞癌50例,确定TNM分期、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微血管数、核分裂数等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1)随着肿瘤的增大、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临床分期的增大、分化程度的变差,颊黏膜鳞癌出现术后复发转移者明显增加。(2)随着肿瘤的增大、临床分期的增大、分化程度的变差,颊黏膜鳞癌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3)复发转移分析中,临床分期进入回归方程;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分析中,肿瘤浸润深度和年龄2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4)经Cox模型分析,证实复发转移是影响颊黏膜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5)复发转移组颊黏膜鳞癌的浸润深度为5.90mm,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者的4.82mm(t=2.369,P<0.05)。(6)N0期与N+期颊黏膜鳞癌的肿瘤浸润深度分别为4.24mm和6.36mm(t=5.778,P<0.01)。结论颊黏膜鳞癌的预后与TNM分类、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因素有关。临床分期与复发转移有关;浸润深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颊黏膜鳞癌生存率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X-2与PTEN及E-cadher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以期了解三者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OX-2、PTEN、E-cadherin在60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COX-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为70.00%,明显高于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的表达(P<0.01)。而PTEN及E-cadherin在食管癌中表达分别为43.33%和38.33%,明显低于两者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P<0.01)。在食管癌中COX-2表达与PTEN、E-cadherin的表达及分化程度呈一定的负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PTEN及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COX-2、PTEN及E-cadherin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且影响癌细胞转移;食管癌中COX-2与PTEN及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性;联合检测COX-2、PTEN及E-cadherin有望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评估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鳞癌病人9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人食管鳞癌组织中IL-32表达,按照IL-32表达情况分为IL-32高表达组41例和低表达组54例,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IL-3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病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是否合并化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化疗和IL-32高表达是食管鳞癌放疗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结论IL-32高表达是中期食管鳞癌放疗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rn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ESCC)中的表达及其在ESCC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阵列仪取样的100例ESCC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Crn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ESC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大体分型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Crnn蛋白表达阳性率(45.6%)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93.7%)(P<0.05);肿瘤组织Crnn表达下调率为53.2%;Crnn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Crnn蛋白表达下调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rnn蛋白正常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结论:Crnn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会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是食管鳞癌组织中候选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