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索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 ,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评定 ,对 42例血管性抑郁症与 48例非血管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 ,症状特点和疗效 (8周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血管性抑郁症组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 /躯体化症状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 (P <0 0 5) ,其病程具有波动性特点 ,家属中精神病发生率较低 ,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 (P <0 .0 5)。而疗效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这一结果对于有效治疗这些病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有关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的一些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认知行为治疗(cogniit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与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CBT或抗抑郁药物。很少研究关注团体CBT治疗和药物治疗对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目标:评估联合使用团体CBT治疗与抗抑郁药物对轻度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我们将62例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2),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12周,干预组予以抗抑郁药物合并团体CBT治疗12周;此后,两组均持续药物治疗1年。在治疗后12周和一年随访结束时,对所有被试采用盲法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s of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itng Scale)、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itng Scal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itsfaciton Raitng)、多维社会支持感知(Mulit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 Health Survey)的评估。
  结果: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期间两组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明显改善,联合CBT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干预组的改善更大。几乎所有的社会功能、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表明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显著更多。此外,即使采用的协方差分析调整了基线时的人口学差异和临床特征以及随时间推移的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的变化差异,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在团体治疗后12周和团体治疗结束后的一年后都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单用抗抑郁药物或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和团体CBT治疗都可以有效地改善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然而,合并药物治疗和团体CBT治疗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而且这些效益可以在CBT疗程结束后持续至少长达1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73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在第2周起效,在第8周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0.6%;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曲唑酮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关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的一些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与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CBT或抗抑郁药物。很少研究关注团体CBT治疗和药物治疗对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目标:评估联合使用团体CBT治疗与抗抑郁药物对轻度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将62例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2),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12周,干预组予以抗抑郁药物合并团体CBT治疗12周;此后,两组均持续药物治疗1年。在治疗后12周和一年随访结束时,对所有被试采用盲法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s of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isfaction Rating)、多维社会支持感知(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 Health Survey)的评估。结果: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期间两组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明显改善,联合CBT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干预组的改善更大。几乎所有的社会功能、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表明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显著更多。此外,即使采用的协方差分析调整了基线时的人口学差异和临床特征以及随时间推移的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的变化差异,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在团体治疗后12周和团体治疗结束后的一年后都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用抗抑郁药物或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和团体CBT治疗都可以有效地改善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然而,合并药物治疗和团体CBT治疗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而且这些效益可以在CBT疗程结束后持续至少长达1年。  相似文献   

5.
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以单相抑郁症患者79例,其中39例首发年龄≥60岁为老年组,40例首发年龄<60岁为非老年组.对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并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老年组伴有躯体疾病者明显高于非老年组,HAMA评分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治疗第2、4、6周HAMD减分率老年组均低于非老年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老年组为61.5%,非老年组为85.0%.结论: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临床特征有所不同,老年期抑郁症治疗效果差于非老年期抑郁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A组25例,研究B组2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物+假刺激治疗,研究组予以抗抑郁药物联用经颅磁刺激治疗,A组予以高频磁刺激治疗,而B组予以低频磁刺激治疗,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Asberg抗抑郁及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HAMD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低频与高频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相较于单纯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且HAMD评分改善相当,明显优于单纯用药,但低频治疗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抗抑郁药物联合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64例抑郁症患者在应用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分别联合奥氮平(n=21)、喹硫平(n=23)、氯氮平(n=20),治疗6周,比较HAMD、HAMA、BPRS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的HAMD、HAMA、BPRS均有显著性减少,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氯氮平组不良反应较明显。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多受体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少。但是不同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抑郁症不同治疗方案的特点和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自编病例收集表格收集113例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1)93.8%的患者老年抑郁症首选以单一抗抑郁药治疗为主,仅6.2%选择两种抗抑郁药联合治疗;(2)舍曲林、米氮平、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使用比例较高;(3)米氮平是抗抑郁药联合治疗的首选;(4)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治疗临床痊愈率为28.6%,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15.5% (P <0.05).结论 新型抗抑郁药合并MECT治疗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推荐在临床实践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合并抗抑郁药对社区轻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社区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药物合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组42例)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于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结果 HAMD-17、HAMA及CGI总分及各因子时间主效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HAMD-17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分及睡眠障碍因子分、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及CGI评分组间主效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抗抑郁药物合并团体心理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合并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美隆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瑞美隆组23例,文拉法辛组22例,总疗程6周,并使用HAMD和TESS量表评估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瑞美隆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1.3%和73.9%,而文拉法辛组为86.4%和72.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TE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瑞美隆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昏,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而文拉法辛为恶心、呕吐、头昏、便秘、排尿困难.结论两者均为治疗老年抑郁症有效而安全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