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和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名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适龄儿童,在接种前后做好护理观察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结果:200名儿童共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86剂,出现不良反应13例,发生率3.3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均于3 d内痊愈。结论:加强规范接种技术和操作流程,针对性地做好护理观察,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反应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1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70例,均予疫苗接种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的疫苗接种均及时顺利完成,干预组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为0.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 P<0.05);干预组、对照组家长满意度分别为88.4%、67.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局部不良反应,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张明霞 《妇幼护理》2023,3(17):4146-4148
目的 探析接种前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4 月 于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 136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68 例。对照组接受 接种前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接种前实行预见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及儿童哭闹率和家长护理投诉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儿童 哭闹率及家长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接种前,对于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降 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儿童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儿童哭闹率下降和家长投诉率。  相似文献   

4.
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保健的2006年5月1日以后出生>3月龄足月健康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后的观察和指导。结果①发热反应,第一组接种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wPT)三针后弱反应、中度以上发热反应率分别为13.3%(8/60人)、13.3%(8/60人),合计发热反应率26.6%(16/60),第二组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aPT)三针后弱、中度以上发热反应率分别为5.0%(3/60)、1.7%(1/60),合计发热反应率6.7%(4/60),接种两组百白破疫苗发热反应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7.12>3.84,P<0.05)。②局部反应,第一组60人接种DwPT后局部硬结反应发生率为16.7%(10/60),第二组60人接种DaPT后局部硬结反应发生率为3.3%(2/60),两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局部硬结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54>3.84,P<0.05)。结论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应最好使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即(DaPT),接种前严格掌握禁忌证,将疫苗药液充分摇匀及注射器选择2 m l注射器在臀部外上1/4处做深部肌肉注射。接种后告之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策,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袁敏  宋丽 《中国临床护理》2011,3(2):103-104
2009年1~12月,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种百白破疫苗775人次,其中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431人次,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44人次。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人次中,发生不良反应34例,主要以局部红肿、硬结为主。应增强接种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操作流程,避免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玲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85-86
目的:探讨18~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99例18~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随机分成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第四针接种操作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哭闹评分、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哭闹评分、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18~24个月龄加强接种第四针百白破疫苗小儿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DTaP—IPV/Hib五联疫苗,以下简称“五联疫苗”)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DTaP)、灭活脊髓灰质炎(IPV)、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用于儿童免疫的安全性。方法2011—05~2011-08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将2~6个月儿童分成两组。分别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和DTaP、H-b、IPV,观察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者基础免疫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DPT、H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DTaP-IPV/H.b五联疫苗较ADPT、Hib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于儿童免疫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赵翔 《全科护理》2011,(16):1438-1439
[目的]了解百白破联合疫苗的一般反应,总结儿童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一般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56名出生后3个月~5个月婴儿按免疫程序分别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结果]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55%,硬结发生率为1.55%,红肿发生率为1.29%,发热和局部反应的发生随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百白破联合疫苗的一般反应,总结儿童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一般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56名出生后3个月~5个月婴儿按免疫程序分别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结果]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55%,硬结发生率为1.55%,红肿发生率为1.29%,发热和局部反应的发生随注射百白破联合疫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百白破联合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干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7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局部反应3例次,过敏性皮疹5例次,过敏性紫癜1例次,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次,高热7例次,胃肠道反应2例次。结论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接种全程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接种后的细致观察,能极大减轻患儿不适感,提高接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患者依从性比较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