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收集128例首次确诊的PCa患者,根据活检途径不同,分为经直肠途径组62例和经会阴途径组66例,比较2种途径诊断不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PCa及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的差异。对其中104例(经直肠途径组42例,经会阴途径组62例)在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行CEUS,于83例(经直肠途径组28例,经会阴途径组55例)检出阳性病灶后行靶向穿刺,比较2组系统穿刺及靶向穿刺PCa、CsPCa的检出率。结果经直肠途径组PCa检出率为35.48%(22/62),CsPCa检出率为25.81%(16/62);经会阴途径组PCa检出率为42.42%(28/66),CsPCa检出率为28.79%(19/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1、0.676);2组对不同TPSA水平PCa及CsPCa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直肠途径组与经会阴途径组在系统穿刺中PCa检出率[35.48%(22/62) vs 40.91%(27/66);P=0.587]、阳性针数/总针数[14.25%(106/744) vs 14.52%(115/792);P=0.879]、CsPCa检出率[25.81%(16/62) vs 28.79%(19/66);P=0.6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靶向穿刺活检PCa检出率[35.71%(10/28) vs 14.55%(8/55);P=0.002]、阳性针数/总针数[30.77%(24/78) vs 6.76%(10/14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对PCa及CsPCa检出率无差异。CEUS可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穿刺操作时选择与CEUS相同的患者体位及解剖断面可提高PCa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中心超声引导下12+x针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比较不同穿刺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完成的407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经直肠前列腺穿刺290例(经直肠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117例(经会阴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12+x针法,前列腺影像学正常者行系统穿刺,影像学异常者行系统+靶向穿刺。比较两组前列腺癌(PCa)的检出率及并发症差异,分析两组按PSA、影像学分层PCa检出率的差异,比较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癌检出率的差异,分析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情况。结果:(1)PCa总检出率为44.0%(179/407),经直肠组与经会阴组PC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8%(130/290)vs.41.9%(49/117),P>0.05]。其中,PSA≤4 ng/mL、4 ng/mL20 ng/mL各水平分层中,两组PC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前列腺影像学异常者的PCa检出率均高于影像学正常者(P<0.05)。影像学异常者中,经直肠组与经会阴组PC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前列腺影像学异常者总的PCa检出率为57.5%(111/193),靶向穿刺PCa检出率为42.0%(81/193),系统穿刺为47.7%(92/1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靶向穿刺单针阳性率比系统穿刺更高(P<0.01)。同一途径下的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PC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分别比较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的PCa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所有患者中,经直肠途径csPCa检出率为36.9%(107/290),经会阴途径csPCa检出率为40.2%(47/11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在csPCa的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PCa在诊断出的PCa患者中的占比,经会阴途径占比高于经直肠途径[95.9%(47/49)vs.82.3%(107/130),P<0.05]。(4)经直肠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经会阴组[39.3%(114/290)vs.20.5%(24/117),P<0.01]。经直肠组发热、血便发生率比经会阴组更高,分别为[10.3%(30/290)vs.3.4%(4/117),P<0.05]、[14.1%(41/290)vs.1.7%(2/117),P<0.01],两组在血尿、下尿路症状、尿潴留、迷走反射发生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12+x针前列腺穿刺活检PCa检出率较好,影像学异常者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PCa、csPCa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靶向穿刺单针阳性率较高。经直肠途径与经会阴途径在PCa、csPC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会阴途径并发症更少。在诊断出的PCa中,经会阴途径可检出更多的csPCa。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附19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结合彩色多谱勒血流图象(CDI)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指导作用.方法依据TRUS结合CDI选择穿刺点,采用个体化方案对192例PSA>4ng/m1、可疑前列腺癌(PCA)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其中12例PSA持续升高者行重复穿刺.结果 (1)PSA4~10ng/m170例,PCa9例(12.9%)、其中7例CDI有异常血流;阴性61例、其中9例CDI有异常血流.(2)PSA11~150ng/m1122例,PCa47例(38.5%)、其中37例CDI有异常血流;阴性75例、其中14例CDI有异常血流.CDI在PCa与穿刺阴性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重复穿刺者12例中发现PCA5例.结论依据TRUS结合CDI采用个体化方案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能提高PCa检出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Cao XL  Gao JP  Han G  Tang J  Hong BF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6):372-375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癌检出情况以及直肠指诊(D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PSA密度(PSAD)等指标对筛查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1996年4月至2002年12月间行TRUS引导前列腺6点系统穿刺活检的634例患者的诊断资料,对各PSA组(≤4.0,4.1~,10.1~和>20.0μg/L组)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以及PSA、DRE、TRUS、PSAD等对前列腺癌的预测作用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SA≤4.0,4.1~,10.1~和>20.0μg/L各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1.6%(17/146),26.8%(38/142),39.8%(68/171)和68.6%(120/175)。PSA的敏感性最高(93.0%),特异性低(33.0%);DRE、TRUS等诊断效率较低。随血清PSA水平升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以及DRE、TRUS的阳性预测值逐渐升高;在PSA4.1~20.0μg/L者中,PSAD对前列腺癌有较大的预测价值(OR=687.09±646.96,P=0.000)。以PSAD≥0.13μg.L-1.cm-3为截点筛查前列腺穿刺病例,可在不明显降低敏感性的基础上,减少阴性穿刺。结论各PSA组国人与欧美等国前列腺癌检出率有较大差别;DRE、TRUS的筛查作用与血清PSA水平有关;按PSA水平分组筛查穿刺病例,可提高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直肠及经会阴两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156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其中经直肠径路97例,经会阴径路59例。结果:经直肠径路组穿刺阳性率为48.4%,经会阴径路组为44.1%。根据不同的PSA水平分层,两种径路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穿刺后经直肠径路组与经会阴径路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54.6%、42.4%,尿频尿急尿痛发生率分别为17.5%、22.0%,排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9.3%、6.8%,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7.2%、6.8%,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5.5%、3.4%,血便发生率分别为50.5%、3.4%,经直肠径路组要显著高于经会阴径路组(P0.05及P0.01);会阴肿胀发生率分别为3.1%、13.6%,经会阴径路组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都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两种方式的穿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并发症发生率各有特点,具体方式选择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SA持续异常患者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适应证. 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1年9月首次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良性病变但PSA持续异常的患者90例,其中BPH、正常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炎症患者组(BPH组)6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组10例,前列腺不典型小腺泡增生(atypical small acinar proliferation,ASAP)组14例.年龄43~86岁,平均71岁.PSA 3.1~168.0μg/L,平均17.6 μg/L.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触及结节26例.采用模板定位经会阴重复穿刺活检. 结果 本组90例根据重复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57例,PIN或ASAP组5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28例.其中BPH组发现PCa为14例(21.2%),PIN组发现PCa为6例(60.0%),ASAP组发现PCa为8例(57.1%),BPH组与PIN组、AS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重复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组的平均前列腺体积为(65.9±22.6)ml,DRE阳性7例,PCa组为(50.4±20.8) ml,DRE阳性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组和ASAP组的患者重复穿刺活检结果显示年龄、PSA值、PSAD值、前列腺体积、DRE阳性例数在重复穿刺后诊断为良性组、PIN或ASAP组和PCa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PSA持续异常患者行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可以提高PCa的诊断率.首次穿刺诊断为BPH的患者,前列腺体积越小及DRE结果阳性者,若PSA持续升高,应强烈建议重复穿刺活检.首次穿刺诊断为PIN或ASAP的患者,不论年龄、PSA、PSAD、前列腺体积和DRE结果如何,均应建议重复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MRI引导目标穿刺活检(TB)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疑诊PCa患者行MRI,而后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分别采用系统穿刺(SB)与MRI定位行经会阴前列腺目标穿刺术(MRI-TB)。根据穿刺病理结果统计SB、MRI-TB及SB+MRI-TB对PCa检出率和穿刺阳性针率。结果病理诊断78例PCa,42例良性病变。SB、MRI-TB对PCa的漏诊率分别为23.08%(18/78)、8.9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SB、MRI-TB及SB+MRI-TB对PCa的检出率分别为50.00%(60/120)、59.17%(71/120)和65.00%(78/120),SB+MRI-TB高于SB和MRI-TB(P均0.05)。SB、MRI-TB及SB+MRI-TB的阳性针率分别为31.17%(374/1 200)、59.58%(286/480)及35.14%(538/1 531),MRI-TB高于SB和SB+MRI-TB(P均0.001)。结论采用MRI-TB方案可提高穿刺阳性针率,减少穿刺点数,降低重复穿刺和并发症风险;联合应用SB+MRI-TB可提高PCa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WI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定位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A组)的410例患者和DWI联合TRUS定位下行前列腺穿刺(B组)的141例患者资料,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μg/L、10 μg/L≤PSA <20 μg/L、20 μg/L≤PSA <50 μg/L和PSA≥50 μg/L将A、B两组各分为4个亚组,分别比较DWI联合TRUS定位与单纯TRUS定位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诊断率.结果 A组PSA< 10 μg/L、10μg/L≤PSA <20 μg/L、20 μg/L≤PSA< 50 μg/L和PSA≥50 μg/L的患者穿刺诊断率分别为12.1%、31.1%、48.0%和91.2%,B组中对应的患者穿刺诊断率分别为23.7%、35.5%、66.7%和96.3%,两种穿刺方法的诊断率在PSA< 10 μg/L的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x2=4.405,P<0.05).结论 对于PSA< 10 μg/L的可疑患者,建议行DWI及TRUS联合定位的可疑病灶加系统穿刺法,从而提高前列腺穿刺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动态腔内三维超声造影断层成像(3D-CETRUS TUI)在不同水平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患者穿刺活检(Transperineal Biopsi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纳入了180例PSA升高(≥μg/L)或直肠指诊结果异常(DRE)的患者。按PSA浓度分为A组104例(PSA≤10μg/L)和B组76例(PSA10μg/L)。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经直肠前列腺动态腔内三维超声造影(3D-CETRUS),并在二维灰阶超声引导下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首先在腔内双平面探头引导下对每例患者进行标准12针经会阴系统穿刺,其后对3D-CETRUS TUI发现的异常区域穿刺2针。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D-CETRUS TUI指导与12针系统穿刺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180例患者中69例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38.33%);共穿刺2 520针,其中631针标本检测出前列腺癌灶(25.03%)。A、B组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5%(39/104)和57.9%(44/76)。3D-CETRUS TUI指导穿刺在A、B组中阳性针数检出率高于12针系统穿刺法(P0.05),A组中阳性患者检出率高于12针系统穿刺(P0.05),B组中两种方法的阳性患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SA水平为≤10μg/L的患者,采用3D-CETRUS TUI指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较12针系统穿刺法更有助于阳性病灶的检出。对PSA水平为10μg/L的患者,3D-CETRUS TUI指导穿刺有望成为减少穿刺针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并行手术的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为A组,接受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35例为B组。统计分析两组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穿刺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5%(13/20)和78.6%(11/1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13/16)和61.1%(11/18)。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3.6%(14/22)和76.9%(11/1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13/16)和55.6(10/18)%。A组患者的穿刺灵敏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52±3.25)分钟,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52±4.07)分钟,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较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手术时间短,诊断效能更高,但考虑到样本量,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对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患者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患者42例.年龄50 ~81岁,平均67岁.PSA 0.9 ~27.3 μg/L,平均13.1 μg/L.入组条件:曾行前列腺穿刺活检≥1次,结果为阴性或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或非典型小细胞腺泡样增生(AAH),但术后tPSA仍>10 μg/L和(或)PSA速率仍>0.75 μg/L.取膀胱截石位,会阴部皮下及前列腺尖部包膜浸润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模板定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分析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阳性率、影响因素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行前列腺穿刺16 ~ 44针,平均18.7针.穿刺阳性率为44% (19/42),Gleason评分4~9分,平均6分.穿刺阳性者前列腺体积27~67 ml,平均44 ml;阴性者37 ~104 ml,平均71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阳性率与患者是否为PIN和AHH、前列腺穿刺针数、PSA值无相关性(P>0.05).穿刺阳性者前列腺癌在移行区的发生率为74%(14/19),其中36%(5/14)只发生在移行区.穿刺后1周内血尿发生率为29%(12/42),尿潴留发生率为9% (4/42),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经直肠途径初次活检阴性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直肠与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319例,其中经直肠162例(经直肠组),经会阴157例(经会阴组),比较2种穿刺活检方法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直肠与经会阴途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31.5%(51/162)、35.7%(56/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5,P=0.382)。2组穿刺后血尿、尿潴留、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组血便发生率14.2%(23/162),明显高于经会阴组1.9%(3/157)(χ^2=16.078,P=0.000);发热发生率9.9%(16/162),明显高于经会阴组2.5%(4/157)(χ^2=7.287,P=0.007);疼痛发生率3.7%(6/162),明显低于经会阴组10.2%(16/157)(χ^2=5.226,P=0.022)。结论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均为检测前列腺癌的有效途径,2种穿刺方法的阳性率相近,经会阴途径血便、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经直肠途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经直肠途径,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理的穿刺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前列腺穿刺26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前列腺穿刺在诊断早期前列腺癌方面的意义。方法: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230例为经每年一次PSA筛选,PSA>4μg/L而进行直肠指检(DRE)和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穿刺(TRUS)加活检的澳大利亚患者;第2组30例为DRE有可疑结节而进行TRUS加活检的国内病例。结果: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前列腺穿刺所获标本取材全部优良,符合病理诊断的要求。第1组检出前列腺癌82例,其中T2a期以内80例,T2b2例,不典型增生19例;第2组检出前列腺癌8例,其中1例属于T2b,已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另外7例至少在T3期以上。所有患者穿刺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前列腺穿刺是确诊早期前列腺癌的重要的方法,而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rFOV DWI)定位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TRUS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54例患者,术前均接受rFOV DWI检查。根据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rFOV DWI图像进行评估,采用经会阴途径10点系统穿刺(SB)和rFOV DWI定目标穿刺(rFOV DWI-TB)相结合的穿刺方案。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rFOV DWI的诊断效能,并比较SB、rFOV DWI-TB及SB联合rFOV DWI-TB在PCa检出率和穿刺点阳性率上的差异。结果 54例患者穿刺病理诊断PCa 26例,rFOV DWI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77%、89.29%、87.50%、83.33%,rFOV DWI诊断PCa的AUC为0.916。rFOV DWI对临床显著性PCa的诊断敏感性为95%。SB、rFOV DWI-TB与SB联合rFOV DWI-TB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B联合rFOV DWI-TB的检出率显著高于SB(P=0.031)。rFOV DWI-TB穿刺点阳性率显著高于SB(χ2=124.377,P=0.000)。结论 rFOV DWI有助于术前PCa可疑病灶,特别是临床显著性PCa病灶的检出,为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提供目标信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型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直肠指诊及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根据血清PSA分为4组:A组24例,PSA 4~20ng/ml;B组8例,PSA 21~30ng/ml;C组32例,PSA 31~100ng/ml;D组20例,PSA100ng/ml。结果 84例患者穿刺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49例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49/84,53.33%),其中A组检出1例(1/49,2.04%),B组检出4例(4/49,8.16%),C组检出24例(24/49,48.98%),D组检出20例(20/49,40.82%)。A、B、C、D组中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4.17%(1/24)、50.00%(4/8)、75.00%(24/32)、1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3,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少,对单纯PSA增高型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中异常声像特征及位置对经直肠超声(TRUS)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响.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20 ng/ml、发现异常声像和/或合并直肠指检异常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410 例,根据声像特征分为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组,所有患者均行8+X 针的穿刺方法,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比较两组的穿刺结果.结果 总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7.07%,低回声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34.27%)明显高于等回声(22.77%)和高回声(13.33%)组(P<0.05),Gleason 评分在低、等回声组前列腺癌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侧外周带单独存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双侧外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46.97%)明显高于左侧(27.27%)与右侧(28.85%)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P<0.05).结论 PSA4~20 ng/ml,TRUS 存在低回声声像前列腺穿刺率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 中等回声、高回声病例病例,双侧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侧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病例,经直肠组187例,经会阴组68例。结果 经直肠组阳性穿刺率为34.7%,经会阴组阳性穿刺率为29.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后经直肠组和经会阴组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40.1%、42.6%,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6.9%、7.3%,直肠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经直肠组和经会阴组的会阴肿胀的发生率分别为2.6%、13.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均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方法。两者穿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联合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疑似前例腺癌(PCa)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经会阴前列腺8点盲法穿刺活检;观察组行CEUS+TRTE后,对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活检情况以及两种穿刺活检方式在诊断PCa上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a检出率、单针检出率分别为60.87%、65.03%,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13%、16.44%),其阳性病例平均穿刺点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93.33%、91.30%、96.55%、82.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0%、62.50%、60.87%、75.00%、45.4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TRTE联合应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能够更加有效、精确地发现靶目标区,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靶向穿刺,能够显著减少前列腺穿刺针数,使Pca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经会阴和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经直肠及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统计北京医院1998~2007年间前列腺穿刺的患者,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7年间发表有关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文献,对并发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北京医院780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肉眼血尿46.3%、血便8.7%、直肠出血0.5%、泌尿生殖系统感染0.9%、排尿困难0.6%、急性尿潴留0.6%、发热1.9%和血管迷走神经反射0.1%.检索前列腺穿刺相关文献共11篇,经直肠组7篇,经会阴组4篇.总例数分别为:2 244例和1 068例.两种穿刺方法阳性率分别为:32.7%和2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直肠组显著多于经会阴组(P<0.01).结论:经直肠与经会阴两种穿刺方式阳性率相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并发症少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直肠指检(DRE)、经直肠超声(TRUS)、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0μg/L 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PSA≤4.0μg/L的前列腺穿刺患者共343例,年龄30~91岁。将患者按PSA含量0.0~1.0μg/L、1.1~2.0μg/L、2.1~3.0μg/L、3.1~4.0μg/L分为4组,评价DRE、TRUS、f-PSA/t-PSA、PSAD在不同PSA水平下PC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按年龄分为5组:≤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评价不同PSA水平下不同年龄患者PCa的检出率。结果:343例患者中,共检出PCa 65例,检出率19.0%。PSA含量0.0~1.0μg/L、1.1~2.0μg/L、2.1~3.0μg/L、3.1~4.0μg/L时PCa的检出率分别为16.28%(21/129)、17.17%(17/99)、21.82%(12/55)、25.00%(15/60)。PSA≤2.0μg/L时,f-PSA/t-PSA比值在PCa和非PCa患者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PSA2.0μg/L时有明显差异(P0.05)。而PSAD值在PCa组与非PCa组中分别为(0.09±0.16)μg/L/ml、(0.06±0.07)μg/L/ml,没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PSA含量的升高,PCa的检出率相应升高,各年龄段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PSA含量在2.1~4.0μg/L时,若DRE/TRUS异常,则应引起重视,定期随访,监测PSA变化;若f-PSA/t-PSA≤0.15,伴或不伴DRE/TRUS异常,均应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而对于PSA在0.0~2.0μg/L时,DRE、TRUS、f-PSA/t-PSA比值和PSAD均不能有效诊断P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