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539例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可否行完整切除且不严重影响相关脏器功能的原则,同时结合患者情况和肿瘤位置选择治疗方式.根据患者术后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情况施行术后辅助治疗.本组患者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书信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2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GIST患者预后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539例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 70岁,占总例数的76.25%(411/539);肿瘤发生部位:胃316例、小肠100例、食管37例、腹腔37例、结直肠26例、盆腔23例.467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72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CD117阳性率为91.65%(428/467),CD34阳性率为86.30% (403/467),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率为36.18%(106/293),S-100阳性率为9.78%(18/184).396例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2~ 94个月),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4%、78.7%、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手术根治性、改良NIH危险度分级和肿瘤细胞核分裂象是影响原发GIST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x2=69.846,69.776,67.368,49.04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根治性和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原发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 =2.493,2.330,P<0.05).结论 GIST以40~70岁患者居多,肿瘤主要发生于胃,手术根治性和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IT 11外显子突变合并Ki-67指数对评估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44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法分析生存曲线的差异, COX回归分析影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对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和新构建的合并KIT 11外显子突变和Ki-67指数的预后风险模型。结果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危险度分级、核分裂象、Dog-1与KIT 11外显子突变合并Ki-67指数均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 KIT 11缺失突变合并Ki-67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更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KIT 11缺失突变合并Ki-67高表达和高核分裂象是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 NIH危险度分级的AUC值(0.713)小于新的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AUC值(0.767)。结论 KIT 11缺失突变合并Ki-67高表达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更差。KIT 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70例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术前D-D及FIB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70例GIST患者中男91例,女79例;多见于50~70岁年龄段;肿瘤原发部位最常见于胃(122例,71.8%),其次为小肠(34例,20.0%)。全组术后3、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5%、75%。以生存结局(出现转移或复发)为状态变量的ROC曲线显示,D-D与FIB的最佳截点值分别为1.24mg/L、3.24g/L。单因素分析显示,D-D≥1.24mg/L、FIB≥3.24g/L、NIH危险度分级中高危、肿瘤直径5cm及胃以外部位肿瘤均与GIST患者术后3、5年RFS降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D(RR=0.382,95%CI=0.151~0.967,P=0.042)、FIB(RR=0.123,95%CI=0.035~0.430,P=0.001)、肿瘤NIH危险度分级(RR=0.149,95%CI=0.042~0.524,P=0.003)是影响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IST患者NIH危险度分级与D-D、FIB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r=0.648、0.868,均P0.01)。结论:术前血浆D-D及FIB可作为预测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otch1、Notch3及Hes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8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GIST组织标本以及48例GIST瘤旁胃肠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1、Notch3及下游靶基因Hes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各蛋白表达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与瘤旁胃肠组织比较,GIST组织中Notch1(58.33%vs.29.17%)、Notch3(97.97%vs.35.47%)、Hes1(35.47%vs.10.4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将GIST患者按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NIH危险分级分组比较各蛋白的表达阳性率,结果显示,Notch1蛋白表达与GIST的NIH危险分级有关(χ2=16.53,P=0.001);Notch3蛋白的表达与以上各因素级均无关(均P0.05);Hes1蛋白表达与GIST的大小有关(χ2=7.78,P=0.02)。结论: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GIST组织中表达升高,且可能在GIST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瘤18F-FDG PET/CT中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病理证实、18F-FDG PET/CT和Ki-67免疫组化资料完整的淋巴瘤患者,分析SUVmax与临床分期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分型淋巴瘤SUVmax差异,绘制ROC曲线,获得SUVmax诊断侵袭性淋巴瘤的界值。结果 SUVmax与淋巴瘤临床分期无相关(r=0.04,P=0.544)。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SUVmax分别为11.53±5.58和11.84±6.82(Z=-0.256,P=0.798);侵袭性淋巴瘤SUVmax(13.02±6.53)高于惰性淋巴瘤(6.81±5.71,Z=-4.226,P0.001);以SUVmax=8.4为预测侵袭性淋巴瘤的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和77.3%。早期和晚期淋巴瘤SUVmax与Ki-67指数均呈正相关(r=0.44,P0.001;r=0.43,P=0.002)。结论淋巴瘤18F-FDG PET/CT SUVmax与临床分期不相关,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可预测侵袭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内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中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变、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例EGIST中CD117、CD34和Ki-67蛋白的表达,应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影响EGIST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不同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本组c-kit基因的突变率为44%,均为第11号外显子突变;PDGFR-α基因的突变率是13%,均为第18号外显子的突变(D842V点突变).CD117表达阳性率是100%,CD34表达阳性率为74%.Ki-67指数:<1%者占30%,1%~5%者占44%,>5%者占26%.生存分析显示,核分裂象数目(P=0.025)和Ki-67指数(P=0.032)与疾病相关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EGIST有着与GIST相似的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位点,并且c-kit基因突变频率也相近,但是PDGFR-α基因突变频率较GIST稍高.可以将EGIST作为GIST的一个特殊亚型.结合核分裂象和Ki-67指数对EGIST进行分级是判断预后的一个较好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角蛋白20(CK20)和Ki-6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4例膀胱癌组织中CK20和Ki-67的表达.结果 CK20在103例肿瘤组织中有表达,阳性率为66.9%.CK20的表达和膀胱癌的T分期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Ki-67在126例肿瘤组织中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1.8%.Ki-67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T分期、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两者明显相关(P<0.05).结论 CK20及Ki-67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侵袭与转移,CK20与Ki-67可作为预后判断因子,结合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分析能提高对膀胱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CDll7、C-erbB-2及Ki-67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为今后可能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n法,检测56例HCC中CD117及C-erB-2蛋白及Ki-67的表达,对照组为正常肝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30例.结果 CD117在HCC组、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1%、33.3%和20%,CD117表达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HCC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C-erB-2在HCC组、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8%、63.3%和30%,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但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IG-67在HCC组、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8%、28.5%和19.3%,三组之问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CD117与C-erbB-2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Ki-67可作为判断肝细胞增殖危险度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34、CerbB-2、Ki-67在老年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791例大肠癌病例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照组),进行CD34、CerbB-2、Ki-67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按pTNM标准分期.结果在老年组中CD34、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4%、56.5%、70.3%,三者在两组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组中CD34与CerbB-2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130,P=0.012),CerbB-2与Ki-67的表达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133,P=0.011).结论 中青年大肠癌和老年大肠癌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特征.老年结肠癌患者中,CD34、CerbB-2、Ki-67的表达与疾病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CD34、CerbB-2、Ki-67可作为判断老年大肠癌恶性程度、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角蛋白20(CK20)和Ki-6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4例膀胱癌组织中CK20和Ki-67的表达.结果 CK20在103例肿瘤组织中有表达,阳性率为66.9%.CK20的表达和膀胱癌的T分期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Ki-67在126例肿瘤组织中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1.8%.Ki-67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T分期、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两者明显相关(P<0.05).结论 CK20及Ki-67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侵袭与转移,CK20与Ki-67可作为预后判断因子,结合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分析能提高对膀胱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角蛋白20(CK20)和Ki-6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4例膀胱癌组织中CK20和Ki-67的表达.结果 CK20在103例肿瘤组织中有表达,阳性率为66.9%.CK20的表达和膀胱癌的T分期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Ki-67在126例肿瘤组织中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1.8%.Ki-67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T分期、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两者明显相关(P<0.05).结论 CK20及Ki-67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侵袭与转移,CK20与Ki-67可作为预后判断因子,结合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分析能提高对膀胱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E-cadherin在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Ki-67、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3.3%和47.9%,两者呈负相关(P<0.05).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Ki-67与E-cadherin有助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阴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339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ER阴性乳腺癌403例,回顾性分析PR、HER-2、Ki-67的表达状况及其间的相关性,以及PR、HER-2、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R、HER-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36/403)、26.8%(108/403)和98.3%(396/403)。PR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P5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与P53表达、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PR、HER-2、Ki-67三者间表达呈正相关,其中Ki-67与HER-2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941,P=0.000)。结论ER阴性乳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Ki-67可作为预测HER-2表达状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Ki-67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钼靶BI-RADS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孝感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9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钼靶BI-RADS分级资料。结果 Ki-67指数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钼靶BIRADS分级、ER、PR、HER-2及浸润性导管癌WHO分级均有关(均P0.05),与年龄无关(P0.05)。髓样癌Ki-67指数平均值(61.47%)大于浸润性导管癌(36.26%)、粘液癌(15.10%)、浸润性小叶癌(20.62%)及导管内癌(12.53%)(均P0.05)。浸润性导管癌Ki-67指数平均值大于粘液癌及导管内癌(均P0.05)。Luminal B型(35.43%)、HER-2阳性型(39.58%)及三阴性型(57.26%)Ki-67平均值均大于Luminal A型(7.23%)(均P0.05),Luminal B型Ki-67平均值小于HER-2阳性型(P0.05)。三阴性型Ki-67平均值大于非三阴性型(30.20%)(P0.05)。结论 Ki-67指数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钼靶BI-RADS分级均有关,对乳腺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Ki 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Ki-67、ER、PR、C-erbB-2的表达,分析Ki-67与ER、PR 、C-erbB-2、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6例(5%);Ki-67表达(+)36例(30%);Ki-67表达(++)31例(25.83%);Ki-67表达(+++)47例(39.17%).Ki-67表达与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表达、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年龄、月经状况之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R、PR受体表达、肿瘤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结论 Ki-67不能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er-2阴性乳腺癌中激素受体、Ki-67、P53的表达与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78例Her-2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前ER、PR、Ki-67、P53的表达。四个周期CEF或AC方案化疗后进行临床及病理疗效评价。结果激素受体双阳或单阳组与激素受体双阴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病理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阳性组与Ki-67阴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病理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组与P53阴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病理有效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10.05)。结论激素受体阴性、Ki-67阳性对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较高,激素受体状态、Ki-67可能成为判断Her-2阴性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Fas相关磷酸酯酶(FAP-1)的表达与乳腺癌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及15例乳腺良性疾病中MCM2及FAP-1蛋白的表达水平,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为对照组.结果 10例正常乳腺上皮、15例乳腺良性疾病、60例乳腺癌MCM2的阳性标记指数(LI)分别为6.6±1.1、14.7±3.2、44.7±4.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M2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TNM分期、不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升高趋势(P<0.05);MCM2的LI均高于Ki-67的LI,MCM2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平行关系(P<0.01).FAP-1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性明显相关(P<0.05);FA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结论 MCM2、FA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MCM2可能是更理想的细胞增殖标记物,FAP-1可能具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新辅助化疗(NCT)后Ki-67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意义。2013年2月到2013年5月,乳腺癌117例,均给予NCT治疗,分析Ki-67表达变化与患者预后及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治疗前Ki-67低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52.00个月和48.67个月,均明显高于Ki-67高表达组患者(P0.05);治疗前Ki-67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ER、PR无关(P0.05),与患者肿瘤大小、HER-2和分子亚型有关(P0.05);NCT治疗后Ki-67表达下降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50.00个月和47.00个月,明显高于Ki-67表达未下降患者(P0.05);NCT治疗后Ki-67表达改变与乳腺癌分子亚型无关(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Ki-67表达、NCT治疗后Ki-67表达改变和HER-2状态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OR=2.659、4.023和5.349,P0.05)。结果表面,NCT治疗前Ki-67表达对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一定意义,NCT治疗后Ki-67表达改变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1966年至2012年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Cancer Lit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纳入研究的文献由2名研究员独立提取信息并进行交叉比对,评价指标包括肿瘤直径(<5 cm和≥5cm)、肿瘤细胞核分裂象(<5/50高倍镜视野和≥5/50高倍镜视野)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极低危+低危和中危+高危)患者中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以及肿瘤复发和(或)转移与COX-2表达的关系,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二分类数据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累积样本量4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OX-2表达与GIST肿瘤直径、NIH危险度分级、肿瘤复发和(或)转移无关(OR =0.60,0.72,2.46,P>0.05);但与GIST肿瘤细胞不同核分裂象显著相关(OR =0.46,P<0.05).结论 COX-2表达与GIST危险度分级部分相关,但不影响肿瘤的复发和(或)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参数[容量转移(K_(trans))、速率常数(K_(ep))]与乳腺癌雌激素受(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相关抗阳(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比较不同ER、PR、HER-2、Ki-67表达强度间定量参数K_(trans)、K_(ep)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不同ER表达强度间K_(trans)、K_(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_(trans)、K_(ep)值与ER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乳腺癌不同PR、HER-2、Ki-67表达强度间K_(trans)、K_(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_(trans)、K_(ep)值与PR、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K_(trans)、K_(ep)与PR、Ki-67表达水平相关,可为诊断乳腺癌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