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静脉癌栓(PVTT)是原发性肝癌(PHC)的重要生物学行为,是影响PH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PHC合并PVTT首选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原发灶和癌栓。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于不能手术或晚期PHC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3- DCRT)治疗PVFT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通过对TACE与TACE序贯3-DCRT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为PHC合并PVTT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帮助。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病例纳入依据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创治疗对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患者1年生存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从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诊断为HBV相关PHC合并PVTT的患者,经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共191例。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存活时间,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临床指标信息。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6个月内存活的患者共80例,接受微创治疗的52例(65%),1年内存活的共57例,接受微创治疗的36例(63.16%)。微创治疗与否对HBV相关PHC合并PVTT患者6个月生存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9,P=0.009);对其1年生存率无影响(χ~2=1.881,P=0.093),但对其生存时间有影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得出DBil和GGT为HBV相关PHC合并PVTT 1年生存的危险因素,微创治疗是1年生存的保护因素(风险比分别是0.812、1.007、1.002,P值分别为0.001、0.002、0.017)。结论 HBV相关PHC伴PVTT患者应尽早采取射频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手段,可延长早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66例HC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检塞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治疗,TACE治疗组采用单独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半年后联合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和PVTT缩小率分别为72.73%和78.79%,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的63.64%和51.52%(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半年、1年、2年生存率均较TACE治疗组高(P0.05)。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6.36%,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的81.82%(P0.05)。治疗半年后联合治疗组和TACE治疗组的AFP分别为(425.36±113.32)IU/ml和(725.32±113.32)IU/ml(P0.05)。结论 TACE联合PVC治疗HCC合并PVTT可提高中、晚期HCC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降低抗癌药所产生的毒副反应和AF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影响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复发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PHC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TACE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等进行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肝炎史、肝硬化、有无酗酒、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和数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通过门诊、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肿瘤转移和复发以及患者死亡时间进行记录。结果: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84%、29.07%、9.30%,3年肿瘤转移复发率为8.1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Alb、TBil、AST、ALT、AFP、肝硬化病史、性别是影响患者3年生存期的因素(P<0.05),肿瘤直径、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Alb、TBil、AST、AFP、肝硬化病史和性别均是影响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13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2例)单纯行TACE;B组(76例)行TACE结合3DCRT。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不包括原发灶,使9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照射总量40~65Gy,单次照射剂量2~4Gy。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0.3%、3.9%,平均生存期7.2个月,有效率(CR+PR)为16.1%(10/62);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0.6%、22.3%,平均生存期15.5个月,总有效率为42.11%(32/76),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能明显提高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门静脉内~(125)I粒子植入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2例患者采取TACE+门静脉腔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组),44例患者仅采取了TACE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肿瘤病灶、PVTT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联合组的肿瘤病灶缓解率(59.62%vs 38.64%)、PVTT缓解率(80.77%vs 59.09%)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96、5.421,P值分别为0.041、0.020)。术后8周,联合组患者的血清AFP、门静脉主干直径、PLT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91、3.291、2.330、3.729、3.582、4.126,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8周的血清AST、ALT、TBil水平较同组术前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外周血PLT、AFP、门静脉主干直径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内~(125)I粒子植入技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TACE,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引起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肝叶切除和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术治疗32例PHC合并PVTT患者,12例术后联合门静脉、肝动脉介入化疗,5例合并门静脉高压联合行断流术、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术。总结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疗效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门阻断次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同期50例单纯肝癌切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并发症:9例肝功能不全,3例术后肝断面出血、5例右胸腔积液、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恢复良好。③疗效与预后:随访26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4.6%、15.4%;术后化疗、术前肝功能状况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肝叶切除和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最有效的方法,改善术前肝功能及术后联合化疗,对提高生存期意义重大;门静脉取癌栓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和/或脾切除、脾动脉结扎术能有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对于难以切除的PHC合并PVTT应争取行TACE术,仍有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内科》202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抗体(caspase-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HCC合并PVTT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单纯给予TACE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将给予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39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EGF、caspase-8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41.0%)显著高于对照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aspase-8表达水平升高,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aspase-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64.10%、43.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89%、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ACE联合使用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可有效提高HCC合并PVTT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VEGF表达水平,提高caspase-8表达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药物传输泵(DDS)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7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并取出癌栓,再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C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3年。结果 C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5%、80.6%、41.9%和29.0%,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8%、87.1%、54.8%和45.2%,其中2年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C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0%、16.1%和22.6%,与A组和B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并取出癌栓后,行双途径化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与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13-01/2015-01在我院治疗的8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ACE联合MWA组(n=40)、单独TACE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1 mo,TACE联合MWA组和单独TACE组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5%、85.0%和38.6%、56.8%;TACE联合MWA组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单独TACE组(χ~2=5.441,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A LT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t=3.662,2.816,2.578,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黏膜炎、胆碱能综合征及迟发性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χ~2=1.056,0.784,1.022,2.103,0.668,P0.05).治疗6 mo后,TACE联合MWA组患者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家庭及社会状况、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独TACE组患者(t=5.139,6.052,4.331,4.508,4.417,P0.05).TA C E联合M WA组患者治疗后半年、1年的生存率与单独TACE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16,1.492,P0.05),但治疗后2年、3年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独TACE组患者(χ~2=3.894,4.017,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疗效显著,且相比于单独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前,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尚不到10%.HCC易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几率高达30.0%~60.2%[1].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形成被认为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因素[2].我科自2008年采用腔内植入125Ⅰ粒子条及支架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HCC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但该疗法要求患者的门静脉二级分支血流必须通畅,部分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往往出现广泛性PVTT,因门静脉二级分支血管闭塞,或癌栓超过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无法放置内支架.故我们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门静脉腔内125Ⅰ粒子条联合TACE治疗HCC合并PVTT.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肝切除术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的多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BCLC B期多发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行肝切除术(LR组),31例行TACE(TACE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变化、生存时间及生存率。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进一步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术后1周,LR组和TACE组的TBil、ALT、AST均较术前显著升高(LR组:t值分别为3.181、2.181、2.955,P值分别为0.002、0.032、0.004;TACE组:t值分别为3.109、3.965、4.519,P值分别为0.003、0.001、0.001),且术后LR组的AST及ALT显著低于TACE组(t值分别为2.094、2.111,P值分别为0.040、0.038)。LR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1%、51.02%、40.82%,显著高于TACE组的61.29%、22.58%、9.68%(P值均0.05);LR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3个月,明显长于TACE组的26.5个月(P0.05)。LR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TACE组(30.61%vs 67.74%,χ~2=10.576,P=0.001)。结论肝切除术治疗BCLC期多发性HCC的疗效优于TACE,可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尤其是Ⅳ型癌栓者难治疗、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初诊确诊为HCC合并Ⅲ型PVTT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1次+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1次+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治疗1个月后进展为HCC合并Ⅳ型癌栓,经乐伐替尼(12 mg,每日1次)治疗1个月达肿瘤降期,再次联合TACE治疗1次+RFA治疗1次,肿瘤评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相似文献   

14.
易玉海  姜庆军 《山东医药》2005,45(11):63-64
针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栓塞、消融术、放疗、栓塞放疗等。近年来,更多的倾向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治疗。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TACE是成熟的、有效的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既往对于肝癌合并PVTT,尤其是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因恐诱发肝功能衰竭,TACE被视为禁忌。近年来,有学者认为,PVTT多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52例行TACE治疗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TACE术后肝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栓塞后综合征等发生情况,分析生存期资料与影响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0(95%可信区间:4.4~5.6)个月,6、12、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18%和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肝两叶累及、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5.108、11.542、6.036、12.319、22.574,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分别为11.243、5.021、7.651、25.876,P值均0.05);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唯一影响因素是Child-Pugh分级(P=0.015)。结论在肝功能良好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TACE是安全有效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患者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分别接受索拉非尼单药治疗(n=30)、索拉非尼联合TACE(二联疗法,n=70),或者索拉非尼联合TACE和RFA(三联疗法,n=121)治疗的221例HC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其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是否有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疗法治疗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接受三联疗法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二联疗法(9. 5个月vs 4. 3个月,χ2=12. 77,P=0. 000 4),或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组(9. 5个月vs2. 0个月,χ2=16. 69,P 0. 000 1)显著延长。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60岁,BCLC分期C期,Child-Pugh分级B级、C级,血清AFP 200 ng/ml,肿瘤低分化,肿瘤直径 5 cm,有微血管侵犯(MVI)或有肝外转移(EHS)的肝内肿瘤,以及未出现索拉非尼相关副作用(P值均0. 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和RFA治疗可延长HCC患者的生存期。年龄60岁和肿瘤负荷严重是影响HCC患者疾病进展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和微波消融术(microwaveablation,MWA)是国内外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TACE术可阻断肝癌供血血管,并可清晰显示肿瘤所在区域,序贯应用MWA可以将实体瘤完全消融.但无论哪种术式,肝癌术后复发问题都难以解决.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巴萨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早期肝癌的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02/2017-11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TACE联合MWA治疗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的BCLC早期肝癌患者42例,术后即刻评价疗效,记录并发症,所有患者完成WMA后1 mo、2mo、3 mo、6 mo、12 mo、18 mo复查增强CT、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肝功和或肝动脉造影,记录复发时间.结果截至随访时,手术总有效率为61.5%,病灶控制率为8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7.3mo(范围2.3-34mo).单因素分析中,女性患者的PFS为14 mo,男性的PFS为11 mo.≥60岁的患者PFS为3.8 mo,60岁患者的PFS为8.9 mo.3 cm的肿瘤PFS为14 mo, 3-5 cm为10.7 mo, 5-10 cm以上的肿瘤PFS为11.2 mo.单个肿瘤的PFS为13.6 mo,≥2个肿瘤的PFS为4 mo. Child A级的PFS为20.8 mo, Child B级的PFS为11.2 mo, Child A级患者的PFS高于Child B级的患者. BCLC 0期的患者PFS为15.5 mo, BCLC A期的患者PFS为11.2 mo, BCLC 0期患者的PFS明显高于BCLC A期.术前HBV-DNA阳性的患者PFS为11.2mo,HBV-DNA阴性的患者PFS为13.3mo.HBe Ag阳性的中位PFS为11.2 mo, HBeAg阴性的PFS为13.3 mo.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Child分级、肿瘤数目、BCLC分期有统计学差异,肿瘤大小、术前HBVDNA、HBeAg阳性无统计学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 Child分级、BCLC A期、性别为影响TACE序贯MWA的HBV感染后的的BCLC早期肝癌的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CE序贯MWA治疗BCLC早期肝癌是安全有效的,Child分级、BCLC分期、性别可能影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局部热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微创介入中心接受TACE联合局部热消融治疗的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34例患者中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75例,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共59例。评价患者的消融效果(分为完全消融和部分消融),随访获得完全消融的患者肝内肿瘤复发状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其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在全部患者中,有88例获得完全消融,46例为部分消融,完全消融率为65. 7%,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显示,合并门静脉癌栓[比值比(OR)=5. 051,P=0. 017],肿瘤包膜不完整(OR=4.199,P=0. 007)及肿瘤位于危险部位(OR=4. 967,P=0. 001)是影响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获得完全消融的患者其中位无复发生存期是(17. 41±2. 73)个月,1、3、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 4%、23. 3%和17. 7%,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多发(OR=1. 708,P=0. 041)是其独立危险因素。TACE联合微波消融和TACE联合射频消融2种治疗方式对消融效果(χ2=2. 431,P=0. 119)和肿瘤复发(χ2=3. 292,P=0. 070)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门静脉癌栓、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和肿瘤部位是大肝癌患者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于获得完全消融的患者,肿瘤数目可用于评估肿瘤复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HCC)常见于进展期肝癌,PVTT可引起肿瘤播散、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从而导致顽固性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和肝性脑病,严重影响肝癌患者预后。根据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伴PVTT的进展期HCC,索拉非尼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但由于其疗效有限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它在国内的应用。而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疗效。目前主要应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联合索拉非尼、TACE联合消融术、TACE联合适形放疗、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门静脉粒子条置放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最后指出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有望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微波消融(MWA)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大体积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大体积HCC患者144例,其中联合组74例接受TACE序贯MWA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另70例接受TACE和索拉非尼治疗,随访2年。结果 在治疗后3 m,联合组肿瘤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0%和98.6%,显著高于TACE组的47.1%和88.6%(P<0.05);联合组血清AFP水平为(128.0±14.4)μg/L,显著低于TACE组[(208.7±27.3)μg/L,P<0.05],KPS评分为(88.7±8.2)分,显著高于TACE组[(79.4±7.9)分,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与TACE组的34.3%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腹泻、食欲下降、脱发、恶心和呕吐和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27.0%、20.3%、13.5%和18.9%,与TACE组的24.3%、30.0%、24.3%、17.1%和18.6%比,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