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目的探讨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2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每组14例。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地西泮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控制时间为(140.65±20.64)s,短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地西泮组(2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评价咪达唑仑治疗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癫痫持续状态(SE)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40例,给予地西泮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比较,并观察咪达唑仑的最大、最小用药剂量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咪达唑仑安全有效剂量为1~10μg/(kg·min)。在治疗剂量下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持续静脉泵人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给药咪达唑仑与传统联合方案治疗反复性小儿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8例反复性小儿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观察组行静脉给药咪达唑仑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联合方案,交替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χ2=4.223,P=0.035);观察组心率及血压未发生显著变化,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心率和血压均显著降低,且出现6例呼吸抑制。结论静脉给药咪达唑仑治疗反复性小儿惊厥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对癫痫持续状态(SE)小儿血神经肽Y(NPY)、甘丙肽(GA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S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惊厥控制时间、停药后完全恢复清醒状态时间、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SS)、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PY、GAL、BDNF水平、不良反应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各指标与ST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2.98%)高于对照组(53.19%),惊厥控制时间(43.56±11.09 min)、停药后完全恢复清醒状态时间(5.59±1.28 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8.79±13.25 min,7.47±1.53 h),STESS评分(0.84±0.25分)低于对照组(1.22±0.3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10.19±2.55 pg/ml)、TNF-α(12.28±2.47 pg/ml)、IL-6(13.16±1.49 pg/ml)、NPY(149.35±16.27 ng/L)、GAL(68.30±12.77 ng/L)、BDNF(0.76±0.18 ng/ml)均低于对照组(14.73±3.12 pg/ml,19.35±4.01 pg/ml,17.39±2.44 pg/ml,208.19±20.35 ng/L,89.46±13.02 ng/L,1.08±0.27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血清IL-1(r=0.599)、TNF-α(r=0.429)、IL-6(r=0.617)、NPY(r=0.571)、GAL(r=0.456)、BDNF(r=0.622)变化与STESS评分呈正相关(P 0.05)。结论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SE,可通过下调IL-1、TNF-α、IL-6、NPY、GAL、BDNF发挥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经典的抗癫痫治疗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地西泮等均具有抑制大鼠杏仁核的点燃效应,咪达唑仑是否有此效果尚不十分明确。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大鼠杏仁核点燃发作的抑制及其抗癫痫作用及对小鼠最大电休克惊厥模型的影响。设计:分为3个小实验,分别检测咪达唑仑对杏仁核点燃、对自主活动、对惊厥发生率的作用,各小实验采用完全随机,组间对照或动物前后对照。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4-08/2005-03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Wistar大鼠9只,体质量(250±10)g;昆明种小鼠12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5)g,实验动物由青岛市药品检验所动物中心提供。咪达唑仑由徐州恩华药业生产(批号:20030706,5g/L)。方法:①电极埋置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模型。随机取点燃大鼠9只,分别以0.25,0.5,1mg/kg咪达唑仑腹腔注射,采用四道生物信号微机处理系统测定后放电时程和Racine's分级。②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苯巴比妥(40mg/kg)组,咪达唑仑0.5,1.0,1.5mg/kg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给药,用XZC-4A小动物自主活动仪测定单位时间内的活动数(次数/5min)。③建立小鼠最大电休克惊厥模型的影响,以及计数惊厥发生率。主要观察指标:咪达唑仑对大鼠后放电时程和Racine's分级、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和惊厥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纳入大鼠9只和小鼠1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咪达唑仑对大鼠杏仁核点燃发作的影响:咪达唑仑0.5,1.0mg/kg腹腔注射后,后放电时程和Racine’s分级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0.01);咪达唑仑0.25mg/kg腹腔注射后,后放电时程低于用药前(P<0.05),Racine’s分级差异不明显(P>0.05)。②咪达唑仑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苯巴比妥组和咪达唑仑0.5,1.0,1.5mg/kg组小鼠自主活动数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咪达唑仑0.5mg/kg组小鼠自主活动数高于苯巴比妥组(P<0.05)。③咪达唑仑抗小鼠最大电休克实验的结果:苯巴比妥组和咪达唑仑0.5,1.0,1.5mg/kg组小鼠惊厥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咪达唑仑0.5mg/kg组小鼠惊厥发生率高于苯巴比妥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具有抑制杏仁核点燃的作用,抗癫痫作用显著,具有明确的抗惊厥和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眯达唑仑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8-01-2010-12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行机械通气的40例ARDS患儿,随机分为眯达唑仑组和苯巴比妥组各20例;比较两组用药2h患儿血气指标及临床表现.结果 咪达唑仑组在用药2h后血气指标及临床表现明显改善,与苯巴比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咪达唑仑能改善ARDS患儿的人机同步性,改善氧合,提高ARDS患儿机械通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院前咪达唑仑肌注与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院前救治小儿急性惊厥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院前急救科2015-06—2018-05期间院前接诊的需要止惊处置的急性惊厥患儿94例,按止惊措施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水合氯醛组(C组)。院前常规治疗基础上,M组(48例)给予咪达唑仑0.2mg·kg-1肌肉注射,C组(46例)予10%水合氯醛0.5ml·kg-1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组有效率93.8%,C组有效率91.3%,1min、3min、5min、10min控制例数(5vs.4,24vs.19,38vs.34,45vs.42),惊厥控制时间[(3.21±1.97)min vs.(3.57±2.1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复发例数、维持治疗例数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vs.12,8vs.16,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达唑仑肌注和水合氯醛灌肠对院前小儿急性惊厥同样安全有效,但咪达唑仑肌注操作更便捷,稳定性更高,更适用于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5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联合镇静组,每组45例。在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与机械通气基础上,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联合镇静组分别采用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1、6 h的Ramsay镇静量表(RSS)评分与生命体征、住院相关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1 h,右美托咪定组RSS评分高于咪达唑仑组、联合镇静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咪达唑仑组、联合镇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干预后6 h, 3组RSS评分、HR、呼吸频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每日唤醒时间长于右美托咪定组、联合镇静组,舒芬太尼镇痛用量大于右美托咪定组、联合镇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不良记忆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29-1830
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合计60例,随即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将对观察组热性惊厥患儿使用静脉注射负荷量咪达挫仑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热性惊厥患儿则使用地西泮对其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小儿热性惊厥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小儿热性惊厥的总有效率为93.33%(P0.05)。在治疗热性惊厥患儿这种疾病上,咪达挫仑治疗效果比地西泮治疗效果好,且见效快、疗效可靠,在治疗该病方法中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共建模成功12只,分为咪达唑仑组与对照组各6只。咪达唑仑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0. 8 mg/kg,1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20 d后观察2组荷瘤裸鼠体质量和皮下移植瘤体积变化。处死裸鼠,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咪达唑仑对肺癌移植瘤细胞形态的作用效应;依据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移植瘤中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观察移植瘤组织细胞中核蛋白质Ki-67的改变,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观察移植瘤组织中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咪达唑仑组移植瘤质量、肿瘤体积均显著较小(P 0. 05或P 0. 01); HE染色显示咪达唑仑组移植瘤组织发生大面积坏死; TUNEL法显示咪达唑仑组细胞凋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IHC染色表明咪达唑仑干预后显著下调移植瘤组织中核蛋白质Ki-67蛋白的表达,咪达唑仑组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5)。结论咪达唑仑可能是通过调控STAT3的表达显著抑制A549移植瘤组织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3年1月~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注射液和鲁米那注射液进行镇静。实验组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和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镇静。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32%),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注射液镇静效果优于地西泮、鲁米那注射液,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癫痫患儿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将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但未实施护理干预的52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回顾分析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同时配合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持续性静脉泵入,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3%(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加护理干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辅助用药对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120例,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30例。芬太尼组辅助使用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组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啶1μg/kg,咪达唑仑组辅助使用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辅助使用芬太尼2μg/kg、咪达唑仑0.05 mg/kg。观察比较4组入室后、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用药前后镇静-躁动评分及躁动、镇静过深、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①MBP、SpO2、HR情况比较:用药后5 min,4组MAP、HR、SpO2均有所下降,其中MAP、HR右美托咪啶组与其他各组同一时间点及组内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O2右美托咪啶组、咪达唑仑组及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咪达唑仑组、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与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啶组比较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②麻醉效果比较:镇静-躁动评分用药后5 min咪达唑仑组、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均较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啶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5 min、30 min咪达唑仑组、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均较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啶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较咪达唑仑组降低,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躁动率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低于咪达唑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过深率咪达唑仑组、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组均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右美托咪啶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右美托咪啶具有清醒镇静作用,能够很好地阻断颈丛神经阻滞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且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宜作为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滴定给药对患者呼吸、循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滴定法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拟于门诊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8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P组(n=29)、M1组(n=29)、M2组(n=29)。P组患者依次给予丙泊酚1 mg/kg+丙泊酚0. 5 mg/kg; M1组患者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 03 mg/kg+丙泊酚0. 6 mg/kg; M2组患者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 03 mg/kg+咪达唑仑0. 03 mg/kg+丙泊酚0. 3 mg/kg。分次静脉滴定给药,至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为-5分即停止给药开始内镜检查,内镜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的RASS评分和临床体征追加丙泊酚0. 5 mg/kg。观察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低血压发生率、丙泊酚消耗量、苏醒时间、术后定向力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M2组呼吸抑制发生率(58. 6%)、呼吸抑制持续时间中位数(25. 0 s)明显低于P组(85. 7%,80. 0 s)和M1组(86. 2%,60. 0 s),差异有显著性(P 0. 05),P组和M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患者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定向力评分、术者操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2组患者苏醒时间(12. 0 min)长于P组(8. 0 min),差异有显著性(P 0. 05)。三组患者丙泊酚总消耗量比较,P组 M1组 M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滴定法给药应用于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性。复合0. 06 mg/kg咪达唑仑可显著减少呼吸抑制发生,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且不延长术后离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气管插管术中采用咪达唑仑的镇静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术的60例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化镇静护理,比较2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率及起效(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镇静效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达到镇静效果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术中实施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时应用综合化镇静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PICC置管的7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2年5月—2014年4月的32例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5月—2018年7月的40例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置管时运用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镇静镇痛管理;对照组在置管前常规使用地西泮镇静后进行穿刺,操作过程中再临时加用咪达唑仑镇静。比较两组的镇静镇痛效果、心率、呼吸、指脉氧饱和度、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区污染次数、置管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用药30、60 min时的镇静评分(Ramsay)和疼痛评分(FLAC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区污染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心率、呼吸、指脉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PICC置管过程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镇静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方法,有助于减少置管区污染,降低患儿不适程度,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优于以往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吗啡联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病患者中镇痛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及效价比.方法 前瞻性将ICU内119例需行镇静镇痛且预计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芬太尼-咪达唑仑组(A组,n=30例)、曲马多-咪达唑仑组(B组,n=29例)、盐酸哌替啶-咪达唑仑组(C组,n=30例)和吗啡-咪达唑仑组(D组,n=30例).A、B、C组分别给予芬太尼-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曲马多肌注联合咪达唑仑、盐酸哌替啶肌注联合咪达唑仑;D组给予吗啡-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维持.分别应用数字评分法和Richmond躁动-镇静(RASS)评分系统评价镇痛镇静效果,数字评分≤3分为成功镇痛,RASS评分-1~-3分为成功镇痛;记录人均每日用药费用、镇静药物每日用药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和CRP浓度.结果 四组方法均可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A、D组同时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A、D组患者人均每日镇痛镇静药消费低于B、C组(P<0.05),用药超过2 d后,A、D组镇静药物用量低于B、C组(P<0.05);A、D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APACHEⅡ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小于B、C组(P<0.05).结论 吗啡联合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同时减轻炎症因子生成,在危重病患者的镇痛镇静中有较高的效价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用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镇静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42例大于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2组,各21例,分剐服用咪达唑仑(中午服用3.75~7.5mg,睡前服用7.5~15mg)和地西泮(白天分两次服用2.5~5.0mg,睡前服用5.0~7.5mg),使患者镇静程度达到ramsary评分2-3分。每6小时1次记录镇静程度,达到镇静要求的记1分,未达要求者记0分;发病7-10d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咪达唑仑组与地西泮组分别于(0.42±0.25)h和(1.11±0.46)h开始达到镇静要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P〈0.05)。咪达唑仑组镇静记分为(24.63±5.31)分,地西泮组为(18.214±4.52)分,前者明显大于后者(t=2.54,P〈0.05)。患者SCL-90评估中,咪达唑仑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地西泮组(t分别=2.07、2.12、2.23、2.07、2.15、2.17,P均〈0.05)。结论咪达唑仑用于老年人心肌梗死的镇静催眠比地西泮起效更快,嗜睡、乏力、纳差、抑郁、焦虑症状明显少于地西泮,较适合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吗啡-咪达唑仑与普鲁泊福、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 93例需要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3组:普鲁泊福组:首剂1 mg/kg,维持剂量1 mg/(kg·h).吗啡-咪达唑仑组:吗啡首剂0.05 mg/kg,维持剂量0.05 ms/(kg·h);咪达唑仑首剂0.15 mg/kg,维持剂量0.05 mg/(kg·h).咪达唑仑组:首剂0.15 mg/kg,维持剂量0.05 mg/(kg·h).根据Ramsay镇静评分逐渐增加镇静药物剂量.记录镇静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镇静费用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咪达唑仑组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为(6.0±2.4)h,长于普鲁泊福组的(4.6±1.7)h(P<0.01).吗啡-咪达唑仑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5.6±2.7)h与普鲁泊福组(4.6±1.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咪达唑仑组镇静费用(101.7±20.4)元低于咪达唑仑组(127.7±21.3)元(P<0.05)及普鲁泊福组(199.7±65.9)元(P<0.01),咪达唑仑组及吗啡-咪达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普鲁泊福组[分别为3.2%(1/31)、9.7%(3/31)、35.4%(11/31),P<0.05,P<0.01].结论 吗啡-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较普鲁泊福及咪达唑仑更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