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强调应强化法制观念、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强化证据意识、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护理人员入院评估的风险教育及护患沟通等.  相似文献   

2.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6  
为加强医院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安全意识,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护理部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同时,对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隐患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制定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预案与护理工作有关的紧急风险预案20余项、护理质量管理关键流程、护理缺陷管理措施等.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及质量意识,同时由于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进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强化护士长管理职能,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护理业务质量改进。结果2005、2006、2007年护理缺陷事故分别为11、4、1起,患者满意度由2006年10月的88.7%上升至2007年9月的98.1%。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风险管理意识应从护理专业学员在学校学习期间开始培养、形成和强化,以利于将高质量护理人才输送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减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有效、优质的护理。方法:识别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常见风险应急程序,改进工作流程,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改善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培训,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薛颖芝 《现代护理》2007,13(21):2007-2008
目的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血液透析中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建立健全告知、签字制度,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护士长的风险监控。结果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护士抗风险能力。结论风险管理能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血液透析中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建立健全告知、签字制度,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护士长的风险监控.结果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护士抗风险能力.结论 风险管理能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安全管理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强化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措施有强化风险培训、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分层分组管理等措施,与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未实施风险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强化风险管理后护士安全管理意识、护理质量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变化。[结果]强化风险护理管理后,护士的风险因素认识、安全管理认识、对安全管理的态度等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护士的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消毒隔离、风险评估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护理投诉率低于管理前,主动呈报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强化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安全.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评估患者的安全风险,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采取加强健康知识的指导、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护、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强化重要临床指标的护理观察等措施,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提高了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0.
张迎 《全科护理》2014,(21):2008-200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以往2年妇科病房出现的护理缺陷、护理差错等不良事件和处理经验加以分析,从护士长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防止跌倒、坠床,加强护士"慎独"修养,严格规范护理行为,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好风险防范,实施告知义务,不做对家属不科学的解释,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临床知识水平,通过对病人药理知识等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用药的自觉性等方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强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果]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后,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以及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妇科病区的实施,有效地减少护理缺陷发生,同时显著提高了优质护理质量,消除了护患纠纷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某护士学校在校护理专业学生在角色扮演皮内注射实训课中存在的风险。方法实训课中学生相互扮演"护士"和"病人"的角色,真人操作。结果角色扮演皮内注射实训课中出现的操作风险有安瓿割伤、针头刺伤、药物过敏反应、局部皮肤感染、晕针。导致出现风险的因素为老师对操作中存在风险的预见性不强、实训室环境较差不适宜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学生心理素质差、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无菌观念不强、职业防护意识差。结论加强老师对护理操作风险的评估、改善实训室条件、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强化职业防护意识是降低角色扮演在皮内注射实训课中发生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引进风险管理理念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部在护理管理中引进了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学习、培训和教育,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识别和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同时健全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为减少护理风险提供了保障,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产科护理实习学生的风险意识现状,探索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风险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253名实习学生的医疗护理风险意识,并采取入科时的风险教育、中期风险案例分析、出科时风险知识考核三段式的风险管理,把护理风险防范教育贯穿于实习过程的始终。结果护理实习学生的法律观念淡薄、风险意识薄弱、产科理论与技能欠缺;通过强化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风险管理后,护理实习学生护理风险知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80分)分别为86%、84%和82%。结论通过加强法律知识、产科专业知识与专科技术的学习与培训,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降低风险等级及规避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4.
黄健桃  梁丁英 《家庭护士》2009,7(10):902-903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方法]评估产房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改善工作流程,通过严格准入、加强培训、提高技术;增强法律意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加强环境及设施的管理;加强护患沟通等方式强化助产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助产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及差错事故,提高了产房护理质量.[结论]强化助产士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产妇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张宪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12-5713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预防机制。方法采用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并且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预案,进一步强化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效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结果大幅度地降低了护士在工作中风险的发生。结论只有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才能发挥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最终达到提升护理品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阐述心内科重点环节护理安全的管理体会。通过对意外事故的防范、院内感染的防控等来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通过对重点环节的管理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思想以及技能的培训,来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强化对心内科患者疾病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的掌握。通过强化安全管理对策,有效降低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减少了护理的差错,进而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规范护理服务过程中床头护理标识的使用,有效警示医、护、患三方注意风险防范。方法:将患者床头的标识划分4个预警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4个颜色表示评估后的患者安全问题及风险高低,警示医护人员、陪护人员和患者加强防范。结果: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安全标识做到规范统一,用国际通用的预警颜色进行护理风险等级划分,能强化医护患三方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赵翠英 《现代护理》2007,13(9):830-831
目的规避抢救过程中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害,确保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专业培训、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法律意识、建立风险呈报制度等手段,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抢救过程中未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与事故。结论实施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病人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不安全隐患、减少风险事件的损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