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白蛋白浓度及其变化与胎盘早剥的关系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10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52例(发生胎盘早剥)、对照组52例(未发生胎盘早剥),监测血浆蛋白浓度变化及其幅度与胎盘早剥的关系,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38例患者血浆白蛋白下降(29±5)g/L,14例患者血浆白蛋白下降(40±4)g/L。对照组52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血浆白蛋白下降〈(8±3)g,L,29例患者血浆白蛋白下降幅度在(8±3)g/L至(29±5)g/L之间,观察组白蛋白减少量大于对照组。结论低蛋白血症与胎盘早剥有内在联系,对临床预防胎盘早剥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通过避免血浆蛋白急剧波动可及早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在精神疾病应用中对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精神疾病应用丙戊酸钠过程中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停药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治疗及转归。结果 18例患者中,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33±12.66)岁;精神分裂症12例,癫痫性精神病2例,双相情感障碍3例,精神障碍1例。患者均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规格:0.5 g/片), 0.5 g/次, 1~2次/d;丙戊酸钠用药持续时间(4.58±3.30)个月,停药时间(3.50±1.15)d。停药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为(2.79±0.66)g/L,高于停药前的(1.26±0.3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住院期间常规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后均不再口服丙戊酸钠,其余精神科治疗方法不变。18例患者停药后复查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恢复到>2.0 g/L。患者未出现出血及其他特殊不适。结论 丙戊酸钠在精神疾病的临床应用中个别患者可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但未发现引起出血现象,停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东菱克栓酶治疗中FIB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过程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用药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下降情况。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测试组60例,对照组30例,应用Sysmex CA-1500型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第一天、用药后第一天与用药后第二天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第二天与用药后第三天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前与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东菱克栓酶对脑梗死进行治疗,对降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要注意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NS)常处于高凝状态 ,易并发血栓形成。成年 NS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 10 %~40 % [1 ] ,严重影响该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因此抗凝治疗是目前 NS治疗的关键之一。我们对 35例原发性 NS患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 (L MWH,速避凝 )治疗 ,与 30例原发性 NS患者单纯应用常规治疗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具有以下临床表现 :(1)尿蛋白≥ 3.5 g/ 2 4h;(2 )血浆白蛋白≤ 30 g/ L ;(3)水肿 ;(4 )血脂升高。其中(1)、 (2 )两条为诊断所必备 ,通过相关检查除外糖尿病肾…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常处于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形成.成年NS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10%~40%[1],严重影响该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抗凝治疗是目前NS治疗的关键之一.我们对35例原发性N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速避凝)治疗,与30例原发性NS患者单纯应用常规治疗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具有以下临床表现:(1)尿蛋白≥3.5g/24h;(2)血浆白蛋白≤30g/L ;(3)水肿;(4)血脂升高.其中(1)、(2)两条为诊断所必备,通过相关检查除外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及遗传性肾脏病等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1.2 一般资料:本文65例为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住院的成年患者.其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均在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范围.6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其中男 20例,女15例;年龄14~63岁(平均29.2岁),13例行过肾活检.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 例,女12例;年龄15~61岁(平均28.8岁),11例行过肾活检.两组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方面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变化。方法:T2DM早期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1)70例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治疗组40例及非治疗组30例,测定血糖及血脂、UAER、CRP、FIB等。另选3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血糖、TG、CRP、FIB、UAER在2组均有下降,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逐渐升高,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可在降低TG、CRP、FIB水平的同时,降低UAER水平,使用胰激肽原酶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测定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al myeloma,MM)的关系,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50例MM患者治疗前血浆FIB含量和化疗后FIB含量,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MM患者血浆中FIB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MM患者Ⅰ期、Ⅱ期的FIB血浆水平均显著低于Ⅲ期(P<0.05),而Ⅰ期、Ⅱ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治疗有效者,血浆FIB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无效者,其血浆FI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FIB含量测定在MM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准确地测量人体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对临床诊断,处理病人及预后疗效的观察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许多实验室已引进了各种不同型号的自动凝血仪,一般均用凝血酶法和PT-演算法检测FIB。笔者在使用自动凝血仪检测FIB过程中发现即使使用相同的标准血浆绘制标准曲线,但由于方法不同,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就两种方法测定的FIB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检验质量和质控水平。1 材料正常血浆50例。FIB含量在200~400g/L。异常血浆50例。病人来自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各种癌症,产妇及血栓性疾病等。F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比积(Hct)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血浆FIB和Hct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两组血浆FIB和Hct分别为:糖尿病组(4.38±1.17)g/L、(0.55±0.07)L/L,正常对照组(3.09±0.73)g/L、(0.41±0.05)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浆FIB和Hct含量均显著增高,血浆FIB和Hct升高可使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FIB和Hct对于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FIB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冠心宁注射液治疗2周后,FIB及CRP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3.97±0.54)g/L比(3.25±0.66)g/L(P<0.05)及(10.77±0.65)mg/L比(9.15±0.32)mg/L(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能进一步降低FIB及CRP水平,可能减少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化疗前后变化。方法测定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FIB、血清hs-CRP水平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并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hs-CRP、FIB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有效者hs-CRP、FIB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血浆FIB、血清hs-CRP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判定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FIB水平变化的直线相关性。结果:(1)350例CHD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260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86±0.87)g/Lvs(2.76±0.72)g/L,P<0.01];FIB随狭窄支数增加有增高趋势,但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FIB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间呈轻度直线性相关(r=0.225,P<0.01)。(3)FIB水平对CHD的预测价值以FIB≥3.5g/L为界,其敏感性为53.7%,特异性为80.8%。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未发现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折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患者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患者232例作为创伤组,根据患者骨折创伤程度分为轻度创伤组114例、中度创伤组48例、重度创伤组70例,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骨折创伤患者与对照组D-D和FIB水平,并分析其与骨折创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创伤组D-D及FI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 <0.001).重度创伤组D-D及FIB水平均高于轻度创伤组和中度创伤组(P<0.05).结论 骨折创伤患者较正常健康者血浆D-D、FIB水平高,其血浆D-D、FIB水平随创伤程度的加重随之升高,临床可根据血浆D-D、FIB水平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4.
乔晓亮 《安徽医药》2018,22(6):1123-1125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在宫颈癌中的变化及对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62例(宫颈癌组),检测术前空腹血浆FIB和SCCA水平,同期选择宫颈良性病变患者50例(宫颈良性病变组)及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浆FIB和SCCA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宫颈癌患者手术一周后再次检测血浆FIB和SCCA水平的变化.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浆FIB和SCCA水平分别为(4.40±1.29)g·L-1和(6.62±-1,显著高于宫颈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72、132.072,P<0.05);血浆FIB和SCCA水平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相关,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l~Ⅱ期患者(P<0.01);在手术1周后宫颈癌患者血浆FIB和SCCA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 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其体内血浆FIB和SCCA水平变化显著,并且血浆FIB和SCCA水平变化趋势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血浆FIB和SCCA可以作为宫颈癌患者诊断、疾病监测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对肺癌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首次确诊的106例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德国罗氏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对患者外周血中D-二聚体进行分析,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FIB进行测定。并对其与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二聚体水平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IB含量在不同病理类型间有差异,表现为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但三组间FIB均值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在不同肿瘤分期间表现为Ⅳ期>Ⅲ期>Ⅰ~Ⅱ期,Ⅲ期与Ⅳ期FIB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FIB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特别对不同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参考,分期较晚的肺癌患者D-二聚体、FIB明显高于早期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NS患儿及35例同龄健康儿童血清IL-8的水平.结果 NS急性期患儿血清IL-8为237.41 ng/L,与健康儿对照组血清IL-8 23.19 ng/L比较明显增高(P<0.05).NS急性期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20.4 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45.8 g/L(P<0.05).NS急性期患儿血清IL-8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7,P<0.05).结论 IL-8与NS的发病密切相关,对血清IL-8水平的监测可作为NS患儿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对象发病24小时内,首次脑CT扫描出血量≥20 ml的中到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入院当天测定FIB,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结果 纳人合格研究病例148例,患者的FIB水平范围是1.70~7.06 g/L,其均数为3.83±1.00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无差别(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与FIB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02,P<0.001).结论 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可以较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对象发病24小时内,首次脑CT扫描出血量≥20 ml的中到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入院当天测定FIB,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结果 纳人合格研究病例148例,患者的FIB水平范围是1.70~7.06 g/L,其均数为3.83±1.00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无差别(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与FIB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02,P<0.001).结论 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可以较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对象发病24小时内,首次脑CT扫描出血量≥20 ml的中到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入院当天测定FIB,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结果 纳人合格研究病例148例,患者的FIB水平范围是1.70~7.06 g/L,其均数为3.83±1.00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无差别(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与FIB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02,P<0.001).结论 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可以较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对象发病24小时内,首次脑CT扫描出血量≥20 ml的中到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入院当天测定FIB,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组.结果 纳人合格研究病例148例,患者的FIB水平范围是1.70~7.06 g/L,其均数为3.83±1.00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无差别(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有极显著差别(P<0.01).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与FIB水平成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02,P<0.001).结论 中大量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可以较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