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制氧厂设备吸声降噪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分析某制氧厂空压车间噪声治理前后噪声强度,了解该车间噪声危害状况,评价噪声治理的效果,为同类设备的噪声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精密脉冲声级计测定A声级,用分数倍频程滤波器进行频谱分析.结果 频谱分析该噪声为高频噪声,治理后各测定点的噪声强度均有所降低,高频段声压级降低最显著.结论 安装吸声罩后降噪效果明显,吸声罩内的吸声材料符合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联合工房卷包作业场所噪声吸声降噪治理前后控制效果。方法对该卷包作业场所噪声治理前后噪声频谱、强度(A声级)定点进行测量、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吸声降噪治理后卷包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均有所下降,其中以远离设备噪声源测量点位的控制效果最好。设备进行近距离操作岗位,治理后噪声强度平均降低了2.6 d B(A);离设备声源距离较远区域,治理后噪声强度平均降低了6.8 d B(A)。结论离声源较远区域较声源附近吸声降噪效果好,为实现保护工人健康的目的,仍须采取联合工房吸声降噪治理工程与岗位作业人员佩戴护耳器结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某噪声车间内交接控制室隔声、吸声等降低噪声改造方法。方法于2021年12月, 通过对某噪声车间交接控制室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现场检测, 分析噪声超标原因, 提出降低噪声的改造设计方案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噪声车间交接控制室改造前峰值频带噪声强度为112.8 dB(A), 峰值频率位于1 000 Hz。改造后理论计算控制值为61.0 dB(A), 实测噪声强度为59.8 dB(A)。结论降低噪声改造后交接控制室噪声强度降低, 符合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控制室接触限值要求, 对噪声治理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采用了墙壁波纹穿孔板吸声结构和空间悬挂式吸声体吸声,缩短了车间内的噪声混响时间,使车间内的噪声降低T30[dB(A)];将柴油机与地基的钢性连接改为弹性连接,使90%的干扰力被隔绝,达到很好的隔振效果;采用隔声门使相邻车间不再受噪声的干扰。本次治理投资少、效果好,使噪声强度降到了国家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制氧厂空气分离系统噪声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作场所治理前后噪声强度进行测定和频谱分析。结果 25个监测岗位,治理后的噪声强度均有所降低,高频段声压级降低最显著(P〈0.001)。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的要求[1]。结论降噪效果明显,职业卫生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6.
噪声对人体危害的非特异性指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噪声对人体健康损害的非特异性指标,对某棉纺厂接触不同噪声强度但接触时间均较稳定的528名工人作了上班前后心血管、血液及植物神经方面某些指标的调查。调查对象分布在织布、细纱和摇纱车间;并以上班前半小时和下班后半小时内检查结果作自身对照分析。用经校正后ND_2型声级计测定噪声强度和频谱。调查结果:①织布车间噪声102(A)dB以高频为主,细  相似文献   

7.
郑清源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52-1253
目的为了解企业噪声对工人的危害,切实加强今后预防措施。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试行(草案)》进行测定并对部分噪声源作频谱分析。结果全市共检测16个企业147个作业点,合格点数仅62个,合格率42.18%。各行业噪声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频谱特性以中高频为主。结论应采取有效减振防噪措施,增加隔声,吸声设备,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化纤纺丝噪声的治理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大型石化企业在锦纶和涤纶纺丝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噪声危害 ,噪声最高值达 10 2dB(A) ,影响了职工的健康。为改善劳动条件 ,该厂于 1990~ 1992年分期对化纤纺丝噪声进行了吸声治理 ,现将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将锦纶络筒、弹力丝车间、涤纶纺丝车间卷绕岗位、长丝后纺工房作为噪声治理的对象。2 .噪声测量方法 :噪声的定点、检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 ,噪声监测点在治理前后相同 ,采用国产ND 2型精密声级计测定 ,噪声平均值计算采用几何平均值[1] 。3.治理措施 :(1)治理措施的选择 :化纤纺丝…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claus风机噪声污染特性,为指导噪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6月正常生产的10台claus风机噪声强度和频谱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claus风机噪声超过100 dB(A),且来源于自身,其他声源的声压级叠加可忽略不计;频谱分析为低、中、高宽带频谱;100%风机噪声强度高于频谱峰值;claus风机以高频噪声污染为重;10台风机环比70%的频谱声压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车间平均频谱声压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频程分析claus风机噪声频带过宽,不能涵盖其噪声全貌,建议日后频谱分析采用1/2或1/3倍频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电机制造企业不同车间噪声危害及频谱特征。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法,以深圳市某电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15个生产车间共90个工作地点16~16 000 Hz范围内11个频段的噪声强度进行了测量,运用聚类分析对不同车间噪声频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测试车间噪声最大,其次为一号跑车房、浸油房、空压机房、二号跑车房和大啤部,平均值都超过了90.00 dB(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组装一车间、组装二车间、组装三车间、组装四车间、注塑车间、机加工车间、涂粉一车间及涂粉二车间的噪声频谱特征相似,低频噪声强度较大,噪声强度最高值出现在63 Hz,之后随着频率的增高噪声强度不断下降。二号跑车房、大啤部、烧焊车间和空压机房噪声频谱特征相似,以中间频段噪声强度为主,125~2 000 Hz之间的噪声强度较大,其他频段的噪声强度显著降低;一号跑车房、浸油房和测试车间噪声频谱特征相似,高频噪声强度较大,噪声强度随着频率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在8 000 Hz达到最高,之后略有下降。结论同一生产企业不同车间的噪声危害分布有其特征,应对噪声源做频谱分析,有助于找出防护重点并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