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中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CQVIP等数据库,收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和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1 851例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质子泵抑制剂类型,CYP2C19强代谢型(EM)、中间代谢型(IM)与弱代谢型(PM)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存在统计学差异[EM vs. IM:OR=0.57,95%CI(0.36,0.88),P<0.05;EM vs. PM:OR=0.39,95%CI(0.25,0.59),P<0.05;IM vs. PM:OR=0.54,95%CI(0.35,0.86),P<0.05]。亚组分析表明含奥美拉唑的三联方案中,EM型幽门螺杆菌根治率明显低于IM型[OR=0.21,95%CI(0.11,0.39),P<0.05],同样结果也发生在EM与PM之间[OR=0.12,95%CI(0.04,0.35),P<0.05],但IM型与PM型间无差异。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未发现上述差异。结论:中国人群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但不影响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的根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和药物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对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与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Meta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构建决策树模型,对2种治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略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RR=0.93,P=0.03),安全性方面,2种方案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1,P=0.19),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显示,相比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ICER值为2 609.00元,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基础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基础分析结果较为稳健。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略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但相比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ICER值过高,因此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拄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2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采取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组36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每天2次;奥美拉唑组36例,给予奥美拉唑20 mg,每天2次,共1个月.观察两组溃疡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7.2%(35/3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4% (34/36);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为75.0% (27/3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2.2% (26/36),埃索美拉唑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奥美拉唑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渍疡中,埃索美拉唑效果更好,可更为快速且有效地清除幽门螺杆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一共收治3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2015年8月~2016年8月),把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埃索美拉唑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①与奥美拉唑组(86.67%)对比,埃索美拉唑组治疗有效率(97.33%)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奥美拉唑组(80%)对比,埃索美拉唑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93.33%)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比,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具有更明显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树斌 《中国药业》2005,14(8):76-76
目的:探讨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肠溶片与阿莫西林、甲硝唑的7 d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将6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观察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根除率.结果: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埃索美拉唑组为93%,奥美拉唑组为92%;对HP的根除率,埃索美拉唑组为84%,奥美拉唑组为82%.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治疗HP相关性溃疡均具有疗程短、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轻微的特点,但价格埃索美拉唑组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林杭娟  沈睿伟 《中国药房》2011,(12):1085-1087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西沙星、甲硝唑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Hp阳性的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西沙星、甲硝唑口服1周后,埃索美拉唑序贯7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1周后,奥美拉唑序贯7周。停药4周后检测2组Hp感染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4周,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8%,对照组根除率为7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西沙星、甲硝唑较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采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HP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进行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相比,埃索美拉唑治疗后HP根除率较高且不良反应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配合抗菌药物对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住院治疗胃溃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对参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1月后的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参照组为77.78%(P<0.05),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97.78%高于参照组为75.56(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配合抗菌药物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疗效与清除幽门螺杆菌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的联用。  相似文献   

9.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66例。两组分别给予阿莫西林1g,1日2次,克拉霉素0.5g,1日2次,埃索美拉唑组加用埃索美拉唑20mg,1日2次,奥美拉唑组加用奥美拉唑20mg,1日2次。1周后两组分别单用埃索美拉唑20mg,1日1次,奥美拉唑20mg,1日1次,维持治疗3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Hp状况。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为94.0%,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为90.9%;埃索美拉唑组Hp根除率为92.4%,奥美拉唑组Hp根除率为84.9%。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埃索美拉唑组为36.4%和60.6%,奥美拉唑组为16.7%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优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腹痛缓解较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四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四联1周疗法,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1周疗法,停药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33/4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5%、9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四联1周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时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104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埃索美拉唑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与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每组52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以及疼痛缓解状况.结果:对比发现,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以及疼痛缓解状况与奥美拉唑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显著效果,溃疡愈合率以及Hp清除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门诊医师接诊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门诊随机患者,选取病例资料完整的200例。通过盲选均分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给予研究组采取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记录收集好并作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埃索美拉唑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消化内科收治胃溃疡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奥美拉唑组与埃索美拉唑组,奥美拉唑组(120例)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埃索美拉唑组(12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等。结果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70.8%,92.5%;埃索美拉唑组患者溃疡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组患者Hp根除率和溃疡复发率均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优于治疗前,且埃索美拉唑组患者改善较奥美拉唑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相较于奥美拉唑可更有效促进溃疡愈合,缓解临床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5.
唐琼 《中国处方药》2014,(10):11-1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两种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溃疡愈合,有利于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佟博 《黑龙江医药》2015,(2):327-32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10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为基础用药,比较两组治疗后HP根除率及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停药4周、8周HP根除率分别为84%、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25,X22=8.364,P<0.05),对照组患者停药8周HP根除率低于停药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5,P<0.05);2观察组治疗4周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78,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可有效根除HP,提高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薛红 《中国药业》2012,(19):3-4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胃溃疡活动期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457g及替硝唑片0.5g、每日1次,A组(34例)再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B组(38例)再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均每日1次。治疗8周后,A组和B组分别继续单服埃索美拉唑20mg或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继续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结果A组和B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5.29%和73.6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18%和71.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A组更明显(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替硝唑,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有更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能更好地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均给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组加服埃索美拉唑,对照组加服奥美拉唑,治疗3周后比较2组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胃溃疡总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0.0%、85%,高于对照组的70.0%、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含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具有疗效理想,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采用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周期10d;标准三联疗法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周期14d。结果:四联疗法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总有效率为89.69%,按PP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率为88.66%,按ITT分析,为86.87%;标准三联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8.57%,按PP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率为77.38%,按ITT分析,为76.47%。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p 阳性的门诊患者96例,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率、溃疡率及Hp根除率。结果两组的症状缓解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