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利水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人消肿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利水法"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加治疗,用药30d后对比患肢臂围前后变化,计算有效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方法:将5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肢上臂周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值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散结方联合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水肿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肢常规功能锻炼和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散结方冲服联合热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周径、上肢淋巴水肿及上肢疼痛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散结方联合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联合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予中药汤剂内服联合膏贴外敷,对照组予综合消肿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气虚血瘀型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取60例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中药口服和功能锻炼,对照组单纯功能锻炼。用药6周后对比患肢臂围前后变化,计算有效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68.33%),P0.05。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通消肿外敷方患臂温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予温通消肿外敷方患臂温敷,对照组予安慰剂患臂温敷。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 d上肢臂围和患肢症状评分,最终评价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1.3%,对照组为68.9%,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法"外敷治疗局部辨证为寒证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阳利水方治疗乳腺癌淋巴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阳利水方,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和患肢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阳利水方能减轻患肢水肿、疼痛,改善患者失眠,并防止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子散外敷配合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四子散外敷联合物理治疗)36例和对照组(单纯物理治疗)40例,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肢臂围及患肢疼痛程度,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2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对比无差异,但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四子散外敷联合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化瘀方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患肢淋巴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络化瘀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肢周径、患肢症状改善情况及上肢功能。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肢臂围,患肢麻木感、疼痛感、肿胀感、沉重感等主观症状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分量表(DASH)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患肢臂围,患肢麻木感、疼痛感、肿胀感、沉重感等主观症状评分,以及DASH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采用通络化瘀方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疗效确切,可明显缩小患肢周径,减轻患肢水肿症状,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剂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7例予扶正消瘤颗粒,对照组67例予呋塞米,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肢臂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剂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对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淋巴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上臂周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臂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通络中药配合淋巴按摩对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小上臂周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抬高患肢、肢体锻炼、向心性按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中药治疗15天。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比较,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上臂周径患侧一健侧差值比较,上肢淋巴水肿在治疗后均有消退,治疗组消退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方药治疗能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利水汤联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淋巴按摩,观察组加用参芪利水汤联合淋巴按摩。结果:观察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利水汤联合淋巴按摩能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风险,减轻患肢肿胀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通络消肿方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络消肿方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通络消肿方组)63例和对照组(安体舒通组)63例,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肢臂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55.6%,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络消肿方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治疗组以活血通络汤内服并熏洗机熏洗及配合功能锻炼,西药对照组口服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及功能锻炼治疗。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侧上臂中点臂围,用药2个疗程总结疗效,进行组间对照,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对照组总有效率64.5%,经卡方检验,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活血通络汤能明显改善乳活血腺癌手术后患肢水肿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胡述博 《新中医》2022,54(14):138-142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熏洗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方熏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患肢周径、患肢功能活动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肢周径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上肢功能(DASH)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2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乳腺癌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R23)中上肢症状、乳腺癌症状、体象、对未来的憧憬、性欲、性功能、治疗不良反应、对脱发的担忧等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肢症状、乳腺癌症状、体象、对未来的憧憬、治疗不良反应、对脱发的担忧等评分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取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恢复操对患肢进行锻炼,对照组对患肢进行单纯的功能恢复操锻炼,在术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比较2组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用艾灸治疗配合乳腺功能恢复操,治疗和预防患肢水肿疗效确定,在术后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操治疗和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疗效肯定,可以预防和减少患肢水肿的发生,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利水消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确诊为乳腺癌经手术根治后伴发上肢水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理气活血利水方(黄芪、白术、川芎、红花、党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等)配合西医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45例,并设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8%,对照组总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91.11%,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较好的消退上肢水肿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英巧 《新中医》2019,51(12):235-238
简版: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健脾活血解毒汤与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52例。2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联合健脾活血解毒汤与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的疗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上肢臂围计算出有效指数,以评定上肢水肿情况,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测患肢的疼痛程度,以Karnofsky评分法评测患者的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16%,高于常规组的82.69% (P< 0.05)。2组有效指数和Karn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有效指数、Kamofsky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诠: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健脾活血解毒汤和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能有效改善患肢症状和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且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单用气压治疗仪治疗,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侧上臂中点臂围,用药2个疗程总结疗效,计算有效率,进行组间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气压治疗仪治疗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