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作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跟踝部、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5例,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4岁.皮肤缺损部位:跟踝部10例,膝部5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大11.0cm×10.0 cm,最小8.0 cm×8.0 cm.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作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跟踝部、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5例,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4岁.皮肤缺损部位:跟踝部10例,膝部5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大11.0cm×10.0 cm,最小8.0 cm×8.0 cm.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20 cm×17 cm.最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2 cm×18cm,最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用包皮移植治疗手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15例,病人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62岁,最小3岁.手外伤皮肤缺损面积最大10cm×6cm.包皮切取最大面积为12cm×9cm,最小为4cm×2cm.手术方法:手外伤常规清创处理后估算皮肤缺损大小.然后按缺损大小,以包皮环切术切取适当大小的包皮,并将取下包皮  相似文献   

14.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小腿后侧设计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10例小腿下段及足跟周围皮肤缺损病例;皮瓣面积最大11.0cm×8.0cm,最小4.0cm×5.0cm.结果 10例皮瓣全部存活,无皮瓣坏死及血管危象的发生.结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可靠、充分,操作安全、简便,可以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跟周围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内踝上部皮瓣 ,是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为蒂的皮瓣。作者应用该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踝部皮肤缺损 9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中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 6~ 5 7岁 ,平均 34岁。其中车祸伤 7例 ,重物砸伤 1例 ,烫伤 1例。 9例均为踝部皮肤缺损。合并肌腱或同时有骨外露 ,不宜行游离植皮术。其中踝前皮肤缺损 4例 ,外踝皮肤缺损 3例 ,足跟部皮肤缺损 1例。缺损面积为 3cm× 5cm~ 6cm× 1 2cm。皮瓣切取面积为 4cm× 6cm~ 8cm× 1 4cm。1 2 手术方法 ①皮瓣设计[1 ]  内踝上部皮瓣的轴线为内踝与胫…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周、足后跟软组织缺损 10例 ,结果 1例失败 ,9例成功。皮瓣面积最大 10cm× 5cm ,最小 4cm× 3cm。体会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损伤下肢主要血管和皮瓣旋转范围大等优越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周皮肤缺损$河南省郑州460医院@崔大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显微外科的日益发展 ,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依靠皮瓣转移而得到一期修复。本院 3年来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 9例 ,手背部皮肤缺损 7例 ,内踝处 6例 ,外踝处 3例 ,胫前 1例 ,窝部 1例 ,最大面积 17cm×12 cm,最小面积 8cm× 5 cm。 2 5例一次成功 ,1例因皮肤边缘部分坏死 ,经多次清创 ,换药后痊愈。 1例因私自吸烟导致血管痉挛 ,经处理后痊愈。治疗效果满意。本皮瓣优点是可以一期修复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 ,最大可达 37cm× 12 cm。本院修复的最大缺损面积为 17cm× 12 cm。皮瓣厚薄相对适中 ,美观 ,功能良好 ,血管径粗…  相似文献   

18.
车祸伤致下肢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治疗上比较复杂。我院自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3月应用吻合血管的骨、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肢体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 12例 ,其中男 10例 ,女 2例。年龄 4~ 5 8岁 ,平均 32岁。病因均为车祸严重创伤所致。骨缺损最少 3cm,最长 2 5 cm,平均9.5 cm。皮肤缺损面积最小 7cm× 4cm,最大 2 5 cm× 18cm。其中股骨骨缺损 1例 ,胫骨骨缺损伴腓骨骨折 10例 ,跟骨骨缺损 1例。修复方法 :切取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进行修复 5例 ,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 7例 ,应用组合移植足背皮瓣移植修复 5例 …  相似文献   

19.
吻合血管小腿内侧皮瓣移植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的开放性损伤临床相当常见,易造成皮肤缺损骨外露,我科自2 0 0 1年7月~2 0 0 3年1 0月,采用游离健侧带胫后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吻合血管移植治疗小腿踝足部皮肤的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患者1 3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3例,男性1 0例,女性3例,年龄1 7~4 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后皮肤缺损或皮肤干性坏死7例,外伤后骨缺损骨不连贴骨疤痕形成2例,爆炸伤2例,Ⅲ度烧伤1例,机器绞轧伤后皮肤坏死1例。并有小腿和踝足部开放性骨折1 1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小为1 4cm×6cm ,最大为2 0cm×1 5cm。1 2 手术方法 术前先行彩…  相似文献   

20.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第2 5 3医院卡索、刘成、陈向军、关志明来稿。自 1996年用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 12例踝、跟、及足背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 ,皮瓣面积 4.5 cm× 5 .6 cm~ 7.3cm× 8.8cm。 10例皮瓣存活良好 ,2例部分坏死。随访 2~ 4月 ,皮瓣弹性肤色良好 ,是修复踝、跟及足背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