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连续十年逐年对曲溪镇进行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该社区1978~1987年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为0.09~0.22‰,年均0.16‰,男性高于女性。病例数积累总患病率逐年增高,从2.15‰上升到2.78‰;但由于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开展,缓解病例逐年增多,现患病率从1.98‰下降至1.52‰。文中还对患病率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Mukherjee等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DM)发病率为15.8%,而同期一般人群仅3.2%。美国一项研究报道精神疾病患者DM患病率为24.5%,同时还发现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更常见。现对抗精神病药与DM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基诺族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和癫痫进行10年随访。精神病终身患病率前后为4.03‰,3.85‰,现患病率为2.88‰,2.88‰。精神病平均年发病率为9.61/10万人口。精神分裂症的现患病率前后为2.42‰,2.4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随访表明,精神分裂症在自然状态下预后很差,社会性结局不好。精神发育迟滞现患病率前后为1.84‰,2.98‰,平均年发病率为15.38/10万人口。癫痫(大发作)  相似文献   

4.
基诺族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和癫痫的10年随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诺族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和癫痫进行10年随访。精神病终身患病率前后为4.03‰,3.85‰,现患病率为2.88‰,2.88‰。精神病平均年发病率为9.61/10万人口。精神分裂症的现患病率前后为2.42‰,2.4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随访表明,精神分裂症在自然状态下预后很差,社会性结局不好。精神发育迟滞现患病率前后为1.84‰,2.98‰,平均年发病率为15.38/10万人口。癫痫(大发作)现患病率前后为1.61‰,1.35‰。结果提示,在自然状态下癫痫的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5.
正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1])。而抗精神病药物与肝损害之间存在关联~([2])。国内有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率约为25.3%~([3]);而国外研究显示为5%~78%,中位数32%~([2])。此外,代谢异常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远期不良反应之一。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总患病率为32.5%~([4])。因此,为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评价(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严重的精神疾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因症状持续,起病于青壮年而导致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的功能损害而常危及家庭和社会。直到1952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氯丙嗪具有抗精神病疗效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才开始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的现代治疗。之后的30多年间,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一直应用于临床,并称之为“经典抗精神病药(classic antlpsychotics)”,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南阳、洛阳、驻马店、开封等精神病院1974~1976年先后对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镇、开封县、洛宁县、汝南县、南乐县,信阳地区(12个公社)450万人口进行了精神分裂症、其它重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癫痫等疾病调查的结果如下: 精神病的患病率;精神分裂症为1.85‰,癫痫1.45‰,精神发育不全1.03‰,精神病总患病率为  相似文献   

8.
50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糖尿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0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回顾,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的时点患病率为12.9%,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3.21%(OR=4.48,CI=3.43~5.84,P〈0.01)。40—49岁的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增高明显(14.6%vs.3.02%,OR=5.51,CI=3.49~8.70,P〈0.01)。糖尿病发生与年龄、体质量超重及腹型肥胖有关。糖尿病组患者的病程比非糖尿病患者长(Z=-6.989,P〈0.01),接受目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也比非糖尿病患者长(Z=-4.794,P〈0.01)。氯氮平新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利培酮组与经典药物组(P〈0.01),利培酮组与经典药物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与患者年龄、体质量超重、病程及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有关。氯氮平比利培酮及经典药物可能更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几乎是正常人的2~3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增加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本文主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机制及其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全球约1%的人口受累于该疾病。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0%(0.8%~1.1%),终身患病率达0.66%。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Kane(1982)报道为20%。多认为年老者发生率高,与用药剂量及疗程的关系存在差异。Kane等人(1980)认为患有双相情感性精神病的病人比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率高。为观察锂盐与TD的关系,本文对门诊双相情感性精神病者进行了调查。方法:40例门诊病人,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在30~60岁之间。全部病人均符合DSM  相似文献   

12.
有关精神病的发病率研究国内外的报道甚多,但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调查方法不同,结果差异较大。应用疾病登记方法统计患病率和发病率在其它学科(如传染病等)已很广泛,而精神疾病的病例登记的报道国内较为少见,我们就上海市精神疾病的登记及精神分裂症的登记发病率作一介绍,并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四川新津的试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四川省精神卫生工作概况1.精神病患病率 1987年抽样调查,各类精神病的总现患病率为4.66‰(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推算全省有精神病人48万左右。95%可信限为43.7万—52.3万,其中51.0 %为精神分裂症。各地区患病率:川西高原及西南山区、平原地区患病率高于盆周山区及盆地丘陵地区(U=7.9,p<0.01)。城市与农村患病率为3.67‰及4.7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u=1.58,p>0.05)。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误诊为反应性精神病的原因分析江苏省东台市第三人民医院(224226)庄永华我院1988~1992年5年间首次入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54例,出院时确诊为其他精神病30例,总误诊率为55.6%。其中确诊为精神分裂症21例,现将21例精神分裂症误...  相似文献   

15.
对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病人自杀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影响。WHO的资料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的人死于自杀,其中94%的人有精神病史。精神病病人的自杀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尤以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最多。因此,分析精神病病人的自杀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StimmelGL喻东山译李文智校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对5%~25%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无效,对阴性症状疗效较差,还有5%~20%的病人不能耐受,由于这些限制,人们已尝试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精神病。一、治疗机制动物研究表明,γ...  相似文献   

17.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约有15%~20%患者疗效不佳,鉴于奥氮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并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为此,我们采用它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并与氟哌啶醇治疗进行了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北京市16个区县精神卫生流行学调查显示,全市15岁及以上35385人中精神病总患病率11.67‰,现患病率为10.03‰;其中精神分裂症总患病率7.2‰居首位,神经症患病率35.18‰,精神发育迟滞6.10‰。此外,酒依赖为14.30‰,药物依赖为2.18‰。上述数字提示,近10年来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测定,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结果符合入组条件者共完成6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5.5%。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精神分裂症的病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代谢综合征的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男性。年龄的相对危险度为12.27(95%CI2.238-32.557)。抗精神病药物种类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有关(P=0.047〈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病程长及服用氯氮平药物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分析目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其与患者病程,服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关系。方法:调查分析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分析患者患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观察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变化。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与脸群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结果:16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16.4%,为普通人群患糖尿病率2.5%的7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患者高血糖的发生与病程长短,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等因素有关。患者的高血糖发生,服非经典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者高血糖发生率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其高血糖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可能是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延迟性,慢性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