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ATP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电压门控性钙通道(VGCC)的抑制效应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ATP诱导的电流以及VGCC电流;应用钙离子成像技术检测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 ATP能够可逆性地抑制DRG神经元的VGCC电流和VGCC介导的[Ca2+]i升高.用PKA抑制剂H-89预处理DRG神经元,ATP对VGCC电流及其介导的[Ca2+]i升高的抑制被反转;而用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Bis)预处理DRG神经元,ATP对VGCC介导的[Ca2+]i升高的抑制效应则无影响.结论 在大鼠DRG神经元中,PKA参与了ATP对该神经元VGCC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评价中药活性成分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影响的方法。方法:显微解剖获取大鼠背根神经节,通过胰蛋白酶消化,过筛,用DF-12和抗有丝分裂培养液交替培养纯化,获得原代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测定DRG神经元细胞纯度;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LSCM),观察细胞内Ca2 荧光强度的变化,并对Ca2 荧光强度变化率进行分析,探讨芍药苷对DRG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辣椒素受体的影响。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分离得到的DRG细胞纯度可高达95%以上,辣椒平可通过阻断辣椒素激活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V1)的作用而抑制细胞内Ca2 的增加。芍药苷表现出与CAP类似的作用,可以阻断细胞外Ca2 内流。结论:芍药苷可能是通过作用于TRPV1通道,而抑制DRG细胞内Ca2 大量增加,本方法可以用于评价药物对大鼠DRG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醇对原代培养颈上神经节神经元(SCGs)细胞质钙稳态的影响。方法:分散、培养新生12 h内大鼠SCGs,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不同浓度乙醇对SCGs细胞质Ca2+浓度([Ca2+]i)的作用。结果:KCl及钙离子载体A23187所诱发的[Ca2+]i增高,可被乙醇(100 mmol/L)显著抑制,但是乙醇(30,100,600 mmol/L)自身却可浓度依赖性增加[Ca2+]i,并且使用无Ca2+外液和氯化镉对该增加作用无影响。结论:乙醇可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同时增加细胞质[Ca2+]i,来源可能是胞内钙库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研究P2受体介导对大鼠的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上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VGCC)的作用。方法急性分离大鼠TG神经元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电流,分别灌流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及P2X、P2Y受体的激动剂,观察其对VGCC电流的作用。结果 ATP对大鼠TG神经元细胞的VGCC电流有可逆的抑制作用(P<0.05),P2X受体激动剂αβ-meATP能够显著抑制TG神经元的VGCC电流(P<0.05),而P2Y受体激动剂2-MeSADP对VGCC电流无明显作用。结论 P2受体介导对大鼠的TG神经元上VGCC电流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IL-1β对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C)神经元Na^+电流的影响,探讨IL-1β对神经细胞的电生理作用差异性。方法实验采用全细胞电压钳记录,研究不同浓度的IL-1β对大鼠DRG细胞电压门控Na^+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1)DRG的Na+电流存在三种类型,TTX-S型、TTX-R型和同时有两种同时存在。(2)IL-1β在低浓度(0.1ng/ml)时抑制TTX-S型电流,而在高浓度(10ng/ml)时则促进TTX-S型电流。结论:神经系统中存在的IL-1β基础分泌可以通过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参于神经元兴奋性调IL-1β水平的异常增加对钠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对防止损伤导致的神经元去极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大鼠损伤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雄性35只,4~6周龄,采用左侧L5 SNL术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于结扎后15 d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损伤同侧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SNL组)和假手术组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Sham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100和300 μmol/L浓度加巴喷丁对损伤侧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基础及高K+激发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加巴喷丁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钾激发的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增加(P < 0.05或P < 0.01),但对静息钙无作用?结论: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损伤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高钾激发的钙内流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抗伤害作用的外周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在水杨酸钠致听力下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研究水杨酸钠对急性分离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10~1000μmol/L)作用于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后,钠电流(Ina)的电流幅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该作用具有可逆性。水杨酸钠不改变INa的电压门控特性和稳态激活曲线。结论:水杨酸钠对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INa具有可逆性抑制作用,但不改变钠通道激活的电压依赖特性,这可能与水杨酸钠致听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体外原代培养的胎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钙离子浓度([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ir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影响作用。方法分散培养的胎鼠DRG神经元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素(0.001μmol/L, 0.01μmol/L, 0.1μmol/L, 1μmol/L, 10μmol/L)孵育1min,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神经元[[Ca2+i的改变。对于能引起[Ca2+i升高的浓度组,在辣椒素孵育1min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MMP的变化;并且在移去辣椒素后10min,重新检测神经元[Ca2+i的变化。结果0.001μmol/L、0.01μmol/L辣椒素孵育1min,神经元胞内[[Ca2+i没有变化;0.1μmol/L、1μmol/L和10μmol/L辣椒素孵育1min,神经元胞内[Ca2+i升高,移去辣椒素后10min,0.1μmol/L、1μmol/L辣椒素孵育的DRG神经元胞内[Ca2+i恢复到基础水平,10μmol/L辣椒素孵育的标本升高的[Ca2+i没有明显改变。辣椒素孵育时用无钙溶液,则神经元胞内[Ca2+i不升高。10?μmol/L辣椒素孵育1min的DRG神经元MMP降低,0.1μmol/L和1μmol/L辣椒素孵育的标本MMP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浓度的辣椒素可使原代培养的DRG神经元胞内[Ca2+i升高,MMP降低。低浓度辣椒素引起的[Ca2+i的升高在10min内可以恢复到基础水平,而高浓度辣椒素引起的[Ca2+i的升高在10min内则不能恢复。辣椒素所致的胞内[Ca2+i升高可能是由于胞外钙离子内流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感觉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SD大鼠眶下神经缩窄造成三叉神经痛模型,造模后1周处死大鼠,取出三叉神经节(TG),分离出完整的小直径神经元(﹤600μm2)用于钙离子成像,通过使用荧光染料来标记相关激动剂,检测毒胡萝卜内酯(Tg,1μmol/L)、咖啡因(Caff,20 mmol/L)和ATP(100μmol/L)作用下TG小直径神经元内[Ca2+]i变化。结果①在正常外液和无钙外液中,在大鼠TG小直径神经元上分别给予Tg、Caff和ATP均能够引起[Ca2+]i不同程度升高;②在无钙外液中,ATP引起的TG神经元[Ca2+]i升高可被Tg可逆性地抑制(n=8,P<0.01);③在无钙外液中,ATP引起的TG神经元[Ca2+]i升高可被P2受体阻断剂苏拉明(suramin,100μmol/L)明显抑制;④在正常外液中,Tg引起TG神经元[Ca2+]i升高,当升高达到最大后再次给予ATP,仍然能引起[Ca2+]i进一步升高。结论在大鼠TG神经元中同时存在IP3敏感钙库和ryanodine敏感钙库。ATP可通过两种途径引起细胞内[Ca2+]i升高,一种途径是激动P2Y受体引起IP3敏感钙库的Ca2+释放,另一种途径是激动P2X受体引起细胞外Ca2+内流。在无钙外液中,ATP引起的TG神经元[Ca2+]i升高是通过IP3敏感钙库释放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杨红军  胡三觉  段建红 《医学争鸣》2001,22(14):1253-1257
目的 研究受损背根节 (DRG)神经元的放电型式与其对高浓度钙 (Ca2 + )反应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 在大鼠慢性压迫 DRG模型上记录单纤维的自发放电 ,比较具有周期和非周期放电型式的神经元对 Ca2 +反应敏感性 .结果 2 1%的周期放电神经元和 83%的非周期放电神经元对 Ca2 + (5 mmol·L- 1 )有反应 (P<0 .0 1) .非周期放电神经元对不同浓度 Ca2 +的反应均比周期放电神经元大 (P<0 .0 1) .将对 Ca2 + 无反应的周期放电神经元转化为非周期放电后 ,对同一浓度的 Ca2 +出现明显的反应 .结论 非周期放电神经元比周期放电神经元对高钙反应敏感 .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碳酸钙和生物钙对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碳酸钙和生物钙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指导人们正确合理的补钙,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mo 龄健康SD 大鼠50 只,随机分为5 组,雌雄各半。2 ~5 组复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1~2 组喂普通饲料,3 ~5 组喂加钙饲料。饲养2mo 后测各组动物的骨密度及血钙、血锌等指标。结果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复制成功,各补钙组间大鼠骨密度及血钙、血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补各种类型的钙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均有一定的作用,而补碳酸钙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18.
胡淑婷  白洁  刘红梅 《宁夏医学杂志》2013,(12):1131-1133,I0003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异常的钙诱导钙释放。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胞浆内钙诱导钙瞬变及钙调控相关蛋白L-型钙通道(LTCC)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内的钙瞬变(ΔF/F0=12.72±1.13)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内的钙瞬变(ΔF/F0=28.87±2.02,P〈0.01);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LTCC的表达较对照组下调。结论 LTCC表达下调所致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异常是导致心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