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0年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病人100例,50例采用中药贴敷于气海、关元、神阙三个穴位,50例病人不用中药,只在相应穴位处贴敷。结果:2个疗程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痛经有效率98%,不用中药贴敷治痛经有效率32%。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中药穴位贴敷及辨证护理进行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6例,并与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98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23%,对照组79.59%,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及辨证护理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3.
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铠  潘文宇  段颖华 《广东医学》2005,26(12):1728-1730
目的观察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贴压)耳穴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28例,采用在月经来潮疼痛时服用消炎痛作为对照组。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6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耳针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关元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穴位贴敷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并与对照组针灸治疗96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20%,对照组78.13%,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针灸治疗(P<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录入符合要求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应按试验方案方法及疗程治疗,填写临床观察表,以提供对治疗卵巢早衰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数据和资料.结果临床观察证明,采用中药塌渍法治疗卵巢早衰治疗组35例,痊愈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采用西药对照组35例,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治疗组在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塌渍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录入符合要求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应按试验方案方法及疗程治疗,填写临床观察表,以提供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数据和资料.结果 临床观察证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观察组30例,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采用盆炎清栓对照组30例,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观察组在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桂枝四物汤口服配合熏蒸;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口服。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记录痛经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结论: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陈慧华 《海南医学》2013,24(17):2633-263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3 d后评定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降糖、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实验组则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实验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3例。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现阶段临床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叶为主内服配合外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艾叶为主中药内服配合艾绒隔姜灸;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口服。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记录痛经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结论艾叶为主内服和外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神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神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单模拟平行实验方法 ,将 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神灸贴”外贴神阙穴治疗组和市售“痛经贴”外贴神阙穴对照组 ,每组 4 0例 ,以症候积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为8 76± 0 .87,对照组为 8.76± 0 .87;治疗组痊愈 3例 ,显效 1 6例 ,有效 1 6例 ,无效 5例 ,显愈率为 4 7 5 0 % ,总有效率为 92 .5 0 % ;对照组痊愈 1例 ,显效 1 0例 ,有效 2 1例 ,无效 8例 ,显愈率为 2 7.5 0 % ,总有效率为80 0 0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 >0 .0 5 ;但两组显愈率比较 ,P <0 .0 1。结论 “神灸贴”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明确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贴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消肿止痛贴联合中药贴敷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贴敷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有25例显效,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20例显效,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肿止痛贴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控制患儿病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纳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和30%,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微波导入对穴位中药贴敷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3月~2006年3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61例,分别予穴位中药贴敷配合微波导入和穴位中药贴敷治疗.穴位中药贴敷配合微波导入组为观察组31例;穴位中药贴敷组为对照组30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中药帖敷配合微波导入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口腹少腹逐瘀汤配合七厘散用酒调和后贴敷神阙穴,每个月经周期经治疗10天,共治疗了3个周期,并与消炎痛治疗的48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95.8%、83.3%(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配合七厘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内服、外用、穴位贴敷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将40例DPN患者分成中药汤剂内服、外用、穴位贴敷治疗组20例及甲钴胺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分别监测临床症状及体征、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药内服、外用、穴位贴敷能改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品神阙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肠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76例小儿肠痉挛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品神阙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止痉散神阙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观察组38例中治愈2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8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为78.9%。结论:在治疗小儿肠痉挛疾病时,采用阿托品神阙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中药加穴位贴敷法,对照组口服西药沙丁胺醇及外用气雾剂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临床控制1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43%.结论:说明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该病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前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12.17±3.01、4.32±1.28,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11.76±2.64、5.45±3.16。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前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对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病区100例腹泻患儿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5d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两组对比χ2=3.8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穴位贴敷,可以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