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单县淡色库蚊对常用5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合理有效地进行蚊虫化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定方法,测定2012~2013年淡色库蚊敏感品系和现场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及增效系数。结果现场淡色库蚊种群对氯氰菊酯、残杀威、溴氰菊酯、三氯杀虫酯、DDVP的抗性指数,2011年分别为395.60、3.20、238.33、4.24和8.27倍,2012年分别为339.30、2.70、254.00、4.01和7.19倍。DDVP+三氯杀虫酯、残杀威+三氯杀虫酯复配增效系数分别为160.27~173.82和190.22~230.47。结论单县境内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采取多种杀虫剂复配和增效剂与杀虫剂合用措施,以克服或延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延缓和克服蚊虫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选用卫生杀虫剂控制蚊虫,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复配对微山湖区韩庄镇淡色库蚊幼虫的杀灭作用。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回归方程、增效系数。结果 DDVP+三氯杀虫酯、残杀威+三氯杀虫酯复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64.39~171.08和188.28~221.84,显示出较好的增效作用。DDVP+残杀威复配效果较差。结论当淡色库蚊产生抗药性后,采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氯类杀虫剂混用的方法,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淡色库蚊对化学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合理有效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定方法测定3种抗性品系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DDVP抗性品系淡色库蚊抗性水平为8.38倍,对氯氰菊酯、三氯杀虫酯、残杀威和溴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52.50倍、7.61倍、4.74倍和0.75倍;残杀威抗性品系淡色库蚊抗性水平为11.34倍,对氯氰菊酯、DDVP、三氯杀虫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8.08倍、2.85倍、2.00倍和1.80倍;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淡色库蚊抗性水平为243.00倍,对溴氰菊酯、三氯杀虫酯、残杀威和DDVP的抗性分别为28.90倍、17.28倍、1.49倍和1.38倍。结论蚊虫对某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可能对其它杀虫剂也产生不同的交互抗性,用药前应作抗性测定,注意选择药物品种和确定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王毅  付加才  赵方明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13-1314
目的为了延缓和克服蚊虫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选用卫生杀虫剂控制蚊虫,测定了济宁市三现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混用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LC趴回归方程、增效系数。结果DDVP+-三氯杀虫酯、残杀威+三氯杀虫酯复配共毒系数分别在123.24~196.79和186.17~248.89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增效作用。DDVP+残杀威复配效果较差。结论当淡色库蚊产生抗药性后,采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氯类杀虫剂混用的方法,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常用苏云金杆菌(BT)与5种常用化学杀虫剂联合作用对淡色库蚊幼虫的灭杀效果。方法采用生物测试法测试敏感品系淡色库蚊幼虫对BT、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三氯杀虫酯的LC_(50),采用简单复配法测试BT制剂与5种化学杀虫剂的增效效果,选择效果较好的两种复配方式以共毒系数法进行配方验证。结果 BT与5种化学杀虫剂进行简单复配时对实验室敏感品系淡色库蚊幼虫均具有增效效果,其中BT与残杀威复配效果最为明显,增效效果为18.59,其次为氯氰菊酯,增效效果为11.59。选择残杀威、氯氰菊酯与BT以不同比例复配,以共毒系数法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残杀威与BT以1∶3复配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95,增效效果最好,其次为残杀威与BT以1∶1复配,共毒系数为133,再次为氯氰菊酯与BT以1∶3复配,共毒系数为132。结论联合应用BT与化学杀虫剂尤其是残杀威,对敏感品系淡色库蚊幼虫具有较好的增效效果,在蚊虫防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淡色库蚊氯氰菊酯抗性治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延缓和克服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测定了抗氯氰菊酯品系对常用杀虫剂的毒力以及与增效剂混用的增效效果。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毒力曲线、增效系数。结果:残杀威+三氯杀虫酯、DDVP+三氯杀虫酯、氯氰菊酯+DDVP、氯氰菊酯+残杀威各组共毒系数分别为139.94-151.95、125.62-133.29、151.09-175.81、143.04-151.83;氯氰菊酯+SI、氯氰菊酯+S2、氯氰菊酯+增效胺的增效分别为4.73-7.31、2.97-5.46、2.43-4.11。结论:当淡色库蚊对氯氰菊酯产生抗药性后,拟除虫菊酯类或有机氯与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用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增效剂复配亦能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五地市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山东省5地市淡色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 幼虫浸渍法。结果 淡色库蚊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DDVP均为高度抗性;对残杀威嘉祥县和腾州市为高度抗性,济宁市任城区、邹城市和泰安市为中度抗性;对三氯杀虫酯则腾州市和济宁市任城区为高度抗性,其余三地市为初步抗性。结论 该蚊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DDVP的抗性较高是长期大量用药和使用频率高所致;对残杀威产生的抗性则可对与该药和有机磷杀虫剂具有交互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淡色库蚊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为科学合理地进行蚊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WHO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淡色库蚊敏感品系、抗三氯杀虫酯品系、抗残杀威品系I~IV幼虫的抗药性。结果淡色库蚊抗三氯杀虫酯品系I龄、II龄、III龄、IV龄幼虫的抗性指数依次为4.35、11.84、16.43、17.28;抗残杀威品系I龄、II龄、III龄、IV龄幼虫的抗性指数依次为2.39、6.26、9.58、11.21。结论蚊幼虫随着个体发育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逐渐降低,在蚊虫化学防治中应选择敏感的低龄阶段施药。  相似文献   

9.
杜秋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9,9(5):799-800,966
目的探讨淡色库蚊残杀威抗性品系对几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发展及交互抗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标准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回归方程及抗性指数。结果经过43代的选育,抗残杀威品系的抗性达11.21倍。在21代时,对残杀威、DDVP、氯氰菊酯、三氯杀虫酯、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是9.54、2.68、7.00、1.74、1.70倍;到第30代时,分别是11.34、2.85、8.07、2.00、1.80倍;到39代时,对残杀威抗性为11.78倍,对DDVP、氯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3.35倍、9.71倍。经过43代的选育,抗DDVP品系的抗性达12.17倍,在21代时,对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是6.55、4.16、43.27、0.70倍;到第30代时,分别是8.17、4.74、52.48、0.75倍;到39代时,对DDVP的抗性为10.37倍,对残杀威、氯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6.96倍、160.43倍。结论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易产生抗性,亦对其他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用药时应注意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残杀威与增效剂混用杀灭淡色库蚊幼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残杀威与增效剂复配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现场淡色库蚊幼虫的杀虫效果,为呆护和有效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以残杀威与增效剂复配对山东滕州市、泰安市和济宁市唐口镇三现场淡色库蚊幼虫进行杀虫测试。并计算LC50回归方程、增效系数。结果残杀威 S1增效系数在2.23.8.02之间,残杀威 S2增敦系数在2.19~9.49之间,残杀威 增效胺增效系数分别为1.06.2.44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增效作用。结论当淡色库蚊对残杀威产生抗药性后,应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增效刺混用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淡色库蚊DDVP抗性选育后抗性发展状况以及对3种化学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标准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回归方程和抗性指数。结果经过43代的选育,抗DDVP品系的抗性达12.17倍,在21代时,对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是6.55、4.16、43.27、0.70倍;到第30代时,分别是8.17、4.74、52.48、0.75倍;到39代时,对DDVP的抗性为10.37倍,对残杀威、氯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6.96倍、160.43倍。结论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易产生抗性,亦对其他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用药时应注意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山东省城镇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研究抗性产生的规律。方法:用WHO生物测定法,测定敏感品系和现场淡色库蚊?V龄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抗性。结果:我省主要蚊虫抗药程度高,分布范围广。主要蚊虫对常用的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DDVP的抗性在6.10~21.18倍之间,对溴氰菊酯抗性在8~42倍之间,对残杀威的抗性在3.46~6.64倍之间。部分地区的抗性水平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抗性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具有非常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城镇地区淡色库蚊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山东省城镇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研究抗性产生的规律。方法:用WHO生物测定法,测定敏感品系和现场淡色库蚊ⅠⅤ龄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抗性。结果:我省主要蚊虫抗药程度高,分布范围广。主要蚊虫对常用的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DDVP的抗性在6.10-21.18倍之间,对溴氰菊酯抗性在8-42倍之间.对残杀威的抗性在3.46-6.64倍之间。部分地区的抗性水平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抗性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具有非常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治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延缓和克服抗性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选用卫生杀虫剂,控制卫生害虫,测定抗溴氰菊酯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混用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幼虫浸液法,以Finney机率分析软件计算LC_(50)结果:对溴氰菊酯+辛硫磷,溴氰菊酯+DDT,溴氰菊酯+PB+二氧威,二氯+马拉硫磷,二氯+巴沙+胺菊酯,二氯+PB+DDT,氯氰+丙体六六六,氯氰+残杀威,氯氰+PB+敌百虫,苄呋菊酯+辛硫磷+DDVP,苄呋菊酯+残杀威和苄呋菊酯+PB+丙体六六六的抗性系数分别为4.1125,6.3457,3.7274,11.2170,9.9935,16.1454,9.2030,7.7504,4.4743,3.9096,4.8611,6.5618。结论:当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后,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进行混用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付加才  王毅  赵方明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8):956-956,962
目的测定了山东省滕州市、泰安市、济宁市淡色库蚊对残杀威杀虫剂的敏感性和残杀威与三种增效剂复配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结果残杀威+S1增效系数分别在2.23~8.02之间;残杀威+S2在2.19~9.49之间;残杀威+增效胺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6~4.30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增效作用。结论当淡色库蚊对残杀威产生抗药性后,合理应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的方法 ,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