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11年4月26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北京市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市各级医疗机构都将推广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根据《实施方案》,2011年9月30日前,北京市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应实行不少于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应实行不少于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各二、三级专科医院应实行不少于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根据此次方案要求,2011年7月底前北京市各医院将确定本院拟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专业和病种。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各病种临床路径样本,制定本院的临床路径及相关文本。目前卫生部已经印发了234个病  相似文献   

2.
临床路径重构医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临床路径悄然改变传统医疗模式卫生部自2009年底启动全国30个省的覆盖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以来试点工作以来,又于去年年底开始集中发布临床路径110个,截止目前共发布222个病种。北京地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已经纳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卫生部网站发布泌尿外科等5个专科共计4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此次发布的临床路径涉及泌尿外科的8个病种、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院第一阶段15个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009年出院病人费用构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临床路径管理对病种医疗费用控制的预期效果,为下一阶段选择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医学》2011,(3):85-85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日前在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上指出,卫生部将继续制定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到2011年底将累计制定300个痛种的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6.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中的23个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经1年的探索应用,在部分病种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了医疗费用,但同时,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院单病种住院患者实施电子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后的4个病种相关指标的分析,评价电子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我院的实施状况及运行效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管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入院病例数相对较多、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基本一致的4个病种作为纳入病种,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儿童支气管炎、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其中将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入院并实施电子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未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相同病种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方法实施效果的差异。将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格,经SPSS11.5软件处理,定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评价的老年性白内障、儿童支气管炎、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4个病种实施电子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后,平均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3项评价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效果的综合评价后,电子化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中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我院小儿外科4个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小儿外科急性肠套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症、尿道下裂4个病种共395例作为临床路径组,将2009年入院、第一诊断相同、采用传统管理及常规方法治疗的上述4个病种共85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各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和检查费用比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上述4个病种的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缩短.除先天性巨结肠症外,其他3个病种的检查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上升.结论:临床路径管理能缩短住院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丽  王颖 《中国病案》2011,12(7):30-31
为了保障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实施,作为病案管理人员要更新管理理念,变被动为主动,认真学习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标准中各病种准入细则,掌握各病种的临床分型、分期和治疗方式,积极参与临床路径工作。在病种筛选中编码员应深入病房,加强与临床医师间的沟通,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临床医学知识;以保证临床路径资料的准确性。只有提高病案信息质量,才能体现病案的利用价值。为临床路径的逐步推广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卫生部印发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与《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并于2010年开始试点,截至2011年底,已发布311个病种的"三甲医院版"临床路径,同时,试点向县级医院扩展.2011年发布了腹股沟疝等10个病种的"县医院版"临床路径.但这些版本的临床路径对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超出了乡镇卫生院现有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适宜乡镇卫生院应用.卫生部农卫司委托卫生部新农合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常见病临床路径的研究制定工作."卫生院版"临床路径与"县医院版"和"三甲医院版"有别,"三甲医院版"对临床诊治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规范,囊括疾病变异和转归的处理等."卫生院版"临床路径是基于当前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按照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的有一定"限制性"的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护理呈多元文化性的趋势,护理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强和完善护理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健全质量管理组织,重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全程管理,不断提高全员素质,树立经营管理意识,应用自动化系统提高管理效能,完善保障系统,人性化与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相结合,使护理管理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医院管理与病案信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瑄 《中国病案》2006,7(11):32-33
在评价医院管理工作中,病案信息资源是评价医院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利用率大,涉及面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水平势在必行,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着重抓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基础质量是关键,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完善过程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贾朝霞  石火学 《医学教育探索》2005,4(5):277-278,322
探讨高等学校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管理对象、核心以及围绕知识管理的高校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4.
医疗设备管理中经济管理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用经济管理的方法,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促进两个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部分,医院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很强,并且具有一套特定的管理理论体系。优质的医院财务管理能够保证一个医院正常、高效地运行,并合理调度医疗资源。由于我国的医院财务管理理论还不十分完善,目前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尽如人意,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就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及管理信息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给出一定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曹建侠 《河北医学》2011,(10):1388-1391
目的:本文通过在我院血液透析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透析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资料,护理方式为普通护理,作为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加入风险管理,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服务满意与夜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等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透析护理、医嘱处理、不规范护理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护理投诉和意外事件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后,由于实证分析的准确性,对于护理工作潜在风险的有效识别,能在血液透析的关键护理流程和环节中,处理护理管理的细节,寻源治本,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花春 《中外医疗》2011,30(19):147-148
在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人性化管理理念,重视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秦卓君 《中国病案》2010,11(4):60-61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对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科内各种风险的应急处理流程,完善各种报告制度;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行为;规范与加强护理记录的书写。结果护理人员了解各种风险因素,处理流程。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用柔性管理理论,在学院军事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管理的新模式,以探讨如何既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管理,又能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建 《中外医疗》2016,(33):170-172
目的 研究在消毒供应科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消毒供应科室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实施常规科室护理管理措施(第一年度),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措施(第二年度),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科室工作人员30名,比较两年度科室护理管理内容评价与满意度.结果 第二年度风险识别/安全措施/各项操作流程/问题总结与改进评分分别为(91.50±2.13)分/(92.41±2.06)分/(93.41±2.11)分/(92.40±2.10)分,均高于第一年度(71.56±1.40)分/(72.68±1.56)分/(73.45±1.49)分/(75.51±1.28)分,P<0.05.第一年度科室工作人员主诉满意度为76.67%,第二年度满意度为93.33%,P<0.05.结论 对于消毒供应科室实施细节管理措施,大部分护理人员对于管理内容评价较高且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