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继续在数前1小时静滴1.0g,对降低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前1小时加用静滴甲硝唑,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降低切口感染,减少术后发热,缩短住院天数均比的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甲硝唑术前静滴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97例术中术后的处理。结果:97例阑尾炎伴腹膜炎患者,只有2例患者切口感染。结论:术中术后得当的处理,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原因为切口选择不当,切口延裂,损伤血管出血缝合过密所致。临床表现以晚期产后出血为主,其次为腹痛、发热的感染表现,手术切除子宫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只有少数保守治疗奏效。结论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以预防为主,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手术操作规范、轻柔,术后加强监测、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4.
徐辉  吴朝阳  多鲁坤 《新疆医学》2009,39(11):64-65
手术切口为外科手术病人的主要感染部位之一。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因此,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应用双氧水进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冲洗,预防切口感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穿孔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7.0%~9.0%;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切口感染率可>30.0%[1].当前主张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原则上应选择广谱、有效、能覆盖SSI(手术部位感染)[2].我科使用中西医结合静脉给药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2009~2010年收治颅脑外科术后并发感染患者1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肺部感染10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脑膜炎2例.术后3天出现发热者8例,5天出现发热者9例,死亡2例,好转及病情渐趋稳定1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从而有效地实施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共收集患者180例,按照患者在手术后是否发生了切口感染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160例,无感染者),一组为观察组(20例,感染者),分析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在全部18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0例,感染率为11.11%。结论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有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缝合技术、抗生素应用情况、基础疾病、病人卫生习惯等,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确保理想疗效的取得。  相似文献   

8.
潘兆君  袁晖 《广州医药》2007,38(6):46-47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片在包皮术后切口的应用疗效.方法 398例患者在传统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片对预防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改善状况.结果 全部患者包皮切口术后切口Ⅰ期愈合.与单纯传统用药相比,愈合时间缩短,无感染及水肿病例发生.结论 裸花紫珠片在包环皮切术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切口感染是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目前很多方法已被用于预防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作者自1996年1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缝合腹膜,在预防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碘伏擦拭宫腔对预防术后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具有剖宫产指征的住院待产妇1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碘伏擦拭宫腔,术后静滴青霉素,对照组术后静滴头孢哌酮.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发热持续时间、术后白细胞最高值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病率、白细胞最高值、切口感染方面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但切口感染、低热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剖宫产术中碘伏消毒子宫,可减少感染机会,避免滥用抗生素,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对59例急性化脓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腹膜炎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来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和采取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措施后,59例该类患者中切口无感染完全治愈55例,切口感染4例,治愈率93.2%.  相似文献   

12.
切口感染及硬结是妇产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往常单纯依靠抗生素来治疗切口感染或硬结,但效果较差。我科自1995~1996年应用氦氖激光加超短波治疗术后切口感染和硬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由妇产科术后病人27例,其中剖宫产16例,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36例阑尾炎切除术采取正确保护切口,用碘伏浸泡切口,吸干切口组织间隙液,术后碘伏纱布湿敷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共59例,无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及感染;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158例中,3例术后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后一期愈合,1例切口脂肪液化三期愈合;阑尾穿孔伴腹膜炎18例中,1例术后切口轻度红肿经治疗后一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结论 对阑尾炎术后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林文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624-62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性护理。方法对12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发热主要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胸腔积液、切口感染和中心静脉导管反应有关。结论针对食管癌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围术期必须密切监测体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5.
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引起腹膜炎在手术后很容易造成手术切口的感染,而延缓病人康复.我们对36例该类病人采取各有效措施,防治术后切口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23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6例并发了不同程度术后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原因,并予防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平均7个月.23例中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7例,6例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感染,5例经拆除部分缝线,同时加强换药、抗感染、消肿后延期拆线愈合,1例切口边缘皮肤组织并发坏死,拆除缝线清创,1个月后切口仍反复渗液,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钢板外露,分泌物培养仍有细菌,予切开取出钢板内固定装置,术后继续换药、抗感染,1周后切口培养无细菌生长,再次行切口缝合,术后予换药,16d后予全部拆线,愈合好.结论:查找并明确并发感染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并发切口感染,减轻了术后切口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病例资料,并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产妇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生殖道感染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术后切口感染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强度,为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3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民政部术前接受化疗和放疗、术中情况、术后体温、切口愈合情况等12个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诸因素宿主、手术及诊疗因素3部分,采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原有糖尿病、营养状况、手术时间、切口渗血渗液、发热、术前化疗、胸穿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的联系,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13年10月解放军第85医院外科和上海瑞金医院远洋分院外科收治的36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和切口的红、肿、热、痛及波动感;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脓液培养1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0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6例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7例为阴性;治疗后感染伤口均达到Ⅲ/甲愈合,但10例愈合时间超过14d者颈部留下明显瘢痕。结论甲状腺术中同时切除淋巴结结核、气管误切开后创面使用即溶性止血纱布、甲状腺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时未彻底消毒和清除血肿及多汗的糖尿病患者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致伤121未及时闭合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减少切口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3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感染病例.并取每一例切口感染的后2例未发生情况感染的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对照组.结果 产程延长,胎膜早破,过度肥胖,贫血,手术时间过长,麻醉效果不满意,缝合止血不当等因素易致切口感染.结论 有感染因素存在的产妇术前、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切口感染,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