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儿窒息4例     
1985~1996年我科住院病几中,有4例由于哺喂进食方法不当引起婴儿窒息,其中3例经抢救转危为安,1例抢救无效死亡。1 引发窒息的原因①婴儿进食时仰卧,有潜在呛咳的危险。②婴儿咽喉反射发育不健全,容易使食物误入气道;同时,异物刺激喉肌,可引发喉肌痉挛,阻塞气道,此为引起婴儿窒息的重要原因。③咳嗽反射能排除气管内分泌物及异物,而保持气道通畅.但因婴儿咳嗽反射发育不健全,不能及时排出气道内异物及分泌物.致使异物可阻塞气道而引起窒息。④呕吐能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更进一步引起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并发症与其留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入耳鼻喉科因气道异物进行手术的患儿60例,按异物存留时间分为3组:甲组(异物存留于气道的时间<24h)患儿25例;乙组(异物存留于气道的时间在24h~7d之间)患儿20例;丙组(异物留存于气道的时间时间>7d)患儿15例。记录并比较三组患儿的术前合并肺炎情况、苏醒期喉痉挛,术中及苏醒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的术前肺炎发生率、苏醒期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苏醒期低氧血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气道异物留存于气道的时间越长,肺部并发症、苏醒期喉痉挛的发生率就越高,故应尽早明确诊断及实施手术。另外,术中和苏醒期都要警惕低氧血症的发生,这些均对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国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47-1949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1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分别使用全身麻醉和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进行异物取出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96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295例,失败率为0.34%;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85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175例,失败率为5.40%,2次成功取出异物8例,术后并发喉头水肿10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2例,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8例;术后并发喉痉挛12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1例;行气管切开4例,窒息死亡2例,死亡率为0.42%,皆为使用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者.结论: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次成功与失败率明显低于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气管支气管异物有效监护措施。方法对387例患儿进行密切的观察及监护,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387例患儿中15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并发心衰,22例并发喉痉挛,19例并发喉头水肿,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及时诊断,尽早取出,确保呼吸道的通畅。迅速做好术前及急救物品的准备,严密观察与围手术期监护,是成功抢救婴幼儿重症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 (tracheotomy)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临床上此手术极为常见 ,各科医师都应熟悉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 ,以便及时应用 ,正确处理 ,挽救病人生命。1 一般资料1992年 7月~ 2 0 0 0年 9月期间 ,作者共做气管切开术10 0例 ,男 5 9例 ,女 4 1例。年龄 1~ 81岁 ,平均年龄 38 5岁。其中喉癌、喉部肿瘤切除术 2 0例 ,鼻咽血管纤维瘤、鼻窦癌、咽旁间隙巨大肿瘤切除术 15例 ,各种原因造成昏迷 ,呼吸麻痹、重症肌无力、格林 巴利综合症 30例 ,喉炎、喉水肿、喉异物 15例 ,喉外伤、喉狭窄手术 5例 ,破伤风喉痉挛 1例 ,颌面部严重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通气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气管异物患儿,采用肌松全麻下经手控喷射及支气管镜侧孔联合通气完成手术。结果 56例气管异物取出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患儿氧饱和均在95%以上,无呛咳、屏气,术后无发生喉水肿、喉痉挛、舌后坠等并发症。结论联合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为术者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使手术过程中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叶煜晟 《江西医药》2007,42(4):325-327
目的 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体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79例小儿气道异物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76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 及时去除病因,保证气道通畅;手术中操作轻柔,准确,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患儿全身状况,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 2 2例喉外伤发病特点 ,损伤程度及术后治愈情况进行了分析 ,伤口甲级愈合率98% ,喉狭窄 1例 ,气管切开 1 9例均成功。结论 :喉外伤后易窒息 ,大出血 ,病死率较高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血 ,防止喉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快速气管切开术在救治严重急性喉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严重急性喉梗阻患者采用经皮快速气管切开,对解除喉梗阻的效果、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方面进行评价.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手术操作时间在20分钟内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完全解除喉梗阻所引起的窒息症状.结论:经皮快速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适用于抢救严重急性喉梗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喉咽部解剖特殊,位置隐匿,异物血凝块及分泌物、呕吐物易存留此处,取出较难,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随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近几年来的92例呼吸道阻塞中引起窒息者占30%。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其窒息原因及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重危急症之一,一经发生,应以尽快取出异物为治疗原则。术前术后的正确护理及合理的护理宣教,对减少喉梗阻的发生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及并发症发生后的抢救。减少危险性较为重要。 我院耳鼻喉科于1998~2001年收治小儿气管异物37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11月;男22例,女15例。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突发窒息抢救经验,并通过对其突发窒息原因分析,寻找建立人工气道的理想方式。方法对9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通畅呼吸道。结果全组病例均抢救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常规气管切开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喉阻塞突发窒息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罩在短时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短时全麻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短时全麻手术中给予喉罩辅助.结果: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即刻、拔除前以及拔除后即刻心率、平均动脉压未出现明显变化.5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3%,其中,1例喉痉挛,1例术后躁动,2例声音嘶哑,1例呛咳.结论:短时全麻手术中喉罩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呼吸道损伤,减轻患者不适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喉咽部和颈部疾病在术前和术后所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探讨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537例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患呼吸道通畅情况。对引起69例患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前因素36%(25/69):异物阻塞及喉头水肿;术后因素64%(44/69):舌后坠、血肿或软组织水肿、喉咽腔狭小、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喉水肿、声带水肿、喉炎、气管软化、气管痉挛、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喉咽部和颈部疾病所致呼吸道梗阻因素是多方面的,术中认真细致的手术操作和术后病情观察对预防呼吸道梗阻起关键作用。对危重患应及时果断解除梗阻,预防性气管插管是减少术中窒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易发生喉痉挛、喉头水肿和麻醉抑制等,因此在手术中护理人员的观察与配合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95~1996年以来的95例气管异物手术中的护理工作的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95例,其中在气管中的异物有鸡蛋皮2例占2%,花生米53例占56%,瓜子11例占12%,气管切开5例占5%,其它24例占25%。 2.术前的准备 2.1 首先应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如吸引器,氧气及静脉用液体,气管切开包、冷光源等。 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及异物的性质,备好不同的气管镜和取异物钳。 2.3 麻醉方法:多采用静脉基础麻醉和环甲膜麻醉,选用合适的小儿头皮针及套管针(24号~22号)。 2.3 卧位的准备:多采用垂头仰卧位,备好约束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49例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莲 《安徽医药》2011,15(1):127-128
目的总结49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根据异物的种类、大小、形状、部位、有无消化道穿孔等,认真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取异物器械配合医生取出异物,并加强病情观察及术后指导。结果 49例异物成功取出48例,成功率为97.9%,无1例发生大出血、穿孔、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密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内镜下取异物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曹芳  方识进  华山  刘文君 《安徽医药》2020,24(2):370-372
目的探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病儿 101例,术前均行咪达唑仑镇定、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钳取异物治疗,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电子纤维支气镜成功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病儿 98例,成功率 97.03%,一次性操作取出异物 91例( 92.86%)2次及以上取出异物 7例( 7.14%)。异物以植物类为主( 88例)占 87.13%,以花生、瓜子最为常见;吸入异物的部位右侧 55(54.46%)左侧 42例( 41.58%),双侧支气管 3例( 2.97%), 位于声门下例,1例,(0.99%);术前 98例病儿行肺部 CT检查确诊 72例( 73.47%101例病儿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呼吸困难、喉痉挛、咯血及声嘶等)。,并发症。结论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可有效诊治病儿近端及远端气管支气管异物导致的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安全有效,减轻并降低病儿远期痛苦,有逐渐取代五官科硬支气管镜取气道异物的趋势,临床可作为诊治气道异物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对剖宫产手术1200例所发生的116例新生儿窒息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基层妇幼人员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能力,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116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发症、抢救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成功率为91.4%,死亡率为8.6%。新生儿窒息原因中以脐带因素、胎盘因素为主要原因;并发症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最严重,以肾脏损害为多发。重度窒息比率最高的是早产,其次为过期妊娠,妊高征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监护,对高危孕妇作胎儿重点监护,提高产科质量;及时发现窒息因素,防止孕期并发症,正确的心肺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新、旧麻醉方法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分为实验组(新麻醉方法 )和对照组(旧麻醉方法 ),监测术中心率、SpO2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呛咳、屏气、喉、支气管痉挛、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术中喉、支气管痉挛、屏气、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麻醉方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术中喉支气管痉挛、屏气、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方面,术后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方面都明显优于旧的麻醉方法 ,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病例268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喉痉挛、心跳骤停、反射性心律失常、窒息、声带损伤、牙齿松动或脱落等。麻醉苏醒后无1例发生明显咽痛、环杓关节脱位,舌体麻木、颈椎损伤、牙列损伤等并发症。治愈208例,有效5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6.26%。结论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具有多镜联用,具有互补性,既避免了单镜使用的弊端,又能充分利用了其应有的功能,发挥各自优势,使得手术操作灵活精确,操作简便、安全精确创伤少,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