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细胞EC-1中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beta,polβ)基因启动子的突变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提取正常永生化细胞293T和EC-1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及测序分析,获得293T细胞野生型及EC-1细胞含-137位和-166位点G→A突变的突变型polβ启动子序列,构建polβ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pGL3-neo-293T-polβ/promoter(野生型)和pGL3-neo-EC-1-polβ/promoter(突变型),重组质粒分别转染EC-1、Eca9706或293T细胞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G418筛选,检测各组萤光素酶活性.结果 野生型及突变型的polβ启动子片段正确插入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neo-enhancer,成功构建polβ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在3个细胞株中,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质粒萤光素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突变型高于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突变型重组质粒在EC-1、Eca9706或293T细胞株中的萤光素酶活性值分别为(544 429.5±26 741);(505 683±26 661.1);(415 569.33±32 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食管癌细胞EC-1中DNA polβ基因启动子-137位和-166位点G→A突变可增强其启动子活性;突变型polβ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在食管癌细胞中启动子活性较高,提示食管癌细胞中可能存在使其突变型polβ启动子活性增加的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真核重组质粒N2ICD/p CMV-Tag4并转染HEK 293T细胞进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上Notch2的NICD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从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扩增人Notch2受体胞内区基因(N2ICD),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克隆至携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4并进行瞬时和稳定转染HEK 293T细胞,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印迹(WB)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RT-PCR克隆获得人N2ICD基因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N2ICD/pCMV-Tag4,目的蛋白N2ICD在HEK 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N2ICD的HEK 293T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Notch2受体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别构建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相关HERG基因和E637K突变基因与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mCherry-WT-hERG和pEGFP-E637K-bERG,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方法将克隆在pcDNA3上的HERG和E637K片段分别亚克隆到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mCherry-C2和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EGFP-C1上,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质粒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情况。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无误。转染pmCherry-WT-hERG野生型质粒的细胞可以检测到135 kD和155 kD 2条蛋白质条带,而转染pEGFP-E637K-bERG突变型质粒的细胞仅显示1条135 kD蛋白质条带,155 kD处条带缺失。融合蛋白发出的红色和绿色荧光表明,突变型蛋白分布于胞浆中,而野生型蛋白主要位于胞膜上。结论成功构建了pmCherry-WT-hERG和pEGFP-E637K-hERG不同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为LQTS突变基因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孙文旦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1-123
目的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获得PinX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HepG2中扩增PinX1,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方法扩增获得PinX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inXl-vsv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细胞核内有PinX1表达。结论成功获得PinX1基因,构建的重组载体可在Hek293细胞内表达,为探索PinX1在端粒、端粒酶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LYRM1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进而观察LYRM1基因编码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人网膜脂肪组织中分离LYRM1基因的完整编码框,将其亚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2,脂质体转染3T3-L1前体脂肪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CR、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pEGFP-N2转染的细胞中绿色荧光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而pEGFP-LYRM1转染的细胞中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区域.[结论]成功构建了LYRM1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LYRM1编码蛋白在细胞中定位于胞核中.  相似文献   

7.
蛋白A-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荧光蛋白 (GFP)是一种生物发光蛋白。GFP作为基因表达标记物或融合蛋白标记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研究中广泛应用。本实验将gfp基因与蛋白A基因重组 ,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为A GFP蛋白。根据gfp基因与质粒载体pRIT2T的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以PCR技术扩增gfp基因序列 ,克隆到表达载体pRIT2T的EcoRⅠ与BamHⅠ酶切位点 ,与载体中的A蛋白基因融合。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10 ,菌落在 36 5nm紫外光下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本研究成功构建并表达了GFP与蛋白A的重组质粒 ,为开展GFP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生物工程工具的前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启动子的慢病毒转导细胞后,在不同细胞系中驱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效率高低。方法采用3种不同启动子的转移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转染60 h后,收集慢病毒上清。用等量的三种慢病毒液转导5种细胞系(293A、MOLT-4、PC3、DU145及RM1),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导效果;流式细胞仪计数转导效率。结果不同启动子(Ubiquitin,EF1α,CMV)在5种细胞系中驱动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转导效率不同。在293A和PC3细胞中,CMV为最强启动子,转导率分别为(94.83±2.87)%和(20.90±3.15)%;但在MOLT-4和DU145细胞中,EF1α为最强启动子,转导率分别为(74.27±2.14)%和(25.13±4.95)%;在RM1细胞中,Ubiquitin为最强启动子,转导率为(16.77±0.38)%。结论在慢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表达研究中,要考虑选取合理的细胞和启动子以获得高效的转导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携带RyR2-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小鼠离体心肌细胞中RyR2的基因沉默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小鼠RyR2基因的shDNA,克隆入含U6启动子和E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siHIV-U6-eGFP,构建表达RyR2-shRNA的慢病毒载体,通过将慢病毒转移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慢病毒载体颗粒,然后离体感染小鼠心肌细胞,采用Real-timePCR检测RyR2在mRNA水平的沉默效应。结果经测序证实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包装。流式细胞仪测得重组慢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的阳性率达80%以上。Real-timePCR证实,重组慢病毒Lenti-siRyR2感染的小鼠心肌细胞中RyR2在mRNA水平基因抑制率达9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RyR2-shRNA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小鼠心肌细胞中实现有效的基因沉默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人修复基因hMTH1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方法 提取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MTHI基因cDNA保守序列,经pGEMT载体克隆后双酶切,将cDNA保守序列反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l,构建hMTH1基因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并转染细胞。用Western-blot法检验载体抑制hMTH1蛋白表达的效率。结果 经RT-PCR获得423bp产物,T载体克隆后,经DNA测序,确定该片段为hMTH1基因cDNA,进而构建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测序后确证。该载体转染细胞后,可使hMTH1蛋白水平下降约46%。结论 成功构建hMTH1基因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