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场强MRI对不同孕龄胎儿标本脑组织的显示能力.方法 108个14~40周胎儿标本进行3.0 T MR扫描,并从中选取扫描图像清晰的11个14~27周标本行7.0 T MR扫描.选取不同场强与方位的MR图像,分析MRI对发育中的皮质脑沟、层状结构及基底核团的显示情况.结果 在3.0 T MR胎儿标本T_1WI上,14周时皮质层状结构即可显示;16周后脑沟可以较准确辨认;20周后基底核团可以较清晰辨认,三者都随孕龄增大而逐渐清晰.相同胎龄的胎儿标本在7.0 T MR T_2WI上,脑沟、层状结构及基底核团的显示较3.0 T T_1WI图像更加清楚,尤其优于显示发育早期阶段的脑沟.结论 3.0 T MR胎儿标本T_1WI可以较好地显示发育中的胎脑结构;7.0 T MR T_2WI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皮质脑沟、层状结构与基底核团的发育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正常胎儿标本小脑蚓部在不同孕周的正常发育生长曲线,并探讨胎儿丹迪-沃克综合征(DWS)的MRI表现。方法:对63例胎龄15~40周的胎儿标本行3.0T MRI扫描,从中选出52例符合要求的进行测量,扫描序列为T1WI、T2WI;扫描方位:矢状位扫描为主,辅以冠状位及横轴位;观察及测量内容:测量小脑蚓部的前后径(正中矢状面第四脑室顶点至水平裂处蚓部后缘最大距离)、上蚓高度及下蚓高度(上蚓的最高点及下蚓的最低点分别到前后径线的垂直距离)。对上述测量结果与孕龄间作回归分析。然后对6例经MRI诊断为DWS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蚓部前后径、上蚓高度及下蚓高度分别与孕龄呈线性正相关,而上蚓高度总是略大于下蚓高度(P<0.05),多数标本正中矢状面T1WI、T2WI可清晰显示原裂及下后裂。DWS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如或发育不良,测量数据小于正常胎儿,第四脑室与后颅窝囊肿相通或小脑延髓池增宽。结论:MRI可明确显示正常胎儿小脑蚓部在17孕周以后的正常发育表现及变化规律,而DW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DWS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依据不同孕周胎儿标本与宫内胎儿MR扫描图像,确定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及腰骶膨大最大横断面积随孕周变化的规律。方法筛选29例17~39孕周脊椎发育正常的胎儿标本行3.0T MRI脊椎扫描,随机选取142例19~39孕周健康胎儿行宫内胎儿腰椎MRI扫描。扫描序列为T2WI,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扫描。测得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及腰骶膨大与椎管面积之比。结果胎儿标本及宫内胎儿脊髓腰膨大及相应层面椎管前后径及左右径线随孕周呈线性增长关系。脊髓圆锥末端在21孕周及之前,位于L3腰椎以下水平,22~30孕周其变化范围最大,位于L1~L4水平,第31~40孕周位于L1~L2水平。结论宫内胎儿与标本MRI对照研究,能更科学的获取胎儿脊椎发育的参考值并描述其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高场强MRI探讨胎儿基底核区的发育规律.方法 选取131例14~40孕 周胎儿标本,先行3.0 T MR扫描,从中选取11例14~27孕周标本再行7.0 T MR扫描.在上述MR图像上分析基底核区各结构的出现时间及信号变化.结果 在3.0 T MR图像上,14孕周时基底核区仅背侧丘脑能够辨别,15孕周时能辨识生发基质、尾状核与壳,18孕周时能显示苍白球,20孕周时内囊与外囊显示清晰.尾状核在15~30孕周时与脑白质的信号强度相比,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31~40孕周,在T1WI聊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壳在15~17孕周时,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18~25孕周呈现斑块状外观,26~30孕周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31~40孕周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苍白球20孕周后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与3.0 TMRI相比,7.0TT2WI更加清晰,16孕周时生发基质、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内囊与外囊均显示清晰,18孕周时能辨别出屏状核.结论 3.0 T MR/可以较好地显示发育中的胎儿基底核区的结构.在14~21孕周,7.O T T2WI比3.0 T MR图像更好地显示胎儿基底核区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夏薇  周婧  郭豫  邵剑波 《放射学实践》2023,(12):1605-1610
目的:探讨MRI单次激发FSE序列评价宫内胎儿脑沟发育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3例22~38孕周健康胎儿的脑部MRI图像,根据孕周分为17组,每一孕周为一组,评价胎儿半球间裂、外侧裂、顶枕沟、海马裂、胼胝体沟、距状裂、扣带沟、边缘沟、侧副沟、中央沟、额上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顶内沟、颞上沟、额下沟、颞下沟、枕颞沟、次级扣带沟、次级枕沟及岛沟是否可显示,并计算各孕周组中各个脑沟的可见率。结果:建立了22~38孕周胎儿大脑所有初级脑沟和部分次级脑沟的可见百分率的时间表。超过75%的胎儿在22孕周时可见半球间裂、外侧裂、顶枕沟、海马裂、胼胝体沟和距状裂;在24孕周可见扣带沟;在25孕周可见边缘沟、侧副沟、中央沟和额上沟;在26孕周可见中央前沟、中央后沟和顶内沟;在27孕周可见颞上沟和额下沟;在31孕周可见颞下沟、枕颞沟和次级扣带沟;在32孕周可见次级枕沟;在34孕周可见岛沟。结论:MRI单次激发FSE序列可用于评估胎儿脑沟的发育情况,可为评价胎儿脑部发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从而可辅助诊断脑发育滞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7.0 T MRI分析14~22周胎儿标本脑外侧沟的基本形态变化规律。方法:收集46例14~22周胎儿标本行7.0 T MRI扫描,于T2WI轴位图像上对双侧外侧沟进行识别,并勾画其整体边缘轮廓,分析外侧沟在此时期随孕龄增长的基本形态变化。结果:轴位观察时,妊娠中期胎儿外侧沟形态于基底节区、丘脑层面最典型。外侧沟整体发育过程表现为由浅到深、表面开口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即由皮质表面宽大而表浅的凹陷发育变化为狭窄并深入的缝隙。其中14~15周外侧沟呈浅波浪状,16~17周呈浅梯形状,18~19周呈深梯形状,20~22周呈π状。14~22周胎儿双侧外侧沟均未发生迂曲、折叠或发出次级分枝;右侧半球外侧沟凹陷程度与岛盖闭合速度较左侧略快。结论:胎儿外侧沟的整体形态发育变化与邻近岛盖皮质的发育、聚拢程度紧密相关;妊娠中期胎儿外侧沟尚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7.0 T MRI可清晰显示此时期胎儿标本外侧沟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孕妇,年龄25~34岁,平均28岁;孕龄20~39周,平均30周。产前例行超声检查后24h内行MR检查,T2WI采用半傅立叶单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快速扫描序列,T1WI采用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励(FLASH)序列。将超声、MRI结果与出生后或引产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24例孕妇共检出胎儿24个。MR T2WI可清楚、直观地显示出大脑实质、脑回、脑沟裂、胼胝体、丘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等解剖结构,T1WI质量差于T2WI。超声共显示病灶27个,MRI显示31个。MRI证实超声怀疑的诊断2例,进一步完善诊断10例,与超声诊断一致12例。结论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超声,而且不受孕妇体型、羊水量多少、胎儿颅骨及母体骨盆骨骼影响。在超声检查基础上进行胎儿MR检查,有助于弥补超声的不足,甚至更正超声诊断,可作为产前胎儿检查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场MRI在超声疑诊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对超声疑诊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产前例行超声检查后疑诊有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19例孕妇,年龄20~37岁(平均28岁),孕龄22~38周(平均29周),24 h内行MR检查, T2WI采用半傅立叶单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 快速扫描序列, T1WI采用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励( FLASH)序列.将超声、MRI结果与尸体解剖或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19例孕妇共检出胎儿19个,MRI证实超声疑诊的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14例,3例为单纯侧脑室轻度扩张,2例考虑脑白质发育不良,合并Dandy-Walker综合征1例,胼胝体脂肪瘤1例,检出超声漏诊合并Dandy-Walker综合征1例及脑小畸形1例.结论 MRI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显示明显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分型及合并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半傅立叶(half-Fourier)快速采集弛豫增强(rapid acquisition with relaxation enhancement,RARE)磁共振成像序列分析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方法 用半傅立叶RARE成像方法检查25例12-38孕周的宫内正常胎儿大脑。根据胎龄评估脑回的成熟度、灰白质的分界情况、脑室与脑横径比率和蛛网膜下腔的大小。结果 在12-23孕周,胎儿脑表面光滑,大脑皮层分为2,3层。在24-26孕周,中央沟内见数个小的浅沟,所有胎儿的大脑皮层都可分为未成熟的皮质、中间带和胚胎基质3层。在27-29孕周,脑实质不同区域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脑沟形成,胚胎基质基本消失。从30孕周开始,整个大脑皮层均可见脑沟形成。但是,33孕周之前,脑皮质并未折叠(infolding),岛盖(opercular formation)也未形成。23孕周之前,脑室较大,然后逐渐缩小。在整个孕期内,覆盖于脑皮质表面的蛛网膜下腔轻度扩大,在21-26孕周最明显。结论 半傅立叶RARE MR成像可准确评价胎儿大脑随着孕龄有规律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2^*加权序列在胎儿MRI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2*加权序列在胎儿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6例中、晚期孕程的孕妇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T2*加权序列扫描,评价图像质量、模糊程度、正常胎儿器官显示、胎儿和母体异常的显示以及胎儿信噪比(SNR)及胎儿-孕妇腰椎椎体对比噪声比(F-L CNR)等,并与TSE序列T2WI进行比较.结果:与TSE序列T2WI相比,true FISP序列T2*WI可清楚显示胎头、胎儿肢体、胎儿脊柱、胎儿的脏器解剖结构以及母体子宫、胎盘、脐带等附属结构,胎儿和母体异常显示也较清晰,并能清晰显示灰、白质分界、脑回、脑髓鞘等结构.true FISP序列获得的图像其SNR以及F-L CNR均优于TSE序列.结论: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2*加权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胎儿及母体的解剖结构,获得的图像具有较高的T2对比,可作为胎儿MR成像的常用序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正常胎儿主要器官及胎盘的MRI表现. 资料与方法 对36例孕20周以上正常胎儿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从胎儿头颅、躯干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等多体位观察胎儿各系统主要器官,包括脑、肺、心脏、肝、脾、胃肠道等和胎盘的解剖和MRI表现.结果 36例胎儿MRI检查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孕20周以后大脑三层结构在SSFSE上已经可以辨别,皮质与脑室周围的生发层呈稍低信号,中间白质为高信号.双侧侧脑室在25周前呈生理性扩大状态,枕角明显,25周后逐渐缩小;孕20周时,两侧大脑皮层光滑,无明显沟回形成;孕23周时,仅见双侧侧裂池初具形态;23~ 30周,两侧大脑皮质主要沟回逐渐形成;30~ 37周,两侧脑皮质脑沟、回形成明显增多.呼吸循环系统:两肺呈高信号,纵隔内心脏、大血管及两肺纹理呈低信号.消化系统:胃泡、胆囊呈高信号,肠管不扩张时呈等低信号,部分肠管内见低信号胎粪影.肝脏、脾脏呈等低信号位于上腹部两侧.泌尿系统:双侧肾脏呈卵圆形等低信号,膀胱呈囊性高信号位于盆腔内.骨骼、肌肉系统:脊柱、四肢呈低信号,肌肉呈等信号.胎盘信号从均匀、稍高信号向不均匀、稍低信号过渡,胎盘边缘也从平滑向分叶状过渡.结论 快速MRI能清楚显示胎儿各主要器官正常解剖和发育变化,同时可以对胎盘成熟度进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正>摘要目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一种已知会影响胎儿脑区域的病理性胎儿疾病,与今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本研究采用MRI评估IUGR胎儿与对照组相比宫内区域性脑容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30~34孕周胎儿的MRI影像,测量13例由于胎盘功能不全所致的IUGR胎儿和21个对照组的8个脑区(幕上脑腔、大脑半球、颞叶和小脑)。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2例孕妇,年龄23~40岁,年龄平均28岁;孕龄23~40周,平均30周.产前超声(US)检查后48 h内行MRI检查,T2WI采用半傅里叶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True FISP),T1WI采用超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FLASH)(Turbo FLASH)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产后诊断或尸检结果对照.结果 产前MRI与US诊断一致并正确者9例,产前MRI正确并证实US可疑病变2例,产前MRI正确并完善产前US诊断1例,产前MRI正确并改变产前US诊断7例,产前US正确MRI不正确1例,产前US正确且完善MRI诊断2例.结论 MRI对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与US相比,MRI可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甚至更正US诊断,可作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和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0 T MR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负间隔扫描后,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显示胎儿股骨长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胎儿股骨的3.0TMRI图像,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股骨正常,孕周26~39周,均有对胎儿股骨进行负间隔TrueFISP序列扫描的图像.为获取胎儿股骨的标准长轴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研究正常胎儿标本腰椎长度随孕周增加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性别间差异,绘制腰段脊柱生长曲线。方法利用3.0T MR扫描仪对71例16~42周自然流产及因母体或胎儿因素引产的胎儿新鲜标本行全脊柱3D-T2WI序列扫描,对所得图像以L2椎体为中心进行三方位重建,在正中矢状位上测量腰椎长度,对测量参数和孕周作回归分析,并比较测量参数在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胎儿腰椎长度在16~42周从(1.96±0.13)cm增加到(5.54±0.42)cm,长度与孕周均呈直线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腰椎长度(cm)=-0.401+0.147×孕周,R2=0.98,P0.05;腰椎长度发育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孕中晚期胎儿腰椎长度随孕周增加发育迅速,与胎龄呈高度直线相关性,与性别间无明显相关性,腰椎长度是评估胎儿胎龄及生长发育状况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正常胎儿主要器官及胎盘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对36例孕20周以上正常胎儿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从胎儿头颅、躯干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等多体位观察胎儿各系统主要器官,包括脑、肺、心脏、肝、脾、胃肠道等和胎盘的解剖和MRI表现。结果 36例胎儿MRI检查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孕20周以后大脑三层结构在SSFSE上已经可以辨别,皮质与脑室周围的生发层呈稍低信号,中间白质为高信号。双侧侧脑室在25周前呈生理性扩大状态,枕角明显,25周后逐渐缩小;孕20周时,两侧大脑皮层光滑,无明显沟回形成;孕23周时,仅见双侧侧裂池初具形态;23~30周,两侧大脑皮质主要沟回逐渐形成;30~37周,两侧脑皮质脑沟、回形成明显增多。呼吸循环系统:两肺呈高信号,纵隔内心脏、大血管及两肺纹理呈低信号。消化系统:胃泡、胆囊呈高信号,肠管不扩张时呈等低信号,部分肠管内见低信号胎粪影。肝脏、脾脏呈等低信号位于上腹部两侧。泌尿系统:双侧肾脏呈卵圆形等低信号,膀胱呈囊性高信号位于盆腔内。骨骼、肌肉系统:脊柱、四肢呈低信号,肌肉呈等信号。胎盘信号从均匀、稍高信号向不均匀、稍低信号过渡,胎盘边缘也从平滑向分叶状过渡。结论快速MRI能清楚显示胎儿各主要器官正常解剖和发育变化,同时可以对胎盘成熟度进行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胎儿胼胝体发育异常的产前MRI表现。方法对20例孕妇进行MR检查,年龄24~37岁,平均28.7岁;孕龄20~34周,平均29.3周。利用GE 1.5T MRI对胎儿颅脑进行横轴位、冠状位及正中矢状位SSFP、TSE、TFET1WI及DWI序列,扫描得到符合诊断的MRI图像,由2名影像科高级职称医师分开进行图像分析而得出结论。结果20例患者中单纯完全性胼胝体缺如14例、部分型缺如6例,伴发畸形有脑积水1例、Dandy--walker变异型畸形2例、伴大脑镰旁囊肿1例、后颅窝池增宽2例。结论 MRI能及早准确诊断胼胝体畸形及并发脑发育畸形,对于优生优育起到很好筛查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胎儿肝脏MRI信号强度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肝脏的生长发育状况。材料和方法:采用超导0.35T磁共振成像仪,对44例中、晚孕程孕妇进行MR成像,观察、分析其中42例正常胎儿肝脏的形态结构、信号变化。结果:胎肝的形态、大小以及肝内的门静脉、肝静脉等被良好显示。在T1WI上,孕32周前,胎儿肝脏的信号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在孕32周后,胎儿肝脏的信号呈均匀的一致的中等信号。在PDWI及T2WI上,胎儿肝脏的信号在不同的孕周均呈等信号。结论:MRI对胎肝的生长发育状态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胎肝在T1WI上均匀一致和中等信号(约孕32周后)代表着胎肝的发育成熟;而PDWI及T2WI对揭示胎肝的发育成熟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成像精确测量正常胎儿标本双侧肾脏的宽径、厚径、长径及肾脏体积,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关系,了解正常胎儿标本在不同孕周其肾脏的发育情况.方法 22例20~27周无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标本接受3.0T磁共振肾脏(0.9mm层厚、0.5mm层间距)扫描,测量正常胎儿标本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结果 ①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宽径由20周的(0.97±0.16)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12)cm,与GW相关系数r=0.739(P<0.01),肾脏宽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②胎儿标本平均肾脏厚径由20周的(1.11士0.23)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1.40±0.08)cm,与GW相关系数r=0.584(P<0.01),肾脏厚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③胎儿标本平均肾脏长径由20周的(1.78±0.10)cm逐渐增长至27周的(2.60±0.32)cm,与GW相关系数r=0.718(P<0.01),肾脏长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④胎儿标本平均肾脏体积由20周的(1.26±0.29)cm^3逐渐增长至27周的(3.34±0.25)cm^3,与GW相关系数r=0.870(P<0.01),肾脏体积随孕周呈线性增长(P<0.01).结论 MRI可准确测量胎儿肾脏宽径、厚径、长径及体积,评价中孕期胎儿肾脏形态、大小及体积发育情况,MRI可以作为胎儿肾脏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检查及进一步验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胎儿发育提供更多参考数据,为产科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产前MRI诊断方法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MRI联合超声诊断为TSC的14例胎儿资料,并总结其影像特征。MRI主要采用快速成像即HASTE序列及DWI序列,部分胎儿结合T1WI (FL2D)扫描。结果: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心脏横纹肌瘤胎儿共22例,MRI检查发现14例胎儿脑部见室管膜下结节,5例同时合并脑皮质结节。14例胎儿均诊断为TSC。胎儿脑部结节表现为T1WI稍高信号,HASTE序列低信号结节,以HASTE序列显示最佳。本组14例TSC胎儿9例终止妊娠引产,其中2例引产后标本解剖病检,证实为心脏横纹肌瘤伴颅内结节;5例出生后随访证实为TSC。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提示心脏横纹肌瘤后,MRI对诊断胎儿TSC颅脑病变敏感性高。MRI联合超声可以确诊胎儿T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