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以术前3天,术后3天少腹逐瘀汤灌肠,对照组予以术前3天,术后3天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观察术后膀胱痉挛痛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4h、48h、72h两组膀胱痉挛痛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12h,24h两组膀胱痉挛痛发生率比较,0.01〈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本方法符合传统中医理论,亦符合现代医药学理论,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味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药物、心理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味,对照组口服四磨汤,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腹痛、恶心呕吐、膀胱功能障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味能有效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TURP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内、24~48h、48~72h膀胱痉挛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和冲洗液转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疗效确切,改良芍药甘草汤是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2例TURP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于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止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改良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内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为38%,治疗组为2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48 h膀胱痉挛发生率对照组为26%,治疗组为9%,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芍药甘草汤方等治疗能有效缓解TURP术后膀胱痉挛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味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药物、心理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味,对照组口服四磨汤,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腹痛、恶心呕吐、膀胱功能障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味能有效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托特罗定合少腹逐瘀汤对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术后并发膀胱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12h后给予托特罗定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少腹逐瘀汤,两组患者均给药至拔除导尿管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及血性尿液外溢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或缩短,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纽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西药托特罗定合中药复方少腹逐瘀汤用于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托特罗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法对TURP术后防治膀胱痉挛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欲行TURP手术患者6l例,其中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基础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TURP术前24时开始实施耳穴压丸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72小时内膀胱痉挛的次数、强度及术后疼痛.以及比较两组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发生膀胱痉挛率43%,对照组发生膀胱痉挛率5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在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住院天数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耳穴压丸法对TURP术后膀胱痉挛有防治疗效,能有效减少术后住院天数,是防治术后膀胱痉挛的一种有效的中医传统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英德市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就诊的TURP后膀胱痉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芍药甘草汤联合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排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情况与排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为12.50%、1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减少TURP术后膀胱痉挛及尿失禁发生次数,促进排尿,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止痛行气汤治疗TURP术后疼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止痛行气汤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TURP术后肛门排气后口服中药止痛行气汤,对照组TURP术后一直未服中药。观察两组膀胱痉挛的次数、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镇痛效果平稳,膀胱痉挛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发生率低,但术后恢复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止痛行气汤在治疗TURP术后疼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急迫性尿失禁及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率、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QO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论治配合艾灸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自控镇痛泵、口服和/或肌肉注射解痉镇痛药物、利多卡因冲洗液冲洗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口服解痉汤、解痉散瘀汤点滴灌肠。两组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持续冲洗、拔管和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膀胱持续冲洗、拔管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有效地减少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运用中药愈肛汤对肛肠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内收治过的接受过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90例,术后,对观察组患者运用中药愈肛汤进行熏洗坐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症状情况,并探讨。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1.1%,总有效率98.9%,对照组治愈率88.9%,总有效率97.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8.77±3.72)天,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24.7±3.96)天,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症状平均消失时间(10.26±2.7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6±3.42)天。结论:术后,为肛肠患者采用中药愈肛汤进行熏洗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被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莲蛇虫芝抑癌汤联合N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长春瑞宾加顺铂化疗,其中治疗组同时口服莲蛇虫芝抑癌汤。结果:在近期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同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莲蛇虫芝抑癌汤联合NP方案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同时减少NSCLC化疗的毒性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糖益肾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近期住院、门诊的62例病人资料,将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3组行西医常规血糖控制、血压调控疗法,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疗法基础同时使用降糖益肾汤进行调理。治疗3月后比较分析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联合降糖益肾汤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是41.0%、92.3%,均明显高于单独西医治疗对照组(P<0.05)。虽然两组病人FBG、PBG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UAE显著降低,而Ccr水平明显升高,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糖益肾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改善病人肾功能指标,降低病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延缓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68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和肝素抗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1d起同时给予中药舒筋活血汤加减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DVT1例(2.9%),对照组发生DVT4例(11.8%),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和P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APTT和P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抗凝方面起到了协同作用,更有效的降低了髋关节置换后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6.
巫小平  廖浩  廖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266-2268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辨治对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急诊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D-二聚体、血流流变学、血脂、凝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表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加减可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邓鸣  张炜宁 《中国中医急症》2014,(11):2014-2016
目的 观察固本定喘方干预支气管哮喘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衡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各20例.中药组采用固本定喘方治疗,西药组采用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仅在发作时给予解痉药物治疗,3组疗程均为疗程30 d.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后各HPAA指标值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后白介素-4指标值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干扰素-γ指标值比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固本定喘方能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衡,其疗效与西药组差别不大,而副作用则明显低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治疗纽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NIH-CPSI)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组问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