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科1999年~2005年4月间收治脑出血张力性血肿18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49~67岁,平均54.8岁;病程2h~9d,平均2.5d。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6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1例。1.2临床表现均急性起病,活动状态起病17例,安静状态起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年人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分析42例自发性脑出血青年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临床资料,其均急诊行CT检查,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24例,血管内介入治疗5例,保守治疗13例。结果病因中AVM最常见.其次高血压,部分病因未明。AVM引起的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有82.4%(14/17)位于脑叶,高血压性脑出血有66.7%(8/12)位于脑基底节,75%(9/12)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年龄在40-45岁之间。治愈27例,好转12例,死亡3例。结论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VM,AVM所致的脑出血主要位于脑叶。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位于脑基底节,其发病率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青年自发性脑出血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5岁以下青少年脑出血的病因、诊治和预后均与老年人脑出血有所不同。我们自1985年5月至1988年3月收治32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3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1.46,年龄5~35岁,平均29.6岁。发病时诱因:各种体力活动中11例,情绪激动7例,饮酒3例,排便2例,无何诱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脑出血组:自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共收集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3~82岁,平均65.01±8.72岁。病程1h~7d,平均(1.74±0.92)d。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全部经CT扫描证实。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3例,脑叶出血1例,小脑出血3例,桥脑出血1例。除外患有免疫性、感染性及神经系统其它疾病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围术期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病因发病机制、发病率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1000例手术患者中5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治愈3例,好转41例,恶化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其发病率为0.248%,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结论 围术期脑卒中以老年多见,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等慢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低灌注、栓子栓塞以及血液学有关;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 5 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从而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总结 5 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大小、波及范围、血压及预后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为眩晕呕吐 ,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 ,蚓部血肿及入院时收缩压大于 2 0 0mmHg、血肿大于3cm者预后差 ,平均血压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小脑出血预后与血肿部位、大小、波及范围及血压密切相关。有规律服药可减轻小脑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02—2012-10收治的54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经颅脑CT确诊脑出血或脑梗死。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57.4岁;脑出血10例,脑梗死24例,发病至接受治疗平均时间27.4d。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8.7岁;脑出血6例,脑梗死14例,发病至接受治疗平均时间25.6d。2组入院时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的异同,为中青年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青年脑梗死130例与108例青年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中青年脑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炎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6.9%、21.5%、20.8%;中青年脑出血以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2.4%、24.1%、16.7%.(2)2组病人的病变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最常见,其次为脑干、丘脑.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差异显著;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相同;中青年脑梗死临床治疗和预后较脑出血好.  相似文献   

9.
93例年轻人脑出血患者临床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年轻人脑出血比老年人脑出血相对少见。国外曾有人作社区调查示年轻人卒中的年发病率为男性9.0/10万、女性8.9/10万,年轻人脑出血发病率为1.9/10万。与老年人脑出血不同,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种类很多,诊断存在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年龄介于15~44岁诊断为脑出血的9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找出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年轻人脑出血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0.
儿童脑梗死,又叫小儿急性偏瘫,是随着近几年头颅CT、MRI等影像学的发展而逐步确立起来临床诊断.近几年14岁以下儿童脑梗死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在病因、诊治和预后均与成年人不同,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偏瘫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额颞叶脑出血病因复杂.不同病因造成的额颞叶脑出血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也有区别,诊断和治疗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我们总结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12例额颞叶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5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5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大小、波及范围,血压及预后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为眩晕呕吐。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蚓部血肿及入院时收缩压大于200mmHg,血肿大于3cm者预后差,平均血压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小脑出血预后与血肿部位,大小,波及范围及血压密切相关。有规律服药可减轻小脑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增多趋势,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减少残疾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05-2013-05的住院病人,男76例,女60例;年龄40~70岁,平均64岁;病程1h~1d,所选患者发病前均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8例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3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8例中,预后良好22例,预后不良2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脑出血≥30 mL、入院时GCS评分≤12分、平均动脉压≥130 mmHg、白蛋白水平<30 g/dl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脑出血的预后较差,需要全面评估脑出血风险,采用及早、有针对性的干预,积极控制脑出血量,稳定血压和白蛋白水平,以期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122例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后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23.8%。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改变、心肌酶谱改变及心功能不全。结论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定时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对早期识别与预防脑心综合征、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6 例45 岁以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因、临床特点、CT表现及预后.结果 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病前均未进行有效的血压检测及控制,临床以突然发病,临床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偏瘫为主.CT表现主要为基底节区出血,死亡6例,病死率13.04%.结论 加强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进行血压定期监测是降低该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认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脑出血的发病率远比老年人低,故被研究和关注较少。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青年脑出血的报道逐步增多,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诸多研究表明,其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也有很大的不同。为此,我们对本院近5 a来中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急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方法 检索北京医院心脏导管室随访系统中所有术后急性期发生脑出血的病例,同时检索1995年至2011年的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应病例报道,并对患者的基线情况、基础心脏病、术前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和剂量、术中肝素用量、术后脑出血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出血量、是否行外科手术及临床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共收集9例PCI术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来自作者医院3例.9例患者年龄48~90岁,60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61.9±13.7)岁,其中7例合并高血压病.急性期因脑出血并发症死亡3例,另外1例长期昏迷4年后因肺炎死亡,基本痊愈3例,预后不详2例.结论 PCI术后脑出血是少见的并发症,临床预后差,高血压病和高龄可能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 ,其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我们对 86例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与 CT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预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4例 ,女 2 2例 ,年龄 40~ 85岁 ;平均 6 2 .5岁。高血压病史 6 2例 ,冠心病史 11例 ,糖尿病史8例。急性起  相似文献   

20.
2000 年1 月-2008 年1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371 例,其中21 例(5.66%)发生颅内感染,现对其相关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总结、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371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207 例,女164 例;年龄42 ~ 89 岁,平均62.70 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