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护士"三级八岗"分级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35个护理单元的168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实施护士"三级八岗"分级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后各项护理措施较前明显完善,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护士分级管理有利于提升各项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护士“三级八岗”分级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35个护理单元的168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实施护士“三级八岗”分级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后各项护理措施较前明显完善,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分级管理有利于提升各项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等级医院评审中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有效方法及作用。方法:通过通读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创建与评审项目相对应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明确质量评价目的,强调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优质服务不断深入,明显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级医院评审中提高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执行效果的方法,规范护理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由6名护士组成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临床护理路径中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康复锻炼的执行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拟定及实施对策的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的持续质量改进,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活动能力高于持续质量改进前(P<0.01)。结论:开展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路径执行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残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风险分级管理在上海市郊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上海市某郊区12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糖尿病足风险分级。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口头教育,实验组患者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进行分级管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均得以提升,但实验组提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实验组患者踝肱指数(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糖尿病足,发生率为4%,中高危足患者占26%;实验组无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中高危足患者占17.9%。结论 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降低糖尿病足风险等级及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眼科护理技术质量改进小组,制定小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分析护士在执行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质量改进项目,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加强重点部门管理,眼科护理技术实行分级管理,构建学习平台。结果:通过4年实践,各级护士眼科技术操作考核达标率及患者对护士操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眼科技术操作日趋规范,眼科护理技术的质量和内涵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引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眼科护理技术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在医院等级评审模拟检查中对"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和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两条护理核心条款进行现场评审的实践与体会。[方法]组建医院等级评审内审员护理队伍,加强培训,职责明确;完善"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和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佐证材料;应用追踪方法学对整体护理护理病例进行现场评审,采用现场查看、资料查阅、文件记录查阅、病案检查、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人员访谈、病人追踪、系统追踪等追踪方法进行评审,护理部每月1次,科每月2次,病区每周1次;实施"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和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存在问题的持续改进。[结果]组织现场评审评价8个月,完善了制度、流程与标准12项;级别护理与病情、病人自理能力符合率由检查前89%提升至97%;分级护理质量由检查前98.5分提升至99.3分;责任护士知晓率由检查前89.5%提升至98.0%;病人满意度由检查前95.6分提升至97.8分。[结论]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现场评审提升了专业内涵,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使评审工作转为常态化,建立和完善了质量可持续改进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周期累计积分考核方法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 护理质量考核除按传统方法进行考核外,以4个月为1个周期,对每个护理单元每月份的考核得分累加,进行质量排名,给予奖励措施.比较周期累计积分考核实施前后7项护理质量控制项目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其中5项护理质控项目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周期累计积分考核方法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考核的公平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放射诊断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底,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诊断科开始对护理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包括健全放射诊断科护理质量层级岗位管理模式;明确岗位定义和任职资格;完善质量控制的制度、指标、标准、操作规范和流程,确定质量控制形式,并将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符合放射诊断科护理发展的质量控制机制等.结果 2012年,放射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与实施前(2010年)比较,护理质量检查的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放射诊断科护理管理中能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对推动放射科护理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护理教学查房质量、护士临床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采取多媒体查房的形式,高低年资护士相互搭配的方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结果:护士对新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基本满意。结论:通过护理教学查房模式的改进,护理教学查房质量明显提高,护士的临床业务水平有所提升,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运用和成效。方法:326例儿科住院患儿的资料,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质量持续改进法。结果:护理质量改进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前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质量改进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和成效展开分析与观察。方法择选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40例静脉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我院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所选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措施,对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一次性穿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护理结果得出,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结果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5%,实施前后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能够有效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开展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内容,包括健全组织体系、明确任务、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督导、重视“三基”训练、应急预案演练等措施。认为开展医院等级评审,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升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4.
优质护理服务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1个护理单元从规章制度、护理文书、人力资源、护士整体素质、基础护理、评优评先等方面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推动医院护理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院等级评审中护理资料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促进医院等级评审准备过程中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的快速达标,探讨评审后的持续改进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护理部在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过程中护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评价、利用与归档方法,总结医院等级评审中护理资料的规范化管理策略,评价效果.结果 我院护理工作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结论 在医院等级评审准备过程中,系统收集、整理、分类护理资料,做好资料评价、利用与归档,有利于展示医院评审周期内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及安全的全貌,有利于理顺和规范护理管理,促进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及安全的达标及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肺癌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对肺癌患者急救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加强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组织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回顾性情景演练和进行阶段性讲评等改进措施,并以护理质量、护士急救考核成绩和护士认可度等指标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后,急救护理质量、护士急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全体护士认为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急救技能和协作水平,同时还增强了人文意识和风险意识。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增强了护士的职业技能,促进了肺癌急救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陶莉 《全科护理》2013,11(10):922-92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书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持续质量改进前的100份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作为对照组,持续质量改进后的100份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书写管理中。[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升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巩固等级医院评审成果,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护理部依据评审新标准完善了护理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长效运行机制,运用追踪法、PDCA循环体系等新理念、新方法,实施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巩固等级医院评审成果是促进护理工作全面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老干部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12月住院患者11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1年6月~2012年5月住院患者119例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操作技能、责任制模式、开展心理护理实践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现医、护、患、家属、机关"五满意"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方法]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相关条款,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质量。强化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建立与实施骨科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实施检查监督,分析讨论护理质量数据,制定整改措施,追踪效果。以 PDCA 循环方法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现场管理,督导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落实,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抓住重点,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改进质量;实施岗位管理,开展护理组长竞聘与绩效考核。[结果]2012年7月—2013年6月,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由90%提高到97%,无非预期压疮、跌倒发生;护士职责审核评分由92分提高到95分;病人满意度由91.82%提高到98.85%;护士满意度由92.50%提高到97.65%。[结论]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能提高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使日常工作更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