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探讨我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自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完成的8例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认为有必要积极做好受体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及时护理,给予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做好保护性隔离,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特殊患者需要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为了提高DCD受体肝移植的存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需不断完善出院指导.通过探讨8例DCD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护理,对公民死亡供体捐献行肝移植的流程及围术期护理重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今后开展DCD肝移植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心脏死亡供体(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T”管的护理效果,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例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T”管的留置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先行“T”管照影检查后拔除“T”管,1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胆道并发症。结论通过留置“T”管,并进行良好的“T”管护理,有效地避免及减少了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DCD) 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52例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胆道并发症共12例,发生率为23.1%,包括8例胆管狭窄(5例吻合口狭窄和3例非吻合口狭窄)、5例胆漏(2例为吻合口狭窄合并胆漏)、1例胆道结石。患者中行ERCP处理7例,治愈及好转6例,1例次行二次肝移植,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后严密细致的监测、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对于保证手术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7年6月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的病程,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EAD)3例,排异反应2例,出血行手术剖腹探查2例,胆道并发症2例,感染3例。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后监护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CD)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接受DCD。肾移植的7l例受体(DCD组)及同期传统尸肾移植213例受体(尸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早期并发症的情况,并总结DCD组的护理措施。结果DCD组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高于尸肾组,其余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D组中,有4例占5.63%发生移植肾失功,无患者死亡;尸’肾组中,有4例占1.88%发生移植-肾失功,有2例占0.94%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癌症晚期呼吸功能衰竭。结论DCD可作为目前供肾来源的有效选择,加强对DGF等并发症的护理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组因参与糖原分解或合成代谢的酶缺乏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有研究报道,肝移植是重症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在部分肝移植中心,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 ]。现儿童肝移植供体来源主要为亲属或成人活体肝移植[ ],但成人供体来源有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 ],因此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成为儿童肝移植供体来源的出路[ ]。当前在国内供肝大多是成人捐献,儿童DCD供肝避免了肝断面带来的技术难度和术后相关并发症,而且儿童间供受体肝移植更符合儿童生理生长发育需要,是儿童肝移植的理想供体来源[6]。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31例成人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及受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重点、要点。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共完成的3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及受体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手术配合和术中护理的主要内容。结果34例供肝切取手术及31例受体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任何术中并发症,供肝切取平均手术时间5.5h,术中出血量341ml,其中有2例供体输血。受体平均手术时间10.8h,术中出血量1100ml。结论专业、规范、熟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手术配合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能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与亲属捐献肾移植术后的临床指标,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DCD或亲属捐献肾移植术的受者93例,其中DCD肾移植受者60例,亲属捐献肾移植受者33例.比较两组在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biopsy-proven acute rejection,BPAR)、外科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DCD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的比例显著高于亲属捐献的肾移植受者(P<0.05),但DGF平均恢复时间、BPAR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可作为有效的供肾来源之一,DCD肾移植术后应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加强对DGF等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包括严密视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维护良好呼吸通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口腔护理及保护性隔离,认为做好DCD肾移植术后患者相关护理,可有效减少肺部感染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死亡患者作为器官捐献供体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8例因SAH脑死亡患者,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拟行可控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回顾总结供体器官获取之前,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监测血压、心率、血气分析、尿量、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肌酐、尿素氮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的有效方法.结果 7例供体顺利完成可控性DCD,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常,1例患者因出现肾功能损害放弃捐献.结论 有效的供体维护是确保潜在的脑死亡供体器官成功捐献和捐献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脑死亡后器官捐献供体的维护及护理。方法总结性分析12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工作的临床资料,制定DCD工作程序,并依据《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完成供体的维护及护理。结果 12例供体共产出器官35个,其中肾脏23个、肝脏11个、心脏1个及角膜8对。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正确及时的器官维护及护理是DCD工作的重要程序,在器官切取前将供体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可确保器官的顺利捐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效的婴幼儿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保证供体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完成的婴幼儿活体肝移植33例供体围手术期所实施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33例供体无死亡,无并发症的发生,供体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 d,全部供体均恢复正常生活及日常工作.结论 对供体术前经过严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筛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监测及护理,供体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供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活体肝移植术供体施行精心护理,包括术前安全评估、术前准备、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肝功能监测及护理、营养支持、疼痛护理及预防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果:本组11例均顺利康复,其中1例出现少量膈下积液,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供体住院14—30d,平均19d。全部供体均恢复正常生活及日常工作。结论:对活体肝移植术供体术前给予严格评估筛选、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供体安全、促进供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活体肝移植术11例供体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供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活体肝移植术供体施行精心护理,包括术前安全评估、术前准备、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肝功能监测及护理、营养支持、疼痛护理及预防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果:本组11例均顺利康复,其中1例出现少量膈下积液,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供体住院14~30d,平均19 d.全部供体均恢复正常生活及日常工作.结论:对活体肝移植术供体术前给予严格评估筛选、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供体安全、促进供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手术技巧的提高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肝移植手术的复杂性、心脏死亡供体的特性以及受体术前疾病等不确定因素,在肝脏移植围术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并发症,因此需要合理的、精细的、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以及医护沟通协同,以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总结1例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单肾成人肾移植的护理。认为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单肾成人肾移植术后的护理有明显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展开肾移植围术期常规医疗护理外,还应加强对术后的血压、液体管理及潜在并发症、用药等观察与护理,结合供肾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从而保证肾移植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总结1例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内脏反位心脏死亡供体捐献肝脏,行急诊肝脏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根据供肝解剖的特殊性及手术方式的复杂性,医疗、影像、康复、护理等多学科团队多次讨论和评估,围绕移植肝吻合方式的改变在术后康复中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做好移植肝功能和血流的监测、胆道并发症的观察、体位及活动的护理、凝血功能的监测和血栓的预防、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和肺部感染的预防等精细化干预和管理。经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患者未出现医疗护理并发症,术后第24天恢复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5例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25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5.5±0.5)h。术后各发生胆漏和胸腔积液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术前检查和评估、相关训练的指导,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活动与安全、疼痛和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以及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活体肝移植供体的手术安全和促进供体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总结12例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认为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需重视术前评估,早期给予治疗及护理干预,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做好基础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本组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8例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2 d出现移植肾动脉同髂外动脉吻合口远端破裂,予摘除移植肾,病情平稳后出院;2例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经对症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移植肾动脉栓塞,予溶栓治疗,出院时移植肾功能丧失,行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20.
龚姝  罗艳丽  邬涛 《华西医学》2007,22(4):876-877
目的:分析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完成的50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52例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活动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供体无死亡,供体术后住院时间7~30d(平均11d),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全部供体均恢复正常生活及日常工作。结论:对供体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供体安全的重要环节,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供体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