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彩娥  董跃明  董梅  匡铁吉  孙敏霞  孙红宁  杨昌梅  吴纯 《武警医学》2010,21(12):1023-1024,1028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种类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1492例确诊肺结核痰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并对部分假丝酵母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调查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分离下呼吸道假丝酵母菌294株,分离率为19.70%;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最高,达14.88%。7种抗真菌药物中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抗菌活性强,未发现耐药株;唑类药物中氟康唑耐药率最低,但剂量依赖敏感率较高(13.61%)。结论肺结核患者假丝酵母菌继发感染率较高,宜首选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2.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500例的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致阴道炎的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50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假丝酵母菌的分离鉴定,然后采用标准平板2倍稀释法,进行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假丝酵母菌体外药敏试验,依照NCCLS2002标准检测MIC,测定敏感率和耐药率。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最高(占79.85%),7种常用药物对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伊曲康唑20.87%、益康唑15.05%、咪康唑10.92%、氟康唑7.28%、制霉菌素4.86%、5氟胞嘧啶3.89%、两性霉素B1.46%;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率最高为伊曲康唑15.12%,最低为两性霉素B1.52%。本组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均表现有交叉耐药。结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和益康唑耐药率最高,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院内假丝酵母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患者标本接种血平板、沙保罗、巧克力培养基,28~35℃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确认为酵母样真菌后转种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结果2006年3月—2008年11月从临床送检的2 196份标本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118株,检出率为5.37%,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5株(55.08%)、热带假丝酵母菌22株(18.64%)、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7株(14.41%)、克柔假丝酵母菌14株(11.86%);在各种标本中以痰标本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84株占71.19%;各年龄段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占77.1%;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制霉菌素对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85.7%~100.0%,而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低。结论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加强真菌的分离及药敏监测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群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酵母样真菌的感染类型、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正确的用药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Expression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396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72.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5.91%),光滑假丝酵母菌(6.82%)。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菌素B、氟康唑、依曲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8.02%,98.43%,77.38%,77.76%。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5-氟胞嘧啶、两性菌素B敏感性较高,对氟康唑、依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因此,药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临床真菌感染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株深部真菌感染占医院感染的9.4%,其中以白色念珠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对真菌保持较高体外抗真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1.8%、86.1%、70.8%;但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0.8%、79.4%、72.6%,其中益康唑中介达19.2%。结论:我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是目前我院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唑类抗真菌药耐药率较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 5.4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分离到的255株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20株(47.1%),革兰氏阳性菌75株(29.4%),真菌60株(23.5%)。革兰氏阴性菌中非发酵菌所占比例较高(66.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43.0%),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7.0%),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共22株(18.0%),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比率〉70%;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6株;真菌60株,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0.0%、热带假丝酵母菌23.0%和光滑假丝酵母菌22.0%。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利康唑均敏感。结论 ICU患者感染及多耐药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院2012年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及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4031份,从中分离出致病菌1291株,应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及药敏板对这些致病菌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真菌占分离致病菌的22.5%(290/1291),其中在痰液等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真菌比例最高为47.2%;白色念珠菌是该年本地区检出的主要真菌,占分离真菌的61.7%;两性霉素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和6.6%,而三唑类药物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0.7%、44.1%和57.9%.结论 本地区真菌感染较为严重,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因此必须加强真菌耐药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培养真菌阳性结果患者感染的性质,提高抗真菌治疗水平,减少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跟踪全院血培养结果为真菌阳性的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真菌血症患者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培养结果:2013年某医院血培养真菌阳性130次(55人),占全部血培养阳性结果的5.12%。感染菌种为:白假丝酵母菌71次,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5次,其他共9株(无名念珠菌4次,阿萨希毛孢子菌、奥默毕赤菌各2次、季也蒙念珠菌1次)。治疗结果:55例患者中出院29例;死亡22例;自动放弃治疗及转院3例;仍在院治疗1例。结论患者罹患真菌血液系统感染死亡率较高,临床药师及时发现并跟踪真菌血液感染患者,可以发挥临床药师的药学技术特色,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协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地区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本地区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的分布特点采用显色培养基和API真菌鉴定条鉴定,用ATBFun.gus2药敏卡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进行药敏测定。结果125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70.1%),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3.4%)和光滑假丝酵母菌(10.4%);药敏测定结果中,敏感性最高为两性霉素B(99.2%),耐药率最高为氟康唑(24.8%)。结论应根据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真菌药物,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可显著提高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中常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1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6株,分离率为61.8%。其中细菌157株(占84.4%),包括革兰阳性球菌36株(22.9%),革兰阴性杆菌121株(77.1%);分离假丝酵母菌29株,分离率为15.6%。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等。结论引起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分离阳性率高、耐药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靳颖  邹婷  周秀  张爱民  王贺孔 《武警医学》2009,20(8):702-704
 目的 探讨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和分型及其耐药性特点的重要意义. 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常规方法培养,采用PCR扩增白假丝酵母菌的25S rDNA基因的内含子区可转座Ⅰ型内含子插入片段,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和片段数目来分型;药敏实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板条. 结果 分离出的90株白假丝酵母菌检出A型44株(44/90,48.9%),B型33株(33/90,36.7%),C型13株(13/90,14.4%).各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均未出现AMB耐药株;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FCA的耐药率有高于A型和B型的趋势;B型和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ITR的耐药率有高于A型的趋势;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VRC的耐药率有高于A型和B型的趋势. 结论明确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对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耐药性变异、监控医院内真菌感染情况、真菌流行病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YBC卡鉴定念珠菌:ATBFUN—GUS念珠菌药敏试验条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检出念珠菌62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4.2%,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22.6%。药敏结果表明: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较为敏感,而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中介及耐药率较高。结论 唑类抗真菌药存在交叉耐药,真菌药敏实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院真菌分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6年6~12月送检的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6年下半年从临床各种送检标本中检出真菌90株,以白色念株菌检出率最高为61.1%,其次为热带念株菌28.9%;痰标本真菌分离例数最多53株;在各年龄段的真菌分布中,以71~80岁男性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为26.7%;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以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平均耐药率最低为3.3%.结论 真菌感染越来越多,加强真菌分离及药敏监测,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微生物鉴定仪、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ATB FUNGUS 2真菌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6年6月~2007年6月从临床送检的痰、尿、分泌物等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28株,检出率为2.0%,其中痰标本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93株占72.7%;在各年龄段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中,7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最大66.5%;同时以呼吸内科检出率最高36株占28.1%;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为0.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越来越多,加强真菌分离及药敏监测,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唐健  刘颖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399-401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呼吸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为术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送检胸外科住院患者合格痰液标本793份,进行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793份合格痰标本中共检出406株病原菌,检出阳性率51.2%,其中G-杆菌297株,占73.2%,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球菌78株,占19.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1株,占7.6%,以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提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结论胸外科肿瘤患者携带多种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株。术后应根据药敏实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收集、总结解放军第159医院烧伤病区1年内的细菌流行状况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1050株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收集、整理和分析、总结.结果 在分离的57种105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G-) 杆菌35种654株,占62 29%,革兰阳性(G+)球菌17种342株,占32 57%,真菌5种54株,占5 14%.抗菌药物敏感率: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舒普深的敏感率为46 67% (中介);鲍曼不动杆菌对舒普深的敏感率为96 5%,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舒普深敏感,且敏感率只有34 5%;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舒普深的敏感率均为100%;洛菲不动杆菌对舒普深的敏感率为98 59%;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白假丝酵母菌和毛霉菌对氟康唑、酮康唑的敏感率为100%;黄曲霉菌对伊曲霉素和克霉唑的敏感率为94 12%;结论烧伤病区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条件致病菌和真菌较之前增加,细菌耐药问题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正确处理烧伤创面,早日封闭创面是应对感染和细菌耐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体外耐药谱、配合临床合理选药和有效治疗。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4159株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95株、大肠埃氏菌6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33株,表皮葡萄球菌370株,克雷伯氏菌293株,依次占分离率的19.0%、15.3%、12.8%、8.9%、7.0%。铜绿假单胞菌居首,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大肠希氏菌来自尿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自分泌物标本。耐药性较高的以下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先锋V的耐药率为50.3%、74.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77.75,表皮葡萄球菌的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65.5%,65.4%,75.5%以上耐药率均超过5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细菌分离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微生物分析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BIOMIC药敏测定仪,耐药性分析采用WHO NET 5.4软件。结果 2008年我院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 983株,革兰阴性菌1 157株,革兰阳性菌443株,真菌383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分离菌,占检出菌的45.7%;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分别为72.7%和78.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26.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好,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97.4%和90.6%。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好,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多在50%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2.4%,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9.2%。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我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313份痰标本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有明显的高龄分布特点,60岁以上占84.98%,且多具有基础疾病。感染菌种多为念珠菌,以白念珠菌为主(61.58%),其次是曲霉菌,为12.1%。7.35%同时分离出两种真菌。药敏试验,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的敏感率高于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依曲康唑的敏感率,为85.7%以上。结论呼吸系统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应加强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经验性治疗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临床送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并分析病原菌。结果 343份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2株,阳性率为12.2%(42/343)。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73.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0株(47.4%);革兰阳性菌8株(19.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2株(4.8%);真菌3株(7.0%),均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敏感,对阿米卡星较敏感;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及利福平最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敏感,其中,1株对两性霉素敏感。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高且病原菌种类多,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可作为首选抗菌药物;严重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真菌感染时,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