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测算儿科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儿童专科医院及儿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浙江省某儿童医院的4个有陪病房(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及烫伤、骨科病房),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神经内科最高1:0.70,其他依次为烫伤、骨科病房1:0.60、泌尿外科1:0.58、肾脏内科1:0.57。结论儿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2.
刘先荣  韩红燕 《护理研究》2008,22(25):2327-2328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 [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算骨科不同专科病房实际所需护士人数,为骨科医院及骨科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山东省某骨科医院的3个有陪护病房(手足骨科、关节及脊柱骨科、创伤骨科),采用观察法测量各病房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个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再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结果]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每日直接护理时间和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护理时间各病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病床与护士之比以关节及脊柱骨科最高(1∶0.69),其他依次为手足骨科(1∶0.63)、创伤骨科(1∶0.59)。[结论]骨科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骨科不同专科病房特点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4.
整体护理不同专科护士人力的测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测算整体护理不同专科实际所需护士人数 ,为综合性医院不同专科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将本市 3家三级医院开展整体护理 3年以上的 4个不同专科共 12个病区分成 4个组 ,采用观察法测量各项直接护理、间接护理操作时间 ,然后采用工时测定法计算出不同及相同专科每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专科所需护士人数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不同专科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明显不同 ,病床与护士之比差异显著 ,P <0 .0 5。其中神经外科最高1∶0 .4 6 ,其他依次为普外科 1∶0 .4 2、骨科 1∶0 .4 0、心内科 1∶0 .39。而相同专科所需护士数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无显著差异。结论 :整体护理不同专科病房所需护士数存在明显差异 ,而相同专科所需护士数无显著差异 ,所以应根据专科不同来配置护士人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直接测量护理工作量 ,计算口腔专科医院病房实际需要护理人数 ,科学合理地分配护理人力 ,实现护理人力的动态管理 ,为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实际测量法测量42项直接护理项目和14项间接护理项目时间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 -2012年10月的护理工作量 ,根据公式计算每床每日平均所需护理时间及各病区所需护士人数.结果 16项护理项目单项操作时间存在差异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专科护理和间接护理项目为主 ;所需护士数与实际配置差异较小.结论 通过实际工作量、单项护理操作时间、床位数及床位使用率进行护理人力配置的测算 ,操作简单 ,适于临床管理者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医院及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两个病区进行调查,采用观察法统计各病区每天护理工作总量,计算出每位病人每天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和间接护理时间。再根据护士配置公式,测算出不同病区床护比,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个病区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比内科为1:0.55,外科为:1:0.45。结论:不同病区所需护士人数应根据护理工作量、床位使用率、实际床位数、床护比等综合因素来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儿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总结影响儿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因素,探索优化儿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ICU、NICU、普通新生儿室3个无陪病房以及普外科、传染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4个有陪病房作为调查对象,连续调查7~14个工作日,随机调查病人1363人次,调查护士542人次,各病房均按日常实际护理工作状况开展调查,记录每日各病房各项直接与间接护理工作的频次与时间。结果护理工时测定结果表明,按实际工时测算,目前护理人员编制以无陪病房床护比1:0.85,有陪病房床护比1:0.79较为适宜。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是影响医院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医院应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力,可从培养专业儿科护士、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引进专业文员、加强健康教育、配备护理员等多方面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合适的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6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确定各病区实际护理工作量,旨在建立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人力资源配置模型,为政府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新形势下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对6所医院42个病区在班所有护士工作量进行现场观察,记录所需时间。结果 6所医院的实际病房床护比均低于各自的需配置床护比;心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需配置床护比分别为1:0.56、1:0.67、1:0.79、1:0.56、1:0.47、1:0.70、1:0.72;A、B、C类病区平均护理时数分别为168.1、161.1、165.2 mi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快改变护士缺编现象;由于各所医院制定的A、B、C类病区分类标准不统一,所以不能以示范病区类别配置护理人力,建议将病区平均护理时数作为配置护理人力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护士人力测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芝仁 《护理研究》2004,18(13):1191-1193
为了解部分专科护士人力配置情况 ,针对 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心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病区的护理所需时间及护士人力 ,根据该科目前护士人力及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测算。结果 :4个专科护士人力测算结果与目前护士人力配置情况只有心内科相符 ,其他均低于测算结果 ,分别为神经外科1∶0 .3 2 ( 1∶0 .46)、骨科 1∶0 .3 4( 1∶ 0 .40 )、普外科 1∶0 .3 2 ( 1∶0 .42 )。提出护士人力应根据护理需求量、病床使用率及周转率等来核定 ,单纯按床护比的传统方法应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量科室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工作时间分配情况,为护理工作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咸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5个临床科室为调查现场,采用计时法,对83项直接护理项目、30项间接护理项目和不同层级护士工作时间分配进行测算。结果全院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5.18%。内科组与外科组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病房高于内科组和外科组(P0.01);专科护士日直接护理时间占日总护理时间的22.92%。结论护士直接护理工作时间相对较少,尤其是专科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更少,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5):5-6
4理解西方护理模式/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护理学科常用的模式/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社会,在进行护理理论的教学中发现,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翻译为中文的理论,往往会感到文字上生涩,某些概念比较生僻,对照原版文字还会发现翻译上的不一致性,这些都成为我国护理人员理解西方护理理论的障碍。现举几个实例:①Roy在其适应模式中认为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和固有刺激(residual stim-uli)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刺激,必须在二级评估时加以区分。而这两类刺激的区分往往是理解该理论的难点之一,更容易理解与更容易应用的方式是根据刺激的来源评估患…  相似文献   

12.
13.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4):5-6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专业,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模式和理论。尽管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这些模式和理论对护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正如众多其它学科一样,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一直是各学科努力探索的问题,尤其是绝大部分现有的护理模式和理论均来源于西方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塑造高效护理执行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制订执行目标,转变执行观念,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高效执行体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执行团队,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合理激励机制,建立沟通渠道,塑造良好执行文化等有力措施,不断塑造护理高效执行力。结果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护理工作质量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病房管理和五常法管理的护理不良条数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大专以上护理人员由2008年的51.3%提高至2009年的65.6%,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结论护理高效执行力对保证护理管理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