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国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筛选上周期化疗后出现3~4度骨髓抑制的肿瘤患者,以化疗后24~48 h内预防性给予rhG-CSF的为A组;以化疗后未预防性给药,发生骨髓抑制后再给予rhG-CCSF的为B组,采用组间对照法,比较2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组的145例次肿瘤患者,A组61例次,B组84例次,白细胞计数<4.0×109·L-1的发生率分别为26.23%和79.76%,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1的发生率分别为19.67%和78.57%,2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hG-CSF对化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无影响.A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 上周期化疗后出现3~4度骨髓抑制的肿瘤患者,化疗后24~48 h内预防性给予rhG-CSF,能有效控制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降低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以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进行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防治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防治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防治指导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Ⅰ~Ⅳ级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Ⅲ级以上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发生率试验组患者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运用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防治指导可降低Ⅲ级以上严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TP方案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应用TP方案化疗出现骨髓抑制的实体肿瘤患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所有共计93例次骨髓抑制患者于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SPSS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有效缓解TP方案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反应,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升高,平均恢复时间约3.2d,有效率为100%。结论rhG-CSF对TP方案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目前患者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问题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后分析结果。方法采集本院一段时期间34例患者在经过TP方案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问题,采用rhGCSF分析。结果患者在化疗前后骨髓抑制的WBC数据各为5.14和2.13,在中性粒细胞的数值上分别为3.24和1.46,使用rhGCSF后缓解了骨髓抑制问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效率上升。但伴随有骨骼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皮疹呕吐的不良反应,用药停止后则恢复正常。结论 rhGCSF对骨髓抑制的作用很明显且反应小,推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影响因素,为化疗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49例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信息,对骨髓抑制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放疗、多周期化疗(化疗周期>4周期)为血红蛋白(合并化疗:OR=1.452;多周期化疗:OR=1.884)、白细胞计数(合并化疗:OR=2.242;多周期化疗:OR=2.126)、粒细胞计数(合并化疗:OR=1.348;多周期化疗:OR=1.905)降低的危险因素;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80为血红蛋白(OR=1.770)、血小板计数(OR=1.407)降低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铂类为血红蛋白(OR=2.468)、白细胞计数(OR=4.827)降低的危险因素;应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为白细胞计数(OR=2.455)、粒细胞计数(OR=2.855)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8.5,肿瘤分期(TNM分期)在Ⅲ~Ⅳ期,有骨转移为血红蛋白(OR依次为:1.619,2.021,1.388,1.447)降低的危险因素;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可降低患者白细胞计数(OR=0.561)、血小板计数(OR=0.319)降低发生风险。结论:年龄、KPS评分、TNM分期、化疗方案,骨转移情况,放疗情况均为影响骨髓抑制发生的关键因素,密切关注这些相关因素可为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清心 《海峡药学》2016,(5):192-193
肿瘤患者需要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而化疗药物的最大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增加感染几率,进而推延下一个化疗进程,影响抗肿瘤疗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主要刺激粒细胞系造血,促进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调节中性粒细胞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并驱使中性粒细胞释至血流,使外周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临床上常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因肿瘤化疗药物使用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症,可以明显缩短白细胞升高的时间,效率高于一般的升白药.本文就1例肺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前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安全性问题及不良反应做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5)、试验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予以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及血象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是抗微血管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作用,顺铂抗瘤谱较广,是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诱使肿瘤细胞死亡。主要毒性反应为变态反应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辉县市人民医院从2010年9月~2013年9月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116例。  相似文献   

9.
G-CSF、GM-CSF或两者结合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 G-CSF和 GM-CSF联合应用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 ,将收治化疗后出现 级以上骨髓抑制的患者 64例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 G-CSF组、GM-CSF组和两者联合应用的联合用药组 ,比较经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停用 CSF48小时后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对血小板的治疗作用及毒副作用等指标。结果显示 ,G-CSF和 GM-CSF联合应用不仅可充分发挥两组药物的疗效 ,而且可避免两种药物单独应用的缺陷 ,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傅健 《北方药学》2016,(11):99-100
目的:探讨扶正升白汤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升白汤.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上升,治疗14d和治疗20d时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扶正升白汤能有效抑制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抗癌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抗癌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和卡氏(Karnofsky,KPS)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00%(3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8.00%(19/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提高率和稳定率分别为34.00%(17/50)、46.00%(23/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抗癌方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程斌  翁琳  王增 《中国药房》2010,(14):1310-1312
目的:探讨化疗引起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8例恶性肿瘤患者288例/次因化疗引起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1出现的中位时间为化疗后至第9天,12例/次血小板最低至5×109~24×109·L-1,6例/次血红蛋白最低至5~6.4g·100mL-1,37例/次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无效后改用三线抗生素或联用抗生素才控制感染;12例/次在住院期间ANC没有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菌药物及支持治疗等综合处理,患者基本可安全度过化疗的危险阶段。  相似文献   

13.
自体DC-CI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自体DC-CIK细胞回输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单纯化疗(对照组)和化疗联合自体DC-CIK细胞回输(联合组)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生活质量、KPS评分。结果对照组20例治疗后CR 0例,PR 1例,MR 2例,SD 7例;PD 10例,缓解率为15%,DCR为50%。联合组治疗后CR 1例,PR 2例,MR 4例,SD 10例,PD 3例,缓解率35%,DCR为85%。两组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P<0.05)。生存质量指标癌性疼痛、精神、睡眠、疲乏无力联合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胃肠道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外周血细胞因子计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DC-CIK细胞回输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DCR比单纯化疗者高,并且能够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但胃肠道反应无明显差异。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Lau D  Guo L  Gandara D  Young LJ  Xue L 《Anti-cancer drugs》2004,15(9):871-875
It has been speculated that weekly paclitaxel enhances antiangiogenesis and, hence, results in a greater inhibition of cancer growth than the 3-week schedule. We compared the weekly and 3-week schedules of paclitaxel in inhibiting angiogenesis, tumor growth and bone marrow hematopoiesis in a lung cancer model. Vehicle or paclitaxel was administered i.p. to three groups of nude mice bearing a human lung cancer. The vehicle was given weekly for six doses or every 3 weeks for two doses (Group A). Paclitaxel was administered at 20 mg/kg/week for six doses (Group B) or 60 mg/kg/3 weeks for two doses (Group C). The tumor growth rate was reduced by 50% equally in both the paclitaxel-treated groups. Intratumoral microvasculature was reduced by 70% in each paclitaxel-treated group. However,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Group C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Group A or B. We conclude that in this model,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 were inhibited to the same extent when paclitaxel was administered on a weekly or 3-week schedule. Inhibition of tumor growth by paclitaxel was associated with suppression of angiogenesis. Weekly administration of paclitaxel resulted in a lower degree of leukopenia than with the 3-week schedule, mimicking the clinical setting.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时间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肿瘤化疗后适合的用药时间。方法 利用随机分组和分组对照方法。治疗组20例,化疗结束24h后即应用G-CSF,对照组20例,化疗后发现白细胞下降时使用G-CSF。结果 化疗结束24h后即应用G-CSF可有效防止白细胞(WBC)过度下降,并可使其明显上升。结论 化疖4h后即应用G-CSF,可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和为如期化疗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PSP)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化疗后造血恢复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右前肢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形成小鼠移植性实体瘤,给予PSP边疆灌胃10d,d4给予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连续3d。于d11,分别了外周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及CFU-S计数,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骨髓DNA含量,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3,GM-CSF,TNF含量。结果:CTX可造成明显骨髓抑制,而PSP则提升了外周血细胞,增加了骨髓中有核细胞计数和DNA含量以及促进了CFU-S形成。此外,PSP还增加了血清中IL-1,IL-3,GM-CSF,TNF含量。结论:PSP可能通过促进内源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实现其促进小鼠移植性肿瘤化疗损伤后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aqueous extract of Withania somnifera (L. Solanaceae) was studied against paclitaxel induced neutropenia in mice. After paclitaxel 1 mg/kg, i.v. administration significant fall in total WBC and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was observed on day 3 and day 5. W. Somnifera (200 mg/kg, p.o.) per se produc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eutrophil counts. W. somnifera (200 mg/kg, p.o.) when administered for 4 days before paclitaxel treatment and continued for 12 days caused significant reversal of neutropenia of paclitaxel.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e potential of W. somnifera as an adjuvant during cancer chemo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bone marrow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ticancer drugs.  相似文献   

18.
香菇多糖对放化疗致动物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放化疗致动物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小鼠和家兔白细胞减少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香菇多糖的升白作用。结果在所选择的剂量范围内,10、5、1 mg.kg-1剂量的香菇多糖不仅可以提升X射线照射和环磷酰胺致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骨髓有核细胞总数,还可使外周血及骨髓白细胞分类趋于正常,减轻X射线照射和环磷酰胺注射所造成的骨髓抑制作用,并使胸腺、脾脏指数升高;3.7、1.9、0.9 mg.kg-1剂量香菇多糖可以提升盐酸阿糖胞苷致家兔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并使外周血及骨髓白细胞分类趋于正常,减轻盐酸阿糖胞苷所造成的骨髓抑制,并使胸腺、脾脏指数升高。结论香菇多糖可以促进白细胞升高,减轻X射线照射、环磷酰胺、盐酸阿糖胞苷导致的骨髓抑制,明显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TC方案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l月-2016年12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TC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TC化疗方案加参芪扶正注射液。所有患者每21天为1个周期,均化疗4周期。化疗4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结果 在骨髓抑制方面,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白细胞明显减少(P<0.05);化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组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平均恢复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化疗后,对照组NK、CD3+、CD4+、CD8+细胞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K、CD3+、CD4+、CD4+/CD8+均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升高不明显;化疗后观察组NK、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减轻TC方案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动态监测4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 化疗后第3d开始网织红细胞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进行性下降(P〈0.05),第14d开始回升(P〈0.05);白细胞计数则于放疗后第6d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 网织红细胞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可作为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监测骨髓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